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蔚
近年來我國政府持續推動教育改革工作,尤其是為了緩解學生學業壓力而提出的“雙減”政策,對幫助學生“減負”和為學生創造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應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利用好現有學校教學資源,既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又讓學生從繁重的考試和培訓輔導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學習的意義以及成長的快樂。
幫助學生“減負”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作,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應繼續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本文從班主任角度出發,首先闡述班主任幫助學生“減負”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其次提出具體的對策,最后做出總結。
一、幫助學生“減負”策略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一)突破學校辦學瓶頸
從學校角度來說,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校的升學率、達標率等一系列指標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而一所學校要想提高自己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就要提高教學的強度,也就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參與到學習中,持續加大對時間的“壓榨”力度。雖然這種教育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長此以往會造成“老師累、學生煩、家長忙”的問題,教學的效率難以進一步提高,辦學的質量也難以進一步提升,最終使學校的發展遭遇了瓶頸。所以只依賴傳統的教育模式,根本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因此認真研究和分析如何幫助學生“減負”,有利于突破學校辦學瓶頸,改善教育現狀。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把大量的知識講解給學生,學生要做的就是牢記、背誦、反復地做題來進行應用。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以及學習恐懼等一系列危害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問題。因此認真分析和研究幫助學生減輕課業負擔的主要舉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或者出現極度厭學的問題,緩解學生因學習恐懼引起的相關心理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主動回歸課堂,自覺認真學習。
(三)提高素質教育效果
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能獲得綜合全面的發展,不僅在學習上,更是在其他的眾多領域都有所提升。所以幫助學生減輕課業負擔,將會獲得更多時間和空間來促進學生其他領域的發展。以“雙減”政策為例,該政策在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和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上有著明顯的積極效果。同時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都將目光對準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引導教師從備課環節開始就堅持精益求精,努力讓學生能接受到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活動。與此同時在課后時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各類興趣、愛好小組,組織各類特長活動。在減輕學生課業壓力的同時,也讓他們在德、智、體、美、勞上實現全面發展,為推動素質教育改革工作做出重要貢獻。
(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由于學生的時間基本上都由教師來安排,所以可供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少。久而久之,出現了“高分低能”現象,很多學生養成了不會自主做決定的習慣,一旦離開了教師或者父母的監督就容易出現錯誤。因此通過分析幫助學生“減負”的可靠舉措,能讓學生擁有更多獨立的空間,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擁有獨立的人格,并擁有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
二、班主任幫助學生“減負”的主要舉措
(一)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特長
班主任要想實現幫助學生“減負”的目標,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特長而實現。班主任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自由和自主的空間,讓他們成為主角而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特長。眾所周知,當學生在參與各類趣味性活動時,他們往往會感受到較少的壓力或者負擔。比如,當學生玩自己喜歡的游戲時,那么他就不會感覺到這個活動是一個負擔或者壓力。以此類推,如果能讓學生對學習也產生足夠的興趣,那么他們同樣也不會認為學習是一項充滿壓力和挑戰的活動。另外對同一門學科來說,那些不喜歡學習這門學科的學生就會認為是負擔和壓力。而反觀那些喜歡這門學科的學生就不會感覺到壓力,而是更愿意主動去學習,更是不會出現因學習恐懼而產生一系列可怕的行為等。因此只有在教學活動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他們的思維更活躍,更愿意去表現自己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查閱大量教育理論發現,有很多的教育理論在實踐應用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三導理論”(疏導、引導、指導)、“三交理論”(交心、交情、交朋友)、“五度育人體系”(求高度、求廣度、求深度、求密度、求適度)。所以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據自身對各先進教育理論的了解程度和應用熟練程度,抓住每一個機會去組織各類活動,不斷營造更形象、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始終處于全身心愉悅、充滿著活力、充滿著競爭力、充滿著動力的學習環境,真正做到教育求真務實。
(二)用好“雙減”政策,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1.優化結構提高效率
幫助學生“減負”的一個主要舉措就是提高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所以作為班主任要不斷優化班級管理的模式和管理的體系,倡導教師持續完善備課制度,快速補齊教學的短板。同時提倡學校盡力壓減考試的頻率,改進教師考試的方式,把考試難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不能只以分數為導向去評價學生和引導學生。另外班主任也要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積極整合教育資源,密切綜合校內和校外的教學資源,保證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均衡和優質發展,實現學生全體的均衡發展,盡量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2.控制作業數量,提高作業質量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持續建立和完善作業數量和作業質量控制制度,加大對學生日常作業的監督與跟蹤力度,盡可能地提高作業的質量,而不是一味追求較高數量的作業。在提高作業質量上,班主任要科學引導教師提高作業設計能力,創新作業的形式和豐富作業的內容。比如,探索更多種類型的作業布置方式,讓學生不再把課后作業視為一種負擔。另外,班主任也要充分運用各種信息媒介來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及時的監督和跟蹤,分析學生當前的作業數量和質量情況,從而及時地進行改進來減輕學生的負擔。
3.做好課后服務
課后服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和核心,班主任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訂完善的課后服務方案,讓那些有需要的學生能自愿地參加課后服務。與此同時,班主任也要認真分析班上每一名學生的實際家庭情況和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上的需求,積極開設多種多樣的客戶服務活動,盡最大努力讓學生能放心地在學校里進行學習,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后服務活動來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
(三)改進管理方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1.改進管理方式
幫助學生“減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每一節課的時間是固定的,所以為了能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教師就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盡量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學生來說,只有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在課下才能只用少量的時間完成復習和預習工作,而剩余的課外時間就可以去進行其他素質的鍛煉和培養。所以對班主任來說,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是幫助學生“減負”的重要舉措。
2.轉變教育觀念
未來在教學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讓學生保持較強的學習熱情。另外,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減輕學習的壓力和緩解學習的緊張感。
3.豐富課外活動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讓學生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從而更好地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和教育活動中,需要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或藝術科技創新教育等綜合素質拓展活動。用多樣化、多種類、多層次的課外活動服務,吸引學生主動參加,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減負”并提質的目標。
三、總結
幫助學生“減負”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不懈追逐的目標,在我國全面推動素質教育改革工作的過程中,如何幫助學生減輕課業負擔,從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全體教師要著重思考和分析的課題。班主任要以學生為中心,為他們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豐富課外活動形式,讓學生能很好地融入整個學習氛圍中,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素質,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意義以及成長的愉快和歡樂。另外“雙減”政策的推動和實施也對班主任的管理和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要多措并舉落實“雙減”工作要求,提質增效,真正讓學生能擁有充實而又美好的校園時光。
參考文獻:
[1]魯金萍.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提升班級管理實效[J].學周刊,2021(33):167-168.
[2]周小紅.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及實踐[J].學周刊,2021(32):171-172.
[3]賀全城.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30):133-134.
[4]楊書筠,章卓娜,黃臻偉.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智慧[J].江西教育,202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