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漪
摘 要:現代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白話詩”,與古典詩歌相比,它的格式、韻律沒有固定的限制,形式較為自由,更加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在小學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編入了不少現代詩課文,學習現代詩對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審美能力、個性品質等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便以小學中年級段語文現代詩教學為例,探討了現代詩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現代詩;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1-0148-03
Exploring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primary schools
ZHOU Xinyi? (Yongping Primary School,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Modern poetry is also known as "vernacular poetry". Compared with classical poetry, its format and rhythm have no fixed restrictions, and the form is relatively free, which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ading habits of modern people. A lot of modern poetry text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Chinese textbooks edited by the primary school,learning modern poe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esthetic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qualit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eaching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the middle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modern poetry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teache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Modern poetry; Teaching strategies
現代詩通過凝練的表達和傳神的意象,將詩的主旨和內涵淋漓極致地表達了出來,簡短的語言蘊含了豐富的情感,不僅意境深遠,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課文題材。然而,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豐富的語文基礎和生活經驗,有些現代詩中蘊藏的內涵他們無法深入理解,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將現代詩中的文字表達手法以及運用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對現代詩能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并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讓學生感受到現代詩中生動的語言和深遠的意境,感受到學習現代詩的樂趣所在,進而逐步掌握現代詩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1.把握學生特點,精準定位目標
提高現代詩教學質量的首要基礎,就是要把握學生自身特點,準確定位教學目標。通常我們將現代詩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在首次朗讀中獲得基礎的情感體驗;第二階段則是在情感體驗上,展開自己的想象力,理解詩文的基本意思;第三階段是在理解詩文基本大意后,想象詩文描述的情景,深刻體會詩中的思想情感。細細品味,不難發現,這三個階段既有一脈相承的連續,又有螺旋式上升的梯度。從教學內容上分析,從朗讀到想象再到最后情感理解,范圍逐漸擴大,內容逐漸豐富;從教學策略上分析,“朗讀”是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所在,“展開想象”是領悟詩文意境的有效途徑;從教學目標角度分析,“情感體驗”是貫穿這三個階段的核心目標;在“感受語言美”到“領悟意境美”直至最后“情感理解”,學生能力也在隨之上升。教師在現代詩教學過程中,對于詩文情感以及形象解讀,一定要立足于學生自身的認知情況,要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興趣特點和認知習慣,創新教學模式,增加教學的適宜性和趣味性,并以學生內心需求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走進詩文的內部,走進作者的內心。同時,教師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了解現代詩不同的特點,做好教學內容的銜接和拓展,讓學生學習更多語文知識。
2.關注文體特點,探索指導方向
(1)以“讀”為綱
誦讀是學習現代詩的重要學習形式,學生在初讀時期,教師一定要強調字音的準確性、停頓性,讓學生對詩文內容有一個基本了解;合理運用多元化的誦讀形式,能夠幫助學生從淺到深、由點及面地理解詩文的意涵,激發其探索詩文情感和中心思想的欲望;最后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讓其真切地體會到詩文中描繪的意境,更好地理解詩文的感情主旨,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
(2)以“用”為要
現代詩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誦讀層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詩文進行反復的斟酌和推敲,仔細賞析詩文的字句,探究詩文中文字包含的內容、情感和意境以及詩人通過文字所寄托的思想,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雖然當前部編版教材中的現代詩內容都較為淺顯易懂,語言也較為通俗,但其中的情感以及形式卻極具深意,能夠在反復賞析中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聯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將詩文與自己生活經驗、情感思想相聯系,展開豐富的想象,走進詩人所描述的詩文意境中。比如,在教授部編版《秋晚的江上》這一現代詩時,詩文中的“斜陽”“鳥兒”等都是學生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教師可讓學生聯系自己平常看到的這類景象,夕陽西下、鳥兒歸來,一幅幅畫面在腦海中油然而生,學生也更能理解詩人當時的心境。
(3)以“拓”為延
現代詩與童謠、兒歌一樣都是學生必備的知識,如果教師希望只借助課本上的文章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不斷拓展學生知識視野,以文章中的現代詩為中心,不斷延伸自己學習范圍。比如,在學習冰心的現代詩《繁星》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拓展學習冰心《繁星》一系列短詩中的其他節選,或冰心的其他兒童詩作品《雨后》、現代詩《紙船》《游子吟》等,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去了解課文作者及其創作風格。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比同作者詩文、同主題詩文之間的差異性,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由此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其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素養。
3.適時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現代詩教學同樣要注重導入的方式方法,導入的內容要有吸引力,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現代詩的興趣,才能確保接下來課程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通過介紹該詩文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寫作目的等,逐步帶領學生走進詩文的意境,讓學生不斷深入探索其中的內涵。比如,在教學現代詩《秋晚的江上》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用視頻來引入教學內容,調動課堂氣氛,用生動的畫面和音樂完美地詮釋“夕陽西下,照紅了江面,晚歸的鳥兒低飛在江面之上”的詩中意境,再讓學生說出看完視頻之后自己的感受,最后導入本課主題《秋晚的江上》。這樣的導入方式可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不知不覺中融入詩中營造的意境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對后續學習中的目標和方向也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而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效。
4.引導學生朗讀,感受詩中內涵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與學之間是互通的,兩者不可分離。”學習現代詩最重要的就是朗讀,因此朗讀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因此要想提升小學中段現代詩教學的質量,教師不要只是一味地進行講解,而要多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朗讀現代詩,可讓學生感悟到現代詩的“藝術美”,進一步把握現代詩的內容,掌握現代詩的意涵。同時,教師要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位置,讓學生一邊朗讀一邊進行自主思考,融合自身的已有經驗,嘗試表達自己對現代詩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教學現代詩《花牛歌》一課中,教師可先帶領學生對全文進行朗誦,讓學生大致了解詩中的節奏和意象內容,去感受該詩的語言特色,初步體會一下文章的內涵和情感。接下來,教師再引導學生一起分析詩文的主要情感,找出詩文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感悟,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透徹地理解文章,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無限的熱愛。
5.創設生動意境,激活學生想象
大膽想象是領悟現代詩意涵的首要前提,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現代詩時,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而要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和所學習的知識,對詩文內容進行加工,在腦海中想象詩文特定的意境。然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讓學生通過對文字理解去感悟詩文的意境,這種方法枯燥且單一,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教師要將現代媒體合理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讓抽象的現代詩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這樣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文章中的意境。比如,在教學現代詩《繁星》一課中,教師可以在網上找到一些高清的星空短視頻或圖片,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夜晚的繁星,然后可以提出不同的問題,如“你們見過天上的繁星嗎?”“其實天上的星星在守護著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我們是悲傷還是快樂,天上的星星都會看到,所以當同學們抬頭仰望滿天繁星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又會產生怎樣的想象呢?”現代詩中不僅蘊含豐富的情感,它描繪的畫面也是非常生動、精彩的,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使其在想象的詩文意境中自由翱翔,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現代詩的理解能力,還能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到詩文作者內心真實的情感,可有效促進學生情感能力的發展。
6.結合現實生活,注重實踐促學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內容之一,現代詩教學也應結合現實生活,注重其實踐性和實用性,讓教學與現實更加貼近,這樣才能拉近學生與現代詩之間的距離,使其更好地理解現代詩的美,領略現代詩的美。對此,教師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透過生活感悟到現代詩的真正意蘊,實現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比如,在教學現代詩《秋晚的江上》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新課改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文本之間的“對話”。教師先帶領學生誦讀,讓學生自己展開想象,感悟詩文的情感和意境,完成對現代詩的品鑒與賞析,感受詩文中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學生基本掌握該詩內涵和思想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和現實生活相融合,讓學生走出課堂,多多去觀察秋天的景物有什么變化,去到學校附近的河邊或公園,或去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歸巢的鳥兒”“斜陽掉在江上”“頭白的蘆葦”到底是什么樣的,再談談自己的內心有著什么樣的感受。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對文章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加深學生對現代詩領悟能力,進而為學生將來創作詩奠定堅實的基礎。
7.多層級交互評價,構建評價體系
(1)評價主體多維化
首先是學生之間的自評,教師可以設置“誦讀評價卡”,其中可以設置“推薦現代詩”“必背現代詩”“自我積累現代詩”三部分內容,并設置五個不同等級的評價層次:“是否會讀、是否會背、是否理解了、是否掌握了、是否會用”等,幫助學生對自身現代詩學習情況做出更加具體的評價,及時改變自身不足,進而更好地提高自身學習和評價能力。其次是互評。也就是針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家長與學生等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從不同角度、方面分析和研究學生自身學習情況,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認知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完善。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可建立積極友好的溝通關系,有利于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2)評價內容多元化
首先是當堂成誦,課后背誦。教師在課堂上增加學生誦讀量,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感受到現代詩的語言美、形式美、意境美。并且,適當地提升現代詩的閱讀范圍、難度以及類型等,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其次是比較閱讀,思維提升。將風格相近或內容相似的現代詩進行比較和分析閱讀,對其中的內容、寫作手法、意境描寫、層次結構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加強學生對現代詩的理解能力。相同題材、不同題材;同時代、不同時代;相同風格、不同風格;同一作家、不同作家之間都可以進行比較,以此來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最后是學以致用,形象表達。多多加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掌握語言的駕馭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學品位和創造力。
(3)評價形式多樣化
首先是多層結合評價。教師可以采用“個人閱讀記錄單”,來鼓勵學生、引導學生不斷地學習閱讀現代詩,激發學生的可持續興趣,讓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現代詩,自己又從其中收獲了什么?這樣既掌握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又能夠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成果。其次是多元化評價。不同身份的人對于學生的評價,可以讓學生清楚自己在學習現代詩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又該如何改正?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方面去分析學生的自身情況,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現代詩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達,它傳遞著當時作者的心境,反映出了作者對于那個時代的真實看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認識到現代詩教學的重要性,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現代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在教學中滲透審美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促進學生人文情懷和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健梅.一詩三型,一詩三嘆——小學現代詩教學的窺見與反思[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