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勤程
摘 要:初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轉折點和關鍵時期,學生能否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都需要依靠中考的成績來定奪。所以需要切實重視好、發展好、實踐好初中課程的教育實踐工作,其中數學課程作為培養學生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核心價值的基礎性、必修性課程,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落實好數學課程的實踐教學計劃和任務,保證學生充分參與到數學課程的學習中來。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初中數學整體單元教學設計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整體單元教學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9-0016-03
Talking about the strategies of the whole unit teaching design of mathematic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UANG Qincheng? (Songxi Middle School,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and critical period for students to receive education. Whether students can successfully enter the next stage of learning depends on the results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develop and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work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mong them,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s a basic and compulsory cours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key abilities, necessary characters and core value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need to implement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ful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cours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overall unit teaching design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n teaching, hoping that th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related educator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e;Overall unit teaching design; Strategy
初中數學相對來說較為抽象,對于理性思維相對不好的學生來說其理解和接受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實際,結合教學要求去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增進教學趣味、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從整體性的、系統性的角度提升學生會對數學課程的參與度,從而助力學生從真正意義上形成數學課程的長效化機制和內在價值認同,這就需要落實好整體單元教學實踐工作。
1.整體單元教學實踐的具體含義和基本特征
(1)整體單元教學的具體含義
整體單元教學實踐工作指的是按照教材的編排和組織,即教學單元的內在邏輯和結構,深入探析好結構單元的要素和內容,然后形成總體性的架構和設置,進而生成整體性、系統性的教學內容和設計。數學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是訓練和學習中的一個要素,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的組合和不同的類型,能夠將教學任務、主體與教學實踐的各個要素深入地結合起來,重組、調整、開發及創新各個內容與知識點,需要從整體角度出發來探析具體的實踐,從而讓學生掌握好數學教學的整體向度,做到全方位地把握和理解。
(2)整體單元教學的基本特征
整體單元教學主張從單元設計的視域出發,統合性地將單元框架內的內容和知識點匯總起來,形成具有內在順序和邏輯結構的組合,從而讓學生從整個單元的高度去學習每個小節的內容,這樣可以全面促進學生系統把握課程,有助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與內容串聯起來。因此,整體單元教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內容之間的關聯性較強。本來數學單元的設計是將相關的內容設置在一起,決定了數學整體單元的教學實踐中其整體單元設計內容上的關聯性。這就需要教師考慮到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好前后銜接,設計教學內容的順序及架構,讓學生能夠整體性地把握單元內容,切實地掌握和學習好某一類型的知識點,而不是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地只掌握零散的知識與內容。第二,對于教師教學設計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整體單元的推進和落實中需要切實把握好單元的主線和主題,這就需要從內容體系和框架入手,將思想與方法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深入體現出來,同時也需要重視好教學的本質,讓學生做好能力上的轉化。這就需要教師將以上各個方面的因素考慮進去,然后設計和制定教學實踐內容,從而真正把握整體單元教學內容。在整體單元的教學推進中是需要教師按照一定的邏輯來設計教學內容的,因此教師需要做到設置問題的狀態、確定課題或問題、擬定解決方案、執行計劃并進行總結和評估,從整個教學過程入手去探析具體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整體上生成其對知識與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整體單元實踐教學并不是只設置內容,也可以增加一些具體的活動,從而促進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數學課堂的實踐教學中。
2.當前數學教學實踐中存在問題的分析
(1)整體單元設計內容的缺失
這里所說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整體單元內容缺失指的是學生的數學學習中沒有形成相關的數學思維和能力,數學教學目的和任務就是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與內容的實踐性,讓學生聯系生活,準確地將“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這三方面的維度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進而激發學生更好地親近數學、了解數學、走進數學。這樣可以保證學生能夠從宏觀方面、整體方面把握數學課程的內容,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索數學方面的知識與內容。但是在具體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往往關注零散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從而形成了教育問題的出現。這不僅對全面培養學生產生了消極影響,而且也讓學生失去了內在的效能感和學習興趣。
(2)重數學內容教學,忽視生活實例應用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和應試教育的沿襲,在現如今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教學方式陳舊、教學路徑單一等問題,同時在具體的數學實踐中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另外,部分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推進中,往往單向地向學生講解數學課本上的知識與內容,讓學生掌握解題算法和解題技能。在這種教學實踐的導向下,學生過于投入習題的練習,而沒有將背后的算理、公式的得來掌握到位,由此造成了學生在算理、公式、定理法則與算法掌握上的脫節。另外,在初中數學的教學推進中還存在著數學教學過程單薄、內生性不足等問題,導致學生在遇到新題目時不知如何下手,不會自主獨立地解決問題,進一步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提升。
(3)非數學元素干擾數學課堂教學實踐
隨著新課改目標的持續推進,部分學校、教師為了響應教學的要求和倡導,片面地推進教學方式和改變策略,而沒有結合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情況,這樣顯然不會發揮其應用的功能和價值。此外,部分教師倔強地相信依托形式多樣、路徑豐富的教學活動,可以切實增強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效果。根據一項數學調查顯示,教師過多地設置活動,并不會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學習數學課程,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這些活動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降低了投入。另外,部分教師沒有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多媒體等,這些都干擾了學生切實學習數學課程。這就要求教師回歸數學課堂教學本質,堅持“課堂第一、質量第一”的原則來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工作。
3.初中數學整體單元教學設計策略的分析
(1)整體關照,素養為本,明晰學習目標與主題
整體單元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確定好內容領域與單元學習的目標和主題,研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課程標準、課程體系方面的聯系和架構,深入思考整體單元對應的數學核心品質和關鍵素養,聚焦到學生本體的發展;在教材原有單元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梳理、匯總和整合,確定內容領域和單元主題,明晰整體單元的學習目標,制定整體單元教學內容。比如在華東版初中八年級下冊第二十章“數據的整理和初步處理”的教學實踐中,這個章節內容主要讓學生掌握平均數、集中趨勢、離散趨勢等基本內容,從而做到對一些數據的基本性分析。因此,教師需要明確內容之間的聯系、明確教學的主要目的,然后將這三個小節的內容整合起來,分解清楚共性部分與異質性部分,然后讓學生清晰地去學習。
(2)整體架構,邏輯關聯,明確核心任務與學習活動
在深入研究數學單元內容、課程目標、學段特點和邏輯結構的基礎上確定整體單元教學目標,將其分解為不同指標的學習任務。依據設定的整體單元目標,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的角度出發,創設幾個真實情境,是需要與整體單元學習內容相關的任務和積極的數學探索活動相關的;然后立足于學習目標需求、調整單元教學內容、整合學習資源與素材,促進學生向著指向表現性的方向發展。比如,在華東版初中八年級下冊第十九章“矩形、菱形與正方形”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聯系實際,想想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后讓學生根據這些圖形的特征和性質去判定其在具體實踐中的應用,這樣有助于學生從整體單元的角度去把握、對比內容之間的聯系,可以促進學生對單元內容的整體性掌握。
(3)在優化課時教學設計中促進提升學習參與感
在以往的課時教學設計中需要明確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加強課后評價與教學反思等重要環節,而在此之間教學目標尤為關鍵。明確教學目標對整體單元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更是整體單元教學的靈魂所在,因此,在優化課時教學設計中,要先確定單元教學的課時教學目標,要能夠充分結合《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進行優化,在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狀況中充分把握教材分析結果,從不同維度的整合下確定課時教學目標。事實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一條教學任務都離不開教學目標的指引,而這些教學任務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充分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難點內容,幫助學生消化與理解,教師在此之間可以選擇適宜的教學策略,以最大可能地使學生對單元整體教學的學習參與感得到提升,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學習主題的參與性提升目標。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關系”的整體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來確定教學目標,如能夠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過程中總結其中的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能夠在掌握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中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難題,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中促進問題解決能力得到提升。而在此基礎上優化教學設計,就必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一元二次方程結構體系,促進對本單元教學的理解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4)綜合測評,一體貫穿,鞏固習得成果
評價是整體單元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包括了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結合教師評價、同伴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形式去做到教、學、評一致,才能讓“學生的學”成為中心,真正促進學生數學的關鍵素養和核心品質。比如在華東版初中八年級下冊第十七章“函數及其圖像”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在整個章節的教學結束之后考查學生對變量與函數、函數圖像、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及具體實踐與探索的掌握情況。教師給出復習的主線,讓學生根據學到的內容填充知識與內容,在學生填充完畢之后教師收集試卷,了解學生對單元的整體學習情況。
(5)在加強教學反思中促進把握單元整體主題
教學反思更是整體單元教學的關鍵環節,也是決定整體單元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能否在整體單元教學中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實際教學策略是否真正適合本班學情,均對教學反思環節具有較高的要求。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整體單元教學為例,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有效構建具有連貫性的解法體系,在此之間進一步滲透學生的方程模型與培養應用意識,還要在這其中貫徹落實單元教學基本思想——化歸,即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轉化求解中將其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從而取得正確答案。教師在教學反思中要以強化學生的模型思想、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為前提,反思整體單元教學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減少“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的教學誤區現象,從而促進整體單元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近些年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關照好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已經成了必要的課程教學實踐要求,以此保證學生形成關鍵的素養和核心的品質。整體單元教學可以將零散的知識關聯化,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將數學知識與內容搭建起來,讓學生在系統的框架和機構中能夠把握重點、串聯知識,做到整體性的掌握、系統性的促進,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效度。
參考文獻
[1]李穎.淺談單元教學設計引導下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策略——以統編教材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小節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2020(02).
[2] 張萍,白雪峰.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與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以“平方差公式”一課的教學實踐與反思為例[J].華夏教師,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