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豐富的插圖,這些插圖較為直觀,是教師日常教學的課程資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發(fā)揮插圖的作用,幫助學生在分析插圖的過程中了解生命現(xiàn)象的復雜與多樣、聯(lián)系與統(tǒng)一,通過圖片資源的科學運用提升日常教學實效,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材插圖;價值;有效運用
作者簡介:姜德志(1980—),男,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
插圖是一種呈現(xiàn)相應知識點的有效形式,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所占比重較大。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重視發(fā)揮教材中插圖的教學作用,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又能通過直觀的分析引導學生感受生物知識的本質。
一、高中生物教材插圖的價值
生物知識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通過教材插圖的形象展示,能夠轉變以往生物課程側重于理論知識教學的模式,不僅能使課堂更具靈活性,還能夠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充實,更加多樣[1]。通過插圖,教師可以對抽象性的生物知識進行細化分析與講解,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消化,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以“細胞基因”的教學為例,這一部分的知識理論性很強,如果教師只是給學生講授生物理論知識,那么整個教學過程就會比較枯燥。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中生動形象的插圖對學生進行引導,借助插圖對相關知識進行闡述,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輕松地了解DNA和RNA之間的聯(lián)系。
另外,生物教材中的插圖顏色鮮明,能夠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讓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鮮活。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生物知識、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的調查表明,人們記憶圖片往往要比記憶抽象的文字更容易。由此可見,人腦對圖片的記憶和印象更加深刻。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運用教材插圖,能夠幫助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形象記憶,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2]。
生物教材中的插圖都是大自然、人物、景觀的真實寫照。每當閱讀生物課本,學生就能夠跟隨這些插圖進入真實的情境,從而感受生物學科的美妙與魅力。此外,學生也能通過生物科學家的圖片了解生物科學的發(fā)展歷史,感悟生物科學的絢爛多彩,了解生物科學家為科學奮斗的精神,從而激發(fā)內心的科學研究情懷。
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插圖的分類
教材中的插圖是教師教學的重要資源,生物教材中的插圖并不是隨意安排的,而是根據教學需要、教學任務的完成而精心挑選的。為了真正發(fā)揮教材中插圖的教學作用,教師應該對教材中的插圖有整體的把握,比如插圖的位置、插圖的利用方式、插圖的功能與分類等。教師只有精確地用好插圖,才能夠發(fā)揮插圖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從插圖中獲取知識,了解相關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中的插圖為例,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插圖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些插圖中有與結構生理概念有關的,比如生理結構圖、生理過程示意圖、遺傳圖等;有圖表數(shù)據曲線,如表格數(shù)據圖、圖形數(shù)據圖;有生物技術發(fā)展圖,如生物學家肖像圖、生物學史圖;有很多的實驗探索圖,如操作示意圖、探究過程圖;還有生產生活實踐圖,如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相關的圖片。這些插圖與生物學中的相關概念、生命規(guī)律有直接的聯(lián)系。教師應該立足于插圖的內容,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真正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3]。
三、高中生物教材插圖的有效運用
(一)巧用插圖,導入新課
圖文并茂的生物教科書給教師教學提供了各種圖片素材,在日常授課中,教師應該重視插圖的巧妙運用,通過緊扣教學目標的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趣味橫生的插圖導入新課內容。例如,在講解“群落的類型”這一部分內容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教材中的插圖作為新課講授的引子,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在自主觀察中,分析群落的主要類型,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又如,在“基因治療”這一抽象概念的講解過程中,由于學生缺少對這一領域的認知,教師要避開簡單化的語言講解,這時就可以借助教材中免疫缺陷病病例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基因治療的重要性。同時,結合這一圖片,教師還可以為學生介紹免疫缺陷病的病因(由細胞基因缺陷引起)、適應生活條件(患有這種病的人群,只能生活在無菌環(huán)境中)。教師巧妙地運用課本中的插圖,開門見山、自然而然地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基因治療,基因治療有哪些步驟和基因治療的方法等,有益于新課程教學的展開[4]。
(二)巧借插圖,預測章節(jié)內容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每一章節(jié)都有相應的插圖,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插圖,引導學生猜測本章節(jié)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一個直接的感知,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單元引言中的插圖,引導學生猜測本單元會學習哪些知識,利用插圖提供的直觀線索,讓學生在心里產生學習預期以及心理預測,有助于他們在后面的學習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又如,在“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課題下面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的插圖,通過觀察插圖,讓學生感受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并引導學生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對即將學習的課文內容進行預測,促使學生學得更加專注,更加高效。
(三)巧用插圖,突破重難點
生物知識本身較為抽象,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能夠較為輕松地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的關鍵。教師只有在課堂上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才能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將教材中的插圖作為講解抽象知識的突破口,通過剖析插圖,將抽象的知識內容變得簡單易懂,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提升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一課的教學為例,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核酸的結構,感受DNA與RNA之間的區(qū)別,了解核酸的基本組成、排列順序與遺傳信息之間的關系。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相關圖片進行仔細的觀察。比如,從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分子結構圖中,學生能夠看出DNA和RNA兩者的堿基有所不同,了解DNA和RNA兩者之間的區(qū)別。教師讓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圖片進行觀察與分析,能夠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巧用插圖,培養(yǎng)情感素養(yǎng)
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插圖素材,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以“雜交育種”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教材中關于知名專家袁隆平的插圖,并且對插圖的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為學生講述袁隆平的個人成就,讓學生體會袁隆平對科學的無私奉獻精神[5]。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雜交育種相關知識的了解,又能夠促使學生將科學家作為個人的行為榜樣,同時讓學生明白只有足夠努力,才能夠真正成為建設祖國的人才,從而深化教育內涵,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五)巧用插圖,構建知識網絡
插圖中有很多圖表,這些形象生動的圖片反映了生命的本質,是學生學好生物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讀懂課本中的流程圖、結構圖和數(shù)據表格,并且將課本中的實驗數(shù)據、實驗結果、生理過程等轉化為圖表,讓學生在觀察、分析和處理圖表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生物學信息,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例如,當學生深入觀察理解蛋白質的主要功能圖例、合成的分泌蛋白運輸?shù)郊毎獾倪^程示意圖、DNA結構以及科學家的肖像圖等圖表后,就能夠真正構建蛋白質、基因、染色體、DNA結構這一知識網絡,深化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六)巧用插圖,聯(lián)系生活教學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認為,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均是建立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之上,不受認知結構影響的學習根本不存在,倘若原有認知結構較好,就可以被直接遷移與運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具有“相關信息”“問題探究”“與社會的聯(lián)系”等欄目,而這些欄目中的圖文信息往往與社會和生活有直接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可以巧妙地結合生物教材中這一部分的插圖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在觀察插圖的基礎上,建立起生物知識與自己認識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助力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以“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這一課的教學為例,這節(jié)課的“問題探討”部分便設計了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工廠”,本部分內容除了用文字介紹“植物工廠”,提出“靠人工光源生產蔬菜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營養(yǎng)液成分和溫度等條件?”這兩個問題,還用圖片呈現(xiàn)“植物工廠”。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并閱讀相關的文字介紹,再提出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吃的蔬菜,尤其是綠葉菜中,綠葉的色素主要吸收什么顏色的光?靠人工光源生產蔬菜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營養(yǎng)液成分和溫度等條件呢?在農業(yè)生產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將反映生物知識的社會實踐內容以圖文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能讓學生了解科學、社會與技術三者之間的關系,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使用高中生物教材應注意的問題
(一)不能喧賓奪主,影響教學內容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插圖內容非常豐富,數(shù)量約占全書篇幅的2/5。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的插圖為教師授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的力度[6]。插圖為學生理解和感悟知識提供了有效幫助。但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教學任務的完成為前提,科學合理地運用插圖,不能喧賓奪主,否則會給學生增添無謂的學習負擔。
(二)不能孤立使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能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更不是全能的。教材中插圖的運用也是如此。雖然運用插圖教學的模式有很多優(yōu)勢,但是教師也不能單一地運用插圖教學,應注意將插圖的使用與其他的教學手段相結合,比如多媒體、生物標本、相關的掛圖、模型等,這樣才能讓教學更加輕松、活潑,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結語
依托教材中的插圖展開教學,教師應發(fā)揮其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明確教材的教學定位,挖掘插圖的內涵與外延,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分析圖片,深入剖析相關的生物信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通過圖文信息的轉換為學生生物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李洋,黃紫筠.高中生物教科書插圖的表征及特征分析:以2019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與細胞》為例[J].中學生物學,2020,36(8):69-71.
蔣斐雯.摭談高中生物教材插圖的有效運用策略:以人教版必修教材為例[J].教師,2020(25):95-96.
張起英,李國忠.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插圖種類及作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0(28):124-125.
呂娟. 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科書插圖學習問題及教學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李長彬.高中生物教學中教材插圖資源的合理挖掘與利用[J].知識文庫,2020(2):74-75.
李霞.插圖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19(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