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菲
班風建設精細化管理的切入點是優化班風,創建班級民主化管理體系,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并通過開展有個性、有特色的班級活動,為學生創建文明的班級秩序。對此,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需要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不僅需要一顆“愛學生”的心,需要一個“有智慧”的頭腦,還需要探究一套行而有效的管理模式。苦口婆心地說教,不僅耗費班主任精力,而且收效甚微。筆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探究了“精細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潛能,形成良好班風。以下是筆者探究的點滴體會。
一、因材設崗,精選干部強化管理
世界上沒有哪兩片葉子是相同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各具特點、各具特長。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引領全班奮發前進的“領頭羊”,必須具備大公無私、執行能力強、善于溝通調解等能力,是綜合能力較強的“千里馬”。然而千里馬雖好,也需要有伯樂的慧眼才能發揮它的才能。在群體中,誰具有“千里馬”的能力,需要班主任這個“伯樂”獨具慧眼,將其挖掘,激發其組織管理的才能,為班級建設做貢獻。班主任需要精心選拔班干部,讓每個班干部都在適合其特點的崗位,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能”。學習成績優異和管理能力并不是成正比關系。有的學生成績優異,但是性格靦腆、害羞,不敢參與管理;有的學生專注于提高自己成績,缺乏溝通協調能力,不能勝任管理班級的崗位。班主任應當理性選擇合適的人才,不能一味以成績作為選拔干部的標準。筆者在任教的經驗中發現,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并非一無是處,他們不僅懷有一顆熱情的心,且具有公正、無私、奉獻的品質,老師將其任用,其會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中發光發熱,找到自身的價值,形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把這種能量發散到班集體中,能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1. 熟悉性格,因才設崗。班主任要熟知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通過課堂觀察、課后聊天、家訪等方式盡快摸清學生的性格,依據性格選任干部。例如小墨,一名五年級男生,學科成績并不突出,性格活潑好動。做眼保健操的時候,他屁股坐不住,眼睛老眨巴眨巴,這個學生讓值日班長很頭疼,屢教不改。筆者通過日常觀察,發現他是一個“多動型”的學生,秉性使然,使他常常無法長時間坐在一處,但是,他有個閃光點,如果讓他幫忙做班級的事務,他總是一口應承下來。根據這個孩子的性格特征,選任他為“眼保健康督導員”,他負責督促同學做好眼保健操。“多動型”性格使他在來回巡視的過程中不覺得疲倦,反而興致盎然。如果將其硬加約束在座位上,不讓他動彈,他就會想法設法弄出聲響,不僅影響了其他同學做眼保健操,也影響到了整體班級的氛圍。因此,依據學生性格特點,順勢導之,既發揮了學生的才能,又激發了學生熱愛集體的情感。
2. 發揮特長,引領全班。每個學生身上都有一個巨大的“寶庫”,需要教師挖掘潛能,促進能力發展。例如六年級學生小郭,語、數、英成績班級倒數,可這瘦高個的男孩身上卻有一股犟勁,就是和“垃圾較真”的“牛勁”。這和他媽媽“講衛生”的好習慣分不開,在家里耳濡目染媽媽打理衛生的習慣,形成了“善于管理衛生”的特長。他總是把自己的課桌、書包整理得干干凈凈,一見到班級地板上的紙張立馬俯身撿起。筆者將其任命為班級的“勞動委員”。起初,同學們并不買賬,不服成績倒數的他。小郭的眼睛容不下一點兒垃圾,把每個角落都管理得一塵不染,臟活累活他都搶著干。小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同學們的支持,學習成績雖差,卻獲得了全班同學的認可,原本因成績差而略顯自卑的他在管理工作中拾起自信,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習的進步。有這樣肯努力的榜樣示范,學生紛紛仿效學習,當好值日生的熱情被激發起來,人人都開始自覺維護班級的衛生。
二、細化崗位,具體分工提升責任感
以往班主任布置任務時,因分工不明確,導致常常找不到具體負責的人。例如,班主任在安排值日工作時,只是將學生的名單進行公布,用“粗疏”的方式進行任務布置,學生常常掉入“我的任務是什么?”的迷茫中。比如,檢查衛生時,發現班級的燈沒有及時關,班主任是教育當天的所有值日生,還是教育那個沒關燈的學生?什么樣的教育最有效?這是值得深思的。班主任把每一個崗位職責進行細化,明確職責,學生心中自會升起“我的工作我要做好”的責任心,不能偷懶,犯錯時不能將責任推給其他人。每個學生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自然調動了自身的積極性,提高了重視程度。在值日生崗位安排中,筆者采用“人人有崗”的細化管理,激發每個學生的責任感。比如,某某同學掃第一組地板;某某同學拖第一組地板,某某同學倒垃圾;某某同學負責關門、窗、電……將崗位分工形成表格,張貼于“班級事務欄”。分工到人、責任到人的細化崗位利處極多:1. 每個學生對自己所負責的崗位職責明了于心,不存在因崗位不清而引起的矛盾; 2. 班主任在發現問題時,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責任人,給予提醒教育;3. 培養學生“人人為班級做貢獻”的榮譽感。
責任心在每一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就會長成參天大樹,成為一片茂密的森林。人人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人人都是班級的主人翁,以“主人”的心態參與管理,就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人人形成“自覺做好本職工作”的責任感,這就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三、細教方法,身教示范提升管理能力
孔子在《論語·子路篇》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句話,雖是對為政者而言,但從教育的角度去領會這句話,同樣蘊含著一個深刻的教育哲理,行為是最有效的教育,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者自己的行為。教師以正確的行為引領學生,是最直接的教育。
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不是一朝形成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慢慢累積。在班干部培訓初期,教師應發揮示范作用,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1. 教會管理辦法。值日班長在巡查班級衛生時應做到“細心”:垃圾桶旁的角落要檢查;課桌抽屜要檢查;老師辦公桌底下要檢查;黑板的溝槽要檢查……在班干部上崗的第一時間教會他們。假如班主任只是一句:“值日班長要認真做好檢查工作。”的指令并不能達到檢查的實效,班級衛生仍然存在著邊邊角角沒有打掃到位的問題。
小學生還處在懵懂的階段,認知水平和能力水平需要提高,特別需要班主任的帶領。在班干部培訓初期,耐心地教給他們管理的方法,一段時間后,這些值日班長就能勝任,做到獨當一面,管理能力大大提升。班干部能力得到提升,班級建設就能順利進行。
2. 教會溝通的技巧。說話是一門藝術,它可以化解矛盾,可以激發情感,可以撫平受傷的心靈。一名得力的班干部需要好口才。筆者觀察到很多班干部起初當得興致勃勃,后面就興趣索然,有的甚至想辭職不當。原因是在管理中與同學發生沖突,工作上得不到同學的支持,滋生放棄的念頭。筆者培訓班干部的溝通技巧:1. 遇到犯錯的同學不要大聲責罵,而應走到他身邊,輕輕地對他說:“我覺得你這樣的做法有點不妥,咱們改正好嗎?”2. 午間閱讀時間,遇到講話不看書的同學,輕輕走到他身邊,做“噓”的手勢,提醒他不要說話。3. 做值日時,發現同學偷懶不做的時候,笑著對他說:“咱們抓緊時間完成任務就可以早點回家了。”
一句話、一個動作可以化解班干部和同學之間的沖突,提升班干部的管理水平,更是營造一種“春風細雨”的和諧氛圍。有了班干部溫柔的提醒、善解人意的話語,學生模仿行為、語氣,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和睦了,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和睦相處”的班級氛圍。
四、開展豐富多樣的班級管理活動,活躍班級文化氛圍
班級活動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這屬于班級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豐富多樣的班級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進而增強其綜合素質。從現實角度來看,在加強班級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指導學生能夠學會求知、懂得實踐、積極創新、共同分享等,對此在一個班集體建設中,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非常關鍵。班主任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集體活動,利用小組討論或者輪流值日等方式,讓學生對整個過程進行全面了解,而且在此期間,教師必須要指導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了解自己的職責,并向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積極面對、認真思考,盡可能地在班級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還需要彰顯出全班的力量,通過集思廣益等方式鼓勵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方可營造一個團結向上的班級氛圍,最大化地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促使其集體榮譽感大大增強。當然,在開展班級文化活動期間,必須要了解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及興趣愛好,唯有如此,才能夠讓班級更有教育價值與意義。
通過調查發現:不同的班級文化活動帶給學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由于班級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集體,所以在對其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積極、正面的指導。當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勤奮好學的良好氛圍的情況下,則能夠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班級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努力地朝著一個更高的目標前進,由此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風。另外,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感受到班級活動的樂趣,使其在全身心參與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地進入到一個“樂學”的世界,唯有如此,才能夠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班風引導下,逐步掌握學習的技巧與方法,促使學生改變“要我學”的傳統思想觀念,并進一步將“我要學”發揮積極作用。由此來看,營造良好的班風及氛圍,必須要發揮廣大師生的積極作用,這也是開展班級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作為班級管理的重要主體,班主任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在校表現為其定期總結、激勵等,由此能夠讓學生自主制定學習計劃,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夠間接性地增強廣大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從而在班級中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
總之,在創建優秀班集體的實踐中,不能缺少的是教師不忘初心的熱忱,更需要用智慧探索適合班級實際,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以“精細化管理”模式在促進班級建設中起到良好的作用。筆者將在實踐中不斷探究,形成科學的、先進的理論方法,更好地運用于班級建設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