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群
摘 要:“互聯網+”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育形式與教育手段,并且在各類電子設備與線上平臺的加持下,學生的交流空間得到拓展。而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需要認真探索“互聯網+”應用于教學的技巧。首先分析互聯網環境下兒童文學閱讀的新方式,其次以“螢火蟲”繪本閱讀會為例,具體闡述“互聯網+”在閱讀活動中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互聯網+”;兒童文學;閱讀方式;“螢火蟲”繪本閱讀會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育中,兒童閱讀對其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方式激發閱讀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發揮閱讀能動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互聯網+”環境下兒童文學閱讀的新方式
(一)線上與線下結合
“互聯網+”解決了學校書籍篩選以及書籍質量方面的問題,同時也幫學校節省了一定的購買書籍的經費。網絡具有資源豐富的優勢,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途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閱讀情況整理出適合其閱讀的書目,或者直接將網絡書籍進行下載供學生進行線上閱讀。學??梢岳没ヂ摼W搭建線上模式的閱讀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向家長與學生分享電子書籍,也可以在線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喜歡閱讀的書籍類型,進而增強書目清單推薦的針對性,同時也便于對閱讀指導方案做出靈活調整[1]。比如,《親子閱讀ABC》與《快樂閱讀進行時》適合小學各年級學生閱讀,而且這些書籍本身就是“互聯網+”模式下的兒童文學閱讀產物。
雖然有了線上電子閱讀,但是紙質書籍閱讀的體驗感是其他閱讀所無法替代的。并且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而言,長時間進行電子閱讀會對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將線上閱讀與線下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如此才能產生理想的閱讀效果。一方面通過網絡途徑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分享電子書籍,另一方面指導家長選購書籍,防止家長出現盲目購書的行為。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搭建書籍分享平臺,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相互交換讀物,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同時也提高了書籍的利用率。
(二)集中閱讀與分散閱讀相結合
為切實保障學生的閱讀效果,合理規劃其閱讀時間,教師在組織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應將集中閱讀與分散閱讀進行結合。因為低年級的小學生不具有較高的閱讀積極性,如果僅是單一安排分散形式的自主閱讀,難以保證閱讀效果。而且線上閱讀需要依靠手機、電腦與終端設備,所以部分情況下難以滿足分散閱讀的實際需求[2]。另外,大部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相對薄弱,需要在集中的環境下由教師進行統一的指導幫助,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其在閱讀中獲得良好的體驗,提高閱讀興趣?;诖?,教師需要有效保障閱讀時間,加大閱讀指導力度以及提高指導針對性。比如,在晨讀、自習時間進行集中閱讀,可以讓學生小組閱讀,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但是教師要始終觀察其閱讀行為,在必要的情況下給予指導與幫助。同時,教師還要在班級設立專門的讀書角,讓學生隨時有書可讀,這樣也能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空間中。此外,因為集中形式的閱讀是在教師與學生協同參與下進行的,中間還會有良好的閱讀互動,所以閱讀氛圍非常濃厚,能夠很好地帶動學生的閱讀提示,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文學閱讀作品中的積極情感。
集中閱讀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大部分閱讀還需要學生發揮能動性自主閱讀。在分享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同時指導學生合理規劃閱讀時間,如此教師也能間接地了解學生的閱讀量,保證學生每天閱讀的有效性[3]。教師還可以在寒暑假期間通過布置閱讀作業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完成閱讀任務,并要求學生寫下閱讀感悟或讀書筆記,這樣教師則可以在線上通過學生閱讀筆記的上傳情況,實時了解其閱讀進度。
(三)泛讀與精讀相結合
小學生普遍閱讀效率較低,而且其自身的閱讀能動性以及閱讀能力不足,大部分小學生無法科學規劃閱讀時間。這些都是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所導致的,因此教師需要強化對學生閱讀技能的指導。一些小學生不論閱讀何種讀物都習慣一字一句地讀,這也導致學生在閱讀后難以抓住內容的重點,而且伴隨“互聯網+”閱讀形式的出現,電子化閱讀呈現出碎片化的趨勢,只對書籍中最經典的部分進行提煉與分解,因此更加需要學生靈活掌握多種閱讀方式,以此切實保障閱讀的質量與效率[4]。對于兒歌、兒童詩、兒童散文等文本內容,可指導學生精細閱讀,只要求學生學會從字里行間捕捉情感、提煉主要內容、獲取文本知識。對于寓言類、小說類、兒童故事等書籍,可指導學生快速泛讀,鍛煉學生關鍵詞、關鍵情節的提取能力,以穩步提升閱讀速度。比如,學生在閱讀電子文本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鏈接快速獲取關鍵信息,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閱讀量。
(四)閱讀與活動相結合
閱讀氛圍是影響小學生閱讀興趣與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對于小學生而言,想要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書香致遠的情感必然是不切實際的,反而會讓學生產生消極的閱讀情緒。所以,教師需要積極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給予學生外部刺激,促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比如,定期在班級內組織讀書征文競賽、故事會、讀書筆記展示等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的驅動下積極閱讀,主動參與到活動中。而且在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閱讀活動不論是組織形式還是操作方式都較為現代化,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極具新鮮感,既為組織閱讀活動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優化了閱讀活動的實施成效[5]。
教師還可借助線上的讀書平臺為學生設計閱讀知識競賽活動,當學生每答對一道題目,系統就會自動累計積分,對于積分最高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增加學生閱讀的自信心。另外,學生的讀書筆記也可以在線上閱讀平臺中展示出來,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相互評分,最終選出優秀的作品張貼在學校的宣傳板中。這些豐富多元的閱讀活動對學生而言具有吸引力,同時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方面也能發揮出良好的效果。
(五)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開展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以及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能夠學以致用。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也會因經驗與體驗感的積累作用于實際閱讀中,促使學生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在語文學科中,閱讀、聽力、表達、寫作是最為核心的四個部分,也是學生重點的學習內容。所以,教師可以嘗試將文本閱讀與寫作練習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得到發展,進而突出語文教學的價值。
在互聯網背景下,相比于傳統的寫作練習,將寫作與閱讀結合起來不僅具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同時寫作素材以及教學組織形式也會更加豐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同聆聽有聲讀物,這樣可以更好地將學生的情緒帶入文本內容中,促使學生與作者間接產生情感層面的共鳴,從而為后續的寫作練習奠定基礎[6]。而寫作練習部分可以作為課后作業,學生在完成后由家長輔助實時上傳到線上平臺,教師在批改學生寫作作業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向全體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積極借鑒他人的優秀寫作經驗,并且思路交互形式的寫作訓練也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質量與效率。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途徑自主查找寫作素材,進而使學生閱讀與寫作的主體性更加突出,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二、運用“互聯網+”實現新型兒童文學閱讀的具體途徑——以“螢火蟲”繪本閱讀會為例
在童年的夏日中,天空中會出現星星點點的螢火蟲的光芒,這些光芒是回憶中最難忘的片段。而經典童話如同夏夜天空中的螢火蟲一般,在黑夜里留下微光般的足跡后,也在學生心中點起了一盞燈,幫助學生照亮成長之路?!段灮鹣x·世界經典童話雙語繪本》以繪本形式對經典童話故事進行重新詮釋,這無疑更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視覺盛宴。
(一)歸納主題,整理內容
本校2022年面向全體教師與學生家長招募繪本故事導讀者,并將召集到的人員組成學習共同體,一同完成兒童文學類繪本故事的篩選、解讀、設計等工作,由此本校也形成了“螢火蟲繪本故事會”,并且每月都會從“螢火蟲”繪本故事中挑選出相同主題的繪本,進而組織主題閱讀活動。針對一年級剛剛走進校園的學生,一共設計了四個主題,即“我愛我家”“我的成長日記”“我的動物朋友”“我的好朋友”。針對二年級學生則適當增加了主題的深度,即“感恩”“分享”“誠信”“勤勞”“愛與理想”,讓學生走進繪本故事中,感受童話故事中的真、善、美,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也能受到良好熏陶。每個主題都會匹配兩個對應的繪本故事,并且在固定時間推送到學校公眾號中。如“愛與理想”主題匹配的是《海的女兒》《丑小鴨》;“我的成長日記”匹配的是《小王子》《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另外,教師會提前制作好對應的微課上傳到公眾號中,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隨時隨地閱讀繪本。
“一起閱讀”App平臺中也有豐富的繪本故事閱讀資源,教師可針對性挑選繪本書目,讓家長在課余時間帶領孩子一同聽書或者閱讀,這樣學生能夠在多聽、多說、多讀的鍛煉下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感,并增加知識積累量,促使學生對兒童文學的閱讀興趣越來越濃厚,穩步提高文學閱讀能力。利用“一起閱讀”App,學生還可以從圖片、繪本插畫、作品簡介等元素入手進行繪本故事的選擇,進而展開自主閱讀,并且在閱讀完成后在平臺上進行游戲闖關。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聽故事會比看故事更加輕松,故事朗讀聲情并茂也會讓學生不由得產生聯想,如此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主觀感受自由閱讀,并且這種閱讀是在相對自主輕松的環境下進行的,不會受到課堂的限制,這也讓學生的閱讀范圍與交流空間變得更加廣闊,再加上教師與家長有意識的指導,就能逐步幫助學生養成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7]。
(二)組織活動,精讀樂讀
1.親子閱讀會
學校當前已經針對螢火蟲繪本閱讀設立了專門的微信公眾號,用于發起日常親子閱讀繪畫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進入繪本故事的世界,體驗親子閱讀的快樂。家長可以在線上報名,線下進行活動交流。閱讀會的活動形式也非常豐富,如根據不同節日設定的親子主題故事會繪本劇表演等,將繪本故事以更加立體真實的形式呈現出來,既讓學生感受到了閱讀的魅力,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其興趣,拉近家長與孩子的距離。
2.領讀者活動
該活動由學校主導,通過微信群聊的形式為螢火蟲繪本領讀活動的家長、教師開展閱讀講座,向其傳遞前沿的閱讀理念。針對兒童文學組織鑒賞方式培訓,以便教師與家長更好地開展兒童文學閱讀指導,讓更多的家長都能成為閱讀會的領讀者,隨時隨地能為學生上精彩的繪本課程。
3.書友會活動
該活動由教師發起,讓學生每5人自由組為一組,讓學生在組內各自分享自己閱讀過的繪本故事。在書友會活動中,每位學生都有各自的任務,如讀書交流員、活動記錄員。書友會活動可以每月組織一到兩次,在活動前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確立讀書口號、設計隊伍名稱,書友會的活動形式也非常豐富,有繪本朗讀、故事改編、情境演繹等,讓學生通過活動對繪本故事的內容形成深入全面的理解與感悟[8]。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將活動記錄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分享到班級微信群中,進而營造美好的閱讀氛圍。
通過一系列的繪本閱讀活動,學生的閱讀興致更高昂,在相互的帶動作用下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閱讀中慢慢積累經驗,為更具難度的閱讀做好準備。這也讓繪本“活”了起來,讓學生實現樂讀,這也正是小學低段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所在。
綜上所述,伴隨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互聯網+”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也為小學兒童文學閱讀帶來了全新的方式。運用“互聯網+”開展兒童文學閱讀活動,既豐富了閱讀形式,如線上與線下結合、集中閱讀與分散閱讀結合、泛讀與精讀相結合、閱讀與活動結合、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同時也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大幅度提升,促使學生逐漸喜歡上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小學更具難度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與此同時,組織“螢火蟲”繪本故事會活動,拓展了學生交流學習的空間,拓寬了其知識視野,這對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書藍.群文閱讀模式下高校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兒童文學素養提升的方法探究:以童話教學的議題選擇為例[J].教師,2017(29).
[2]王麗英.美國經典兒童文學閱讀“金課”探索:以《夏洛的網》為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20.
[3]張志浩.幼兒園閱讀教學案例解析:以自制繪本《螢火蟲》為例[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21).
[4]陳滿河.“互聯網+兒童文學”快樂閱讀策略的探索:以東莞市厚街鎮橋頭小學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8(6).
[5]王志霞,李學斌.“詩化語文”:向著兒童應有的童年回歸:以周益民《一起看聲音》兒童詩教學為例[J].四川教育,2020(5).
[6]謝遠博.基于“互聯網+”兒童文學閱讀指導策略的新途徑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9(23):204.
[7]張澤慧.“互聯網+”兒童文學閱讀指導策略及指導模式探究[J].語文課內外,2019(13):216.
[8]牟秀英,杜思宇.探究“互聯網兒童文學閱讀”的實踐應用[J].讀與寫(上旬),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