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飛
摘要:英語不僅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在以前的英語教育體系中,中國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更好,但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稍差。教育是中國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英語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注重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創造生動的交際場景,維護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引導學生學會體驗情感、學習和生活技能,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注重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注重評價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改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心理發展。本文通過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研究以及其在英語口語教學時間過程中的應用,為我國的英語口語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初中英語? 英語口語? 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
一、 提升英語口語能力的重要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地位日益突出。到目前為止,已有70多個國家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中國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對英語口語流利的人才的需求已經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階段,并將熟練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的能力作為人才衡量標準之一。與此同時,家長們也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如果孩子們掌握了一門外語可以幫助孩子們在未來獲得教育和工作上的優勢。他們甚至認為孩子們學得越早越好。因此,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就開始了他們的英語學習。現代研究也證明,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是在青春期之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在外語學習中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尤其是在發音方面。作為祖國未來的舵手,初中生應具備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將英語作為溝通工具,搭建人與人之間的橋梁,與國際化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在交流過程中的英語應用能力,為其未來的成長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國內英語口語教學現狀的啟示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開始關注英語。初中屬于鞏固基礎的學習階段,影響著高中的學業成績。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這一時期的英語學習。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時候,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會過于注重筆試、解決閱讀或聽力問題,而忽視英語口語的練習。因此,雖然中學生在這個階段有很強的閱讀能力,但他們英語口語表達生硬,不敢說或不能說英語。由此可見,要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首先要重視思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學科教學能力,培養和保持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勇氣,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說英語,鼓勵他們課后用英語交流。
另外,以往的英語教學模式為單一的教學模式,一些教師會以語法和句式的形式對課文進行解釋,然后讓學生背誦,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不高。再加上大量的背誦和重復練習,會增加學生的壓力,雖然背誦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單詞和語法,但一旦需要進行口語表達,就無法清晰、流暢地表達,使學生產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和不安全感。學生逐漸產生練習口語的心理疲勞,逐漸產生不主動表達的現象,課堂上變得沉默,這種情況也會直接影響初中生口語水平的提高,當進入高中階段便會進入惡性循環,不利于今后的英語學習??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特別注意情感、動機、自信和對困難的恐懼等非智力因素,創造一個民主、平等、充滿活力的課堂和英語交流環境,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因素的負面影響。帶頭聽和說,堅持讀和寫,培養語感。強烈的語感反過來促進了聽、說、讀和寫的能力,尤其是聽和說的能力。
三、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技巧
(1)基于課堂任務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完成有目的性、明確性目標的課堂任務的過程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合作和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設置教學課程難度、擬定合理的小組合作任務;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使用所學的語言,團結協作解決課堂難題,有利于促進學生借用共同任務、激發學習參與度和學習熱情。以小組對話的方式練習英語口語,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才會使學生更加有活力、有想法,從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了課堂的良性發展。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們不僅可以通過順利完成課堂任務,還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一方面,學生個體之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群體之間的競爭,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培養。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對許多具有個體差異的學生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目標。
(2)專注多樣化口語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大多數同學在小學初次接觸英語時,由于新鮮感和好奇心驅使,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較高;然而隨著進入初中階段,教材難度逐漸增大、需要理解記憶和背誦的內容增多,不少同學對英語學習感到壓力增大甚至逃避學習。為了保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師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和多樣化原則。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適時調整課程的難度,努力增強課堂內容的趣味性,在組織課堂教學上多下功夫。比如從簡單的small talk對話模式開始熱身,設計好情景英語口語交際內容讓學生發揮并進行小組展示,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語交流中來,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自信心。而后逐漸增加對話內容的難度,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揮完成口語交流,最終逐步形成學生能夠自主實現真實英語口語交際。除了課堂內容設置上由易到難之外,還要遵循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在平時應當主動觀察每位同學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因材施教,并在各自的語言基礎上發揮特長,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而不是被動灌輸知識的好習慣,最終實現每位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鍛煉英語口語,使口語表達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非本土語言環境中想要實現流利的表達需要創設多種多樣的交流情境,并且樂于將說英語變成一種習慣。教師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應當努力培養先進的教學觀念和更新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口語交際情境,用積極向上的教學情感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的口語水平得到相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