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英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應用全面質量控制的應用效果以及護理體會。方法 選取龍南市中醫院某科室的12名護理人員為觀察對象,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進行持續質量改進,加強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對比實施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前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評分與護理能力差異。結果 護理人員在實施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前后的護理文書、護理操作、護理服務及病房管理4項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護理人員實施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前后的溝通能力、應急能力及知識儲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護理持續質量改進期間應用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評分,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具有相當高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全面護理質量控制;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應用;體會
護理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其核心在于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 [1~2]。龍南市中醫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進行持續質量改進,進一步強化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實現垂直管理護理工作的目標。與此同時,在護理工作中結合醫院管理年評審標準為基礎,以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核心,建立了新型的護理模式,在實踐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龍南市中醫院某科室的12名護理人員為觀察對象,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進行持續質量改進,加強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其中,12名護理人員年齡21~36歲,平均(28.69±2.37) 歲;護理經驗1~8年,平均(4.35±2.35) 年;學歷:中專2名、專科7名、本科3名。
1.2 方法
在科室護理管理中推行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具體方法如下。
1.2.1健全質量標準化體系
護理工作的開展以國家、省衛健委要求為基礎,結合醫院具體情況,完善醫院護理質量績效評價中的護理操作合格率、護理缺陷發生率、患者滿意度等10個指標的質量控制與檢查評比方法,量化標準,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制定質量標準化體系,降低了質量控制工作人員進行質量評分的難度。
1.2.2貫徹三級質控體系
落實護士長與護理部的管理,貫徹醫院控制、護理人員自我控制、科室控制的三級控制體系,形成初級、中級、高級技術職稱人員指導,技術人員、醫護人員與醫院三者互相監督,護理人員互相約束的三維控制。科室質量管理實現護理組長、護士長與護士3個級別的負責制,各個層次護理人員逐層負責,形成3個不同級別的質控體系。每個層次分別開展質控活動,提高護理人員自我控制能力,結合醫院質控、科室質控與互控體系實現逐級控制的目標。質控的方式多樣,全科護理工作接受科室護理質控小組的監督,由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與護理部定期進行專項、隨機或全面檢查。
1.2.3實施問題管理
通過問題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要處理好組織內的人際關系,為被管理者實現自我需求滿足創造更多機會,使其可以明確自我職責,調動其主動且創造性完成工作任務的積極性。通過質控的信息反饋,發現有的護理人員還不夠了解護理工作制度以及風險預案相關的問題,缺乏風險意識。同時還發現影響護理工作質量的原因覆蓋工作流程、制度落實、專科護理、護患溝通等方面。實施問題管理要側重于解決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解決上述問題。
(1)增強護理人員質量意識。定期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素養質量安全教育,讓其掌握更多質量標準,了解考評獎懲方法與細則,開展質量缺陷相關的專題討論會,促進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主動落實質量標準。
(2) 規范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健全醫院護理相關制度或規范,如護理管理制度、告知程序、護理風險管理等,編寫護理人員行為準則、溝通規范、衛生規范等。分批次組織護理人員與護士長學習,并在學習后考核,不斷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3) 規范培訓。滾動式地培訓護理人員基本的操作技能,分層級培養,加強對年輕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與“三基”培訓。主管護師及以上級別的護理人員則重點進行專科護理培訓。以臨床護理專家的要求對副主任護師及以上級別的護理人員進行培養。注重培養各層級護理人員或管理人員的護理技能,提高全體護理人員工作水平。
(4) 護理文書缺陷管理。護理部門要加強培訓各個科室的文書質控員,同時還要加強對護士長進行培訓,以護理文書缺陷管理為主題開展專門的研討會,分系統、分批次的培訓護理人員,加強考核。在檢查工作的基礎上對護理人員進行輔導,確保全體護理人員可以規范書寫文書并掌握正確的應用標準。同時,以月為單位檢查護理人員的護理文書質量和信息反饋,督促護理人員提高自身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
(5) 加強內涵建設。護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高素質的護理團隊,只有高素質的護理團隊才能提高護理質量。醫院除了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院內培訓之外還組織其進行院外進修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除分級管理外還進行了護理人員APN連續性排名,明確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與工作潛能。除了要注重基礎的護理質量之外還要提高對專科護理的重視,加強培養專科護理人員,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促進護理人員更具專業內涵,提升其綜合素養。
1.3 觀察指標
(1) 從護理文書、護理操作、護理服務及病房管理等方面對護理人員護理質量進行評估,每項總分為100分,由護理管理人員評估,分數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反之則越差 [3]。
(2) 從溝通能力、應急能力及知識儲備3項指標分別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進行評估,每項總分為100分,護理人員為評估者,分數越高說明護理人員的能力越高,反之則越低 [4~5]。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3.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實施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實施前(均 P < 0.05)。見表1。
2.2 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比較
實施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高于實施前(均 P < 0.05) 。見表2。
3討論
我國醫療深化改進的今天,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相當必要,這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 [6]。近年來,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工作中廣泛應用了全面護理質量控制,該護理側重點在于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與管理,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與護理質量,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首先,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后護理質量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更高。以人為本是護理質量評價的標準,護理質量管理的側重點在于滿足患者心理與生理的需求 [7~8]。同時護理工作立足患者需求,尊重患者,為其提供個性化的護理干預,通過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滿足了患者個性化的護理需要,提高了護理質量,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其次,增強護理人員質量管理意識。護理人員在學習與考核中自我質量管理意識不斷提高,責任心不斷增強,事事有人管,確保各項工作都處于受控狀態,構建了良性的質控循環,提高了質控質量。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主動落實自身工作,主動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提高了護理質量 [9]。
最后,應用現代化的護理管理理念,提高了護理質量。服務至上與質量持續改進是全面控制護理質量的關鍵。完善質量體系并強化質量意識,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了先進的管理理念。比如,通過動態原理對護理管理的職能進行強化,促進護理管理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期望管理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創造潛能與工作積極性;人本原理提高了管理人員的管理技能 [10]。
綜上所述,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工作中應用全面護理質量控制效果更為理想,不僅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還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對醫院整體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提高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麗仙.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及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0):103,105.
[2]任紅琴.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2):16187-16201.
[3]李倩.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全面護理質量控制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醫學,2020,2(1):72-73.
[4]杜林蘭.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148-149.
[5]孫慧.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2(1):182-183.
[6]陳繼紅.淺談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6):3065,3067.
[7]付尼亞.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在優質護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12):171-172.
[8]戴雨梅,蔡麗華,于敏,等.質量持續改進在護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1):1558-1561.
[9]李萍.層級質量控制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4):51.
[10]丁怡,董麗,詹曉燕.淺談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及體會[J].飲食保健,2020,7(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