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莉俐
摘 要:本文圍繞“互聯網+”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展開詳細論述,并且深入分析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物流人才培養現狀,最終以問題為有效切入點,全面總結并且提出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現代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技師學院物流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技師學院的長遠穩定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 現代物流人才? ? 培養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領域,影響著各行各業,尤其是對教育行業影響深遠。隨著“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提出,技師學院逐漸意識到互聯網給人才培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物流行業近幾年來發展迅速,行業人才始終供不應求,因此研究基于“互聯網+”的現代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一)創新教育理念
以“互聯網+”為基礎,將其與不同的行業緊密結合,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興業態。新興業態的出現,促使傳統行業進行全面轉型升級,同時對行業人才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理論型人才,很少能夠緊貼生產第一線,導致越來越多的崗位面臨著“人才荒”的嚴峻問題。
在此背景下,需要技師學院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探索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盡可能滿足“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行業對人才的新要求。要特別注重培養人才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爭取培養出更多能夠切實與產業融合的技術型應用人才。
(二)創新教育特色
每個技師學院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辦學方向,專業也各具特色,但是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有共通之處,就是需要始終堅持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
另外,技師學院還可以結合地區特色,因地制宜地做好人才培養規劃工作,并且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做好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做到大膽創新,切實發揮學生和教師在改革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技師學院物流人才培養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才能為專業的教育教學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引。通過調查筆者發現,現如今部分技師學院的物流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方面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技師學院物流人才培養缺乏特色,在物流人才培養方面比較籠統且單一,部分技師學院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時候并沒有以學院特色為基礎進行全面統籌規劃,致使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契合企業中崗位的實際需求,且人才質量的差異性也較為明顯。
二是物流專業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帶有一定的傾向性,注重理論培養,忽視實踐能力培養,因此培養的學生不能完全勝任一線的工作。
(二)教師現代化教學能力不足
主要體現在“雙師型”教師師資力量較為薄弱以及教師的現代化教學能力明顯不足。
眾所周知,“雙師型”教師對物流人才培養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然而,從技師學院物流專業師資組成來看,大多數教師的學歷是本科或者碩士研究生,他們畢業之后直接進入技師學院擔任教師,雖然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是缺乏相應的實踐經驗,導致理論與實踐教學銜接不順暢。
另外,“互聯網+”時代的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緊密結合互聯網的優勢,這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學的能力薄弱,且制作網絡教學視頻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技師學院現代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推廣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為了進一步促進技師學院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升級,政府、學院以及企業作為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勢必需要積極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并且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到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便促進三者合力,共同致力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時代物流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1.政府
從政府角度來說,要切實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借助互聯網落實好社會宣傳工作,并且進一步規范人才市場,鼓勵大眾參與到物流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之中。同時還需要平衡好學校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切實推進企業與技師學院展開穩定且高效的合作。
2.技師學院
從技師學院的角度來說,在整個物流人才培養過程中,學院發揮的是主心骨的作用。技師學院應該與時俱進,特別是應深刻認識到互聯網對物流人才培養發揮的關鍵作用,并且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制訂更契合信息時代發展所需的人才培養計劃。例如,互聯網時代對物流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包括熟練操作線上物流系統,并且最好能夠以工作經驗以及工作積累為基礎對系統的優化與更新提出更切合實際的建議。
3.企業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企業需要切實發揮其積極的導向作用,并且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校企合作。例如,凡是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的學生,企業都有義務為其建立電子檔案。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現在大多數物流企業已經基本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學校與企業可以為學生共建智慧化的實訓基地,基地配備各種信息化物流辦公軟件以及系統,讓學生還未步入社會就能提前接觸到真實的工作環境,以便為學生進入社會后更順利地開展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改革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式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應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的方式,向著“互聯網+”教師的方向轉變。
首先,可以探索出一套具有技師學院特色的新時代物流專業教、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模擬真實業務操作的方式來切實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環節無縫銜接,使學生不僅能夠在課堂上學習,走出課堂仍舊能夠進行更高效的自主學習或者合作探究,最終顯著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并且為新時代物流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為有效載體,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或者小組角色扮演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借助互聯網查找資料,并且自主完成PPT的制作。以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將自己所查找到的資料與教師、同學一起分享,在生生互相學習中彌補不足,有效地幫助每一位學生實現最大限度的成長。
最后,在“互聯網+”背景下,可以靈活應用移動終端實現教評一體化,將實時的教學評價、師生互動以及反饋信息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以培養新時代信息化物流人才為最終的人才培養目標。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切實將信息化運輸、信息化倉儲以及信息化物流等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展示、項目驅動、頭腦風暴等途徑,多角度、全方位地對某一個知識點或者問題進行深入探究。當然,技師學院還可以邀請行業內的知名專家或者具備豐富物流經驗的人才來學校與學生開展深入的溝通交流,專家將他們寶貴的經驗傳授給學生,有助于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關注行業發展的意識,以便更好地促進現代物流人才的長遠發展。
(三)開展三種情境培養
物流專業具有顯著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特征,因此,需要教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善于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通過此種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人才的綜合專業水平。
首先,模擬情境演練。教師可以利用物流專業不同的項目為基礎,在有效整合知識點之后,將它們設計成不同的情境,上傳于在線網絡學習系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項目來進行實際操作,并且按照規定的情境展開模擬訓練。
其次,虛擬演練。虛擬演練需要技師學院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用于搭建實驗實訓、實習就業綜合云平臺系統。云平臺系統可以為不同的學生開設多個窗口,基于校企合作,每個從企業引進的真實項目都可以放置于云平臺供學生選擇,最終選擇同一個項目的學生將自動組成一個項目小組。基于互聯網,每位學生通過登錄專有賬號可以隨時進行項目演練,動手操作。
最后,采用3D物流軟件系統演練。采用3D物流軟件系統開展實訓,學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最終完成一系列仿真任務。
四、小結
總之,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相關行業對現代物流人才綜合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改革與創新新時代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刻不容緩。技師學院要緊密結合“互聯網+”產生的多元化職業崗位,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爭取培養出更多高水平現代物流人才。
參考文獻:
[1]戴軍.互聯網+視域下現代物流人才培養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2).
[2]陳兔,殷延海,甘瑩盈,等.“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人才的培養策略分析[J].現代商業,2019(30).
(作者單位:南京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