策劃人:朱從衛 周小濤
策劃人語: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014年,《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提出“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標志著我們進入“核心素養”時代。由“知識學習”到“素養培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教育開始關注人的終身發展,重視學科、社會生活與人的融合,重視人的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
素養的發展是學習主體對所學習知識的升華、內化并外顯的過程,由知識到素養,學習力的提升是關鍵。學習力是判斷一個人綜合素質和競爭力強弱的關鍵因素,學習力需要學生突破教室和學校,來到知識產生的活動現場,在現場學習中發展,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只有在真實的現場學習中,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形成學習動力(如興趣、動機、好奇心、成就感)、學習轉化力(如觀察并學以致用)、學習的挑戰能力和毅力(如意志與堅持)以及合作交往和創新能力。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有效開展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的重要陣地。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而生動的學習現場,通過開放性的教學時空引導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提升綜合學習力,發展核心素養。
江蘇省無錫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聯合江蘇省鎮江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東臺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江蘇省連云港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江蘇省鹽城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揚州市江都區學生校外活動實踐基地、江蘇省張家港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成立“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試驗項目聯盟”(以下簡稱“項目聯盟”),以課程整合落實核心素養教育。項目聯盟以“基于現場學習力培養的實踐基地課程迭代和創生”課題研究為載體,提出“學生現場學習力”的培養目標,通過基地課程的迭代、進階與創新,重點打造峰值體驗、認知學徒、挑戰逆商三大主題課程,突出體驗學習、沉浸學習、探究學習、專家型學習、挑戰性學習等具身認知策略,聚焦學生學習力提升和核心素養發展。本期我們策劃“核心素養時代學生的現場學習力”專刊,通過呈現實踐基地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樣態,為其他實踐基地和一線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促進學生現場學習力提升提供借鑒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