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其不僅可以體現學生的個性,還代表了學生的個人綜合素養和基本能力。其次,習作教學與學生的主體參與和感受也是緊密相連的,為此,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應該重視學生的體驗感,在這一背景下,體驗式習作教學方式應運而生。體驗式習作教學比較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而且也強調學生真實情感的表達。盡管體驗式習作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當中已經初步實施,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學生的語言基礎薄弱,寫作素材缺乏,習作興趣不高等。針對這一現象,將對小學語文體驗式習作教學進行簡單的探討與分析,并不斷尋找措施加強學生體驗式習作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習作教學;存在問題;解決措施;重要意義
通過相關調查分析可以知道,現階段的小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并不高,主要原因有語文基礎知識薄弱、情感表達能力欠佳等,即使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相關習作任務,學生的整體文章也存在內容空洞、邏輯不清等問題。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教師應該創新其教學方法,如在習作教學當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方法,不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習作氛圍和真實體驗,以便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寫作當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從而使習作內容形神具備,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質量。體驗式教學方法也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其不僅可以為學生創造特定的環境,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為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將信息技術與體驗式教學相結合,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教師也應該注重學生對體驗式習作教學的反饋與評價,這樣不僅體現了教師尊重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也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體驗式習作教學的定義
所謂的體驗式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教學情況,根據課標要求和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符合主題的教學情境,進而增強學生的感受,并讓學生在此學到相關知識,進而鍛煉其能力。而體驗式習作教學主要側重的是教師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品味生活,進而增強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并思考,從而讓學生寫出情感、內容俱佳的作文。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并不斷為學生創造生活情境,進而真正調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
二、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當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方法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素養
體驗式習作教學側重于實踐教學,其彌補了學生因學業繁重而無法體驗生活,獲得真實情感的缺點。眾所周知,在習作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文章情感表達。如果缺乏情感的表達,整篇文章就非常空洞且啰唆,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質量就得不到提升。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除了幫助學生在生活當中獲得相關體驗、積累相應素材,還應該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進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可以通過文章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情感。
(二)有利于完善傳統習作教學方法
傳統作文教學方法側重于學生寫作格式和寫作要求的培養,而體驗式習作教學方法側重于學生寫作情感的激發與培養。與前者相比,后者比較強調寫作的思想性。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當中引入體驗式這一教學方法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進而培養學生觀察和體驗生活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提煉相關素材和真實情感。體驗式習作教學方法的這些優勢是傳統習作教學方式不曾具有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完全拋棄傳統習作教學方法。相反,教師應該將傳統習作教學方法與體驗式習作教學方法相結合,在完善傳統習作教學方法不足的同時也為體驗式習作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當中的引入奠定了基礎。
三、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體驗式習作教學現狀
不管是對小學生來講還是對中學生來講,作文都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作文不僅對字數有要求,對于題目命題、形式、結構等都有要求。以下將闡述幾點學生在寫作當中遇到的困難。
(一)學生缺乏寫作興趣
眾所周知,學生在剛剛接觸作文寫作的時候,由于其要求較多,所以學生就很排斥習作這一節課,久而久之,學生的習作興趣逐漸降低。由于缺乏寫作興趣,學生在日常課余時間就很少練習寫作,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得不到提高,寫作質量也得不到提升。學生現階段的寫作練習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已,而且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只關注字數要求,所以寫作的內容和質量都不高,由于缺乏真實情感的支撐,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平平無奇。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就應該注重學生習作興趣的提升,并在日常教學當中為學生提供機會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使其在寫作時有內容可寫,有情感可抒。
(二)教學方法單一
通過相關調查可以知道,學生習作水平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師教學方法不當。眾所周知,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語文教學方法主要是填鴨式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一味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就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學習興趣也就受到了壓抑。另外,大部分教師也沒有認清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概念,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將課本上的作文寫作方法和格式要求傳遞給學生,學生并沒有在素材上面進行深入思考,進而也就不能將其真實情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三)習作教學脫離生活實際
眾所周知,習作的素材來源于生活,為此,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就應該從生活當中積極挖掘素材。但是現階段很多教師忽視了生活當中的習作素材,只是將課本上現有的素材進行反復講解,久而久之,學生就缺乏關注生活細節、思考生活等良好學習習慣,導致學生寫作時的素材缺乏說服力,缺乏真實情感的支撐。
(四)教師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仍然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受這一因素影響,教師在日常教學時,教學方法也比較呆板、單一。小學階段的習作訓練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在生活當中看到的或者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真實的情感進行表達。但是由于小學語文習作課堂上形成了教師命題、教師自評、教師自引等教學結構,所以學生在進行習作練習時缺乏獨立思考,進而學生就不能將自身真實情感與文章素材相結合。因此,教師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質量,首先需要改變其傳統的教學模式,并與時俱進,積極將體驗式習作教學方式引入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當中,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促使學生寫出文感俱佳的作文。
四、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如何利用體驗式習作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一)教師應與時俱進,積極改變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習作教學源于生活。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習作質量,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相關教學方法,進而不斷吸引學生的習作興趣,促使學生積累大量的素材等。另外,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各方面能力較弱,但是其天性好動且好奇心較強,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認識到學生的這一特性,并在體驗式習作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這一特性,促使學生可以充分展現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而鍛煉自身的習作思維。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閱讀整篇文章,可以知道這篇文章是以詩歌的形式展現雷鋒一生的事跡,但是由于文章篇幅較短,語句精簡,所以對小學生來講其可能對雷鋒的事跡不清楚。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其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雷鋒的事跡,如多媒體技術。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全面、詳細地了解雷鋒一生的事跡,進而使學生的情感有所波動。在此背景下,教師也應該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并不斷分析雷鋒一生所做的事跡。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主觀性,并讓學生針對雷鋒的事跡進行思考,然后確定寫作主題,概括寫作素材,并在素材當中表達自己對雷鋒叔叔的看法以及感悟等。通過在習作教學當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方式不僅使教師尊重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性,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使學生在課堂當中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從而增強學生對文章情感的融合。
(二)教師要拓寬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時期。因此,教師和家長對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視的。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和家長會給學生布置很多學業任務,這就導致學生課余時間很少,所以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機會也就相對減少。久而久之,學生在習作當中就缺乏相應的素材支撐,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可以適當地調整教學,并為學生安排適當的課外閱讀課,這樣學生不僅在課本上積累了相關素材,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了相關素材。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時,也應該發揮自身榜樣作用,帶領學生做好閱讀時的摘抄等,這樣學生不僅對課外文章有的一定記憶,對于其中的優美詩句也可以恰當的應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要立足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感
古語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正是因為時刻關注國事民生,才會發此感慨。同樣,作為一名學生,在習作訓練時也應該擁有范仲淹這樣的精神,時刻關注生活當中的事情,并融入自己的情感,概括成凝練的作文素材。眾所周知,體驗式習作教學側重于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其主要是將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將學生的重心引入到生活當中。為此,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地利用體驗式習作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捕捉相關素材。例如,學生在學習《樹和喜鵲》這一文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樹和喜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進而鍛煉學生的創作思維。樹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是常見的,但是由于忽視,學生并沒有挖掘到樹的寫作意義。眾所周知,樹在一年四季當中呈現不同的狀態,這四種狀態也就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階段,體現了不同的精神等,為此,要引領學生去關注樹的變化,去引導學生觀察樹。教師也應該幫助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將樹與其代表的不同階段聯系自身實際,然后抒發真實的情感,進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打造一篇高質量文章。
(四)要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小學階段學生學習任務較重,所以學生常常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活動,導致學生生活經驗較少,并且對生活當中的事物缺乏關心和體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提高學生作文的寫作質量,使學生的文章具備豐富的情感,教師也應該注重實踐在習作教學當中的作用。而體驗式習作教學方法就體現了實踐這一特征,為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現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習作活動。例如,在學習《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可以知道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為人民服務,增強人們的幸福感。而這篇文章可以提煉出來的寫作主題有奉獻、舍己忘我等,由于學生缺乏實際體驗,所以在寫類似文章時整篇文章就略顯空洞。為此,教師可以針對這篇文章的主題開展相關活動,如“學校是我家,人人愛護它”。通過這篇文章的主題可以知道此活動主要倡導學生愛護校園環境,友善幫助同學等。當這一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進而將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行為拍攝下來。在活動結束之后,應趁熱打鐵,組織學生開一節班會,然后將學生積極配合學校活動的圖片展現出來,并給予肯定與表揚。最后,教師再讓學生發表自己對這次活動的想法與感悟。學生通過參與學校活動可以不斷積累生活經驗,進而在活動當中體會到互幫互助等精神,從而調動自身的情感,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既有素材作為支撐,也有情感升華。
總而言之,伴隨著新課改步伐的不斷推進,體驗式教學方法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認同和青睞,并在語文課堂當中有了初步應用。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體驗式習作教學方法側重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并尊重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時,就應認清體驗式習作教學的優勢,并不斷尋找措施將其和語文教學相結合,以便發揮其最大的效益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潘輝.統編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活動——體驗”式習作教學[J].安徽教育科研,2022(1):40-41.
[2]馬靖雯.讓習作因體驗而精彩:體驗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10):97-98.
[3]李家興.小學語文體驗式習作教學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21:86.
[4]王靜靜.探究小學語文習作體驗教學模式[J].當代家庭教育,2020(33):3-4.
[5]湯云玉.小學語文“體驗式”習作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班主任,2019(12):27-28.
[6]周雯津.習作體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9(10):88-89.
[7]趙燕蘭.小學語文體驗式習作教學現狀調查及改進策略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9.
[8]黃艷瑚.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習作體驗教學[J].考試周刊,2018(26):43.
作者簡介:裴世明(1981—),女,漢族,甘肅靖遠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育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