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森
摘 要:小學的科學課和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其知識來源于生活,而非生命,所以,在實踐中,小學科學教師要以生命為本。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對科學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可以使他們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因此,本文論述了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以期能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策略
小學科學和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而且也極具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并且能夠幫助學生生活和學習。因此,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教師要為學生的成長起到引導作用,使其不斷提高。新的課程觀強調“以人為本”的科學學習方法,即創(chuàng)造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適應的教學環(huán)境。因此,生命世界擁有無窮無盡的小學科學教學資源,以生命為基礎進行教學,可以使教育回到現(xiàn)實世界。因此,在實踐中,小學的科學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怎樣才能推動小學科學教學和生活產生聯(lián)系。要主動地從生命中吸取科學的材料,引導他們自由想象、動手實踐,使他們在生命的土地上播種科學的精神,并充分地利用生命的營養(yǎng)來滋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一、小學科學教學的現(xiàn)狀
在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教育中,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大多都是結論式的,學生們在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的情況下,不能親身體驗到其中的奧秘,因此,教學也就變得十分單調乏味。老師的課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不能引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影響他們的想像力,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把科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教師在課堂上忽視了學生的人生閱歷、認識層次,只憑自己的認知層次和人生經驗來教授,就會使教學失去其應有的作用,不能實現(xiàn)其教學目標。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營造一種生動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tǒng)的科學課中.教師過于強調學生的學習功能,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氣氛。這種教學方式,無疑讓學生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實施科學教學時,要立足于生活,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諧的環(huán)境。首先,加強師生間的和諧,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自由、輕松、愉快地學習,從而促進他們的思想交流,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學會新的知識。其次,教師可以用恰當的提問開啟學生的積極思考,促使師生間的思想碰撞,從而形成一個和諧的教學課堂。
比如,老師們在引導學生們學習營養(yǎng)和健康知識的時候,由于這門課和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很多書里的內容都是他們平時在學校里碰到的,不過他們并沒有太多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習慣,為課堂教學提供適當的教學情境,使課堂教學更加活躍。老師可以問他們喜歡吃的東西,平時都吃什么。通過提問,教師發(fā)現(xiàn),有不少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愛的東西食用,這樣會導致營養(yǎng)不平衡,但是,在這一節(jié)課上,我希望同學們能設計出一個最好的菜譜”,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食物的種類和營養(yǎng),同時也可以將科學的知識和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二)生活化探究素材的發(fā)掘
學生進行科學探索必然依賴于探索性的研究,這是進行科學探索性研究的前提。在小學的時候,探究材料一般都是由課本、讀物、實驗儀器、電子媒體等來進行觀察的材料,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其次,很多問題都是潛藏在生活中的,可以作為一種探索的素材,引導著學生的成長。比如,老師引導學生們學習“斜坡的作用”,老師就能讓學生回憶起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工人會把東西從斜坡上推到地上,讓他們自己去想,讓他們自己去想。斜坡和小推車是學生們的日常必需品,有了這些輔助性的引導,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開展實踐探究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尋找各種現(xiàn)象,并根據他們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生活環(huán)境,引導他們進行科學的學習。通過激發(fā)學生的生命體驗,使其思維發(fā)散,使其成為一種探究活動。更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素質。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以生活為基礎進行探究的同時,也要引導他們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獲得生活體驗。因此,在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之后,要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把自己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變化的水和溫度”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來設計一種情景,即將水倒入一個有蓋的玻璃杯中,然后蓋上蓋子,等一會兒再打開,然后詢問他們的茶杯是如何發(fā)生變化的。這時,一個細心的孩子注意到了“一個小雨滴在瓶蓋上”,老師就用這個現(xiàn)象來提醒孩子們:“怎么會有一滴小水滴在瓶子上?”這時候,一個學生想起了自己在浴室里洗澡的時候,窗戶上掉了一滴水?!白屗麄冏约喝ヌ剿靼?。”它能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科學化,同時也能把自己的經驗融入過去的生活經驗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三、結語
總之,科學與學生的生命息息相關。所以,在教學中應從實際出發(fā),發(fā)掘教學內容,從學習、科學素養(yǎng)、探索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慧。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施[J].基礎教育論壇,2020(11):36-37.
[2]張福鑫.“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施[J].名師在線,2019(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