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科學地進行作業設計。“雙減”政策實施后,教師應加強作業設計研究,總結更加有效的作業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英語綜合素養。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英語分層設計與實施策略。
關鍵詞:“雙減”;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實施
作者簡介:曹玲彬,北師大臺州實驗學校。
作業分層實現了因材施教,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通過分層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提高作業實踐水平,也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實現有效的英語作業分層,教師要科學地設計分層作業,并在課堂實施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一、分層作業概述
(一)分層作業的概念
分層設置作業有利于學生形成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分層作業指教師在設置作業內容時,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選擇不同的內容、設置不同的目標和要求形成的作業形式。分層作業模式更能夠迎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學生可基于自身的能力選擇適當難度的作業內容。分層作業的優點體現在可對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科學分層,依據學生的完成能力和接受水平作出適當的學習任務安排,而不是對所有學生運用相同的教學手段。對于初中生來講,分層作業形式有助于其基于自身的能力完成相應的練習任務,從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相應提升,同時還可在原本的基礎上實現一定的拓展和提高,真正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狀態下實現更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分層作業的重要作用
我國自古便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分層作業便體現了因材施教理念。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期間,可結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興趣等選擇作業難度,這樣更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設置分層作業還可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后續的學習活動中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成績,持續優化個人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效果,形成較高的英語學科素養。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思路
(一)針對學困生,設置定量基礎作業
以往,學困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能夠掌握的知識較少,且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知識儲備相對薄弱,也難以形成更為積極的學習狀態接受新的英語知識。針對學困生的學習現狀,教師可主要圍繞其知識儲備薄弱的問題科學設計課后作業,合理控制作業的難度,集中訓練其基礎知識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從而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比如,教師可針對學困生詞匯儲備量較少的問題,設置詞匯相關的課后作業。學生以朗讀和抄寫等不同方式記憶單詞,通過持續的訓練提高自身的詞匯儲備量。針對學生的薄弱點進行集中練習,可盡量減少學困生在學習期間所投入的無效時間。上述方式不但可輔助學困生掌握更多的英語詞匯,同時還有助于其形成正確的記憶習慣,為其后續學科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針對中等生,設置均衡綜合作業
在班級中,中等生的占比最高。這類學生的成績也相對穩定,適應能力中等,能夠與教師的教學進度同步,從而儲備更為扎實的學科知識。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教師為了盡量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需在設計作業時以分層形式布置中等生的作業內容,凸顯作業的均衡性,促使學生在參與定量訓練的過程中兼顧基礎與拓展的訓練內容,最大限度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如在講解語法知識后,教師設計課后作業時,可針對中等生設置綜合性較強的閱讀和寫作任務,引導中等生在完成課后作業時適當進行綜合閱讀和寫作練習。在閱讀實踐期間,中等生不但能夠有效利用儲備的詞匯量,還能夠運用相應的語法知識完成難度更高的任務。可見,中等生能夠在作業環節中以最短的時間夯實自身的知識基礎,并且實現知識和能力的內化,全面提高學科素養。
(三)針對優等生,設置拓展延伸作業
對于班級內學習成績較為理想的學生,教師在設計分層作業時,可傾向于布置具有拓展延伸性質的作業內容。除了要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還需對其綜合應用能力進行全面考核,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在“減法”中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如在完成閱讀教學后,教師可向班級的優等生提供兩篇拓展性的閱讀文本,在作業環節鼓勵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學生可通過拓展閱讀獲取更為豐富的知識,積累更多的閱讀理解經驗,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作業環節更能夠優化學生的閱讀素養,降低無效時間的投入,極大提高學習效率。
三、“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分層作業實施對策
(一)以學生為本,實事求是設計
將初中英語作業進行分層設計,主要是為了深入落實“雙減”政策,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其學習主動性。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基于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學習需求設計分層作業,從而保障分層作業具有更高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如完成“This is my sister”單元知識講授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介紹親朋好友的寫作任務。為凸顯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教師可在班級內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開展作業分層設計,如可圍繞介紹父親開展寫作。第一層次為“This is my father”,主要從性格、愛好、父親對自己的關愛與尊重等角度來介紹父親,以應用基礎詞匯為主,表述通順即可。第二層次除了要介紹上述信息外,還需講解父親與自己較為難忘的事件,表達自己對父親的崇拜和喜愛,該層次除了要求學生表述通順,還需盡量提高寫作質量。上述兩個層次的作業可由學生任意選擇,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能力范圍內進行挑戰,并且積極肯定學生的優秀習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作業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能力,分層作業能夠減輕學生壓力,提高學生參與作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提高綜合水平。
(二)創新作業設計,提供更多選擇
以往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會面向所有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內容,這樣不但難以體現出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同時也會增加后進生的學習壓力。因此在對英語作業進行創新設計時,可使用分層設計的策略,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滿足其學習需求。分層作業設計也需凸顯創新性,盡量避免分層流于形式,要對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真正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
如,教師可以“My favorite movie star”為主題設計不同形式和難度的寫作任務。作業一:讓學生以“My favorite movie star”為主題,寫80詞以上的短文。作業二:同樣的主題,用英語作簡單的介紹,包括明星的名字、主要成就和自己喜歡該明星的理由、自己能夠從明星身上獲取哪些精神支持等。作業三:可向同學推薦自己所喜歡明星的作品,說明推薦的理由,以口語或書面形式介紹均可。圍繞上述主題可設置不同形式的作業內容,不但能夠迎合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可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選擇空間,充分體現出分層作業設計的優勢和價值。
(三)對分層作業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英語教學中,批改作業是重要環節,能夠促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趣味性,還可彌補知識盲點,同時對教師掌握教學效果、優化教學方案具有較為關鍵的輔助作用。教師可針對分層作業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以分類評價的手段客觀衡量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個性化要求。
針對學困生,教師可側重布置基礎性作業內容,鼓勵學生主動完成,并作出積極的評價,使學生能夠準確理解知識內容。針對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可鼓勵其自行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并對遇到的問題進行練習,這樣學生可通過反復練習提高知識掌握程度,并增強學習自信。針對優等生,教師可為其布置拓展類作業內容,使其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接觸更多的拓展知識,并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促使優等生不斷進步。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時,不能簡單地按照層次和類別批改,須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在作業后附加評語,簡單總結學生的不足以及后續改進的方向,為其提出明確的努力目標,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擁有更高的學習熱情。
(四)關注學生學習的差異性,設置不同層次的作業
通過教學實踐可知,不同學生個體有著明顯的學習差異。沿用以往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和布置作業時,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希望所有學生均能夠借助作業的引導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但這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符,可能會帶給學生更大的學習壓力。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教師需主動調整上述作業設計模式,正確看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并通過作業的科學設置凸顯對學生差異性的尊重,針對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性格和理解能力來設置相應難度的作業內容。在完成作業期間,學生可明顯感覺到自己在英語學習方面的進步,從而以更高的興趣和熱情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
如在講解與對話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圍繞學生的學習差異設置分層作業內容,具體來說可設計下述層次的作業:第一,要求學生聽音頻并跟讀對話。第二,要求學生聽音頻并完成相應內容的表演活動。第三,學生與同伴開展對話交流,從而不斷提高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效果。在此期間,教師須側重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來設置作業內容,保障所有學生均基于自身的能力高質量地完成作業,體驗到完成作業的成就感,從而以更高的自主性參與英語學習。
(五)精心設計分層作業,兼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
教師在設計分層作業時,應同時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學生的特點安排作業內容,從而保障學生在完成作業期間掌握既定的知識內容,同時形成學習自信。如教師在完成“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的教學后,可設置下述作業內容:基礎性作業主要包括對陌生單詞和短語的使用,流利朗讀和翻譯課文。中等難度的作業是圍繞be made off句型來復述中國制造如何滲透到全球領域,并自主編寫對話內容。稍難的作業是將中國制造與中國文化等相結合,對課文進行擴寫。學困生可完成基礎性作業,從課文中摘取be made of、by hand等短語,并應用上述短語造句,真正掌握和準確運用基礎知識點,爭取達到及格分數,從而為挑戰后兩種作業類型提供基礎。中等生需完成基礎和中等兩個層次的作業,不但要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還要運用英語來介紹中國制造在西方的流行趨勢,了解中國文化傳播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優等生需完成上述三種作業,深入分析課文中提到的茶葉、襯衣等元素,明確形成對中國文化的看法,全面提高個人的學科能力。分層作業不但能夠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同時還關注到學困生的優化提高,保障所有學生均能夠通過完成英語作業有所收獲,不斷優化學習成績,真正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落實“雙減”政策,積極加強學生對綜合素養的培養,有效實施英語分層作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全面提高英語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加強英語實踐水平,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秦亞紅.個性化教學視角下農村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204.
[2]李瑋.淺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0(21):151-152.
[3]周麗嫻.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遞進教學法的實踐研究[J].英語廣場,2020(26):131-133.
[4]勞雪英.優化作業? 提高質量:英語作業布置的新嘗試[J].科技資訊,2019(16):101,103.
[5]張玲.初中英語作業分層有效性設計探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1):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