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輝
摘 要: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且作文和課外閱讀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小學教師可以從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入手,讓學生在對閱讀有初步的了解后產生興趣,最后提升自我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以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課外閱讀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還可進一步鼓勵學生在課下多接觸更豐富的名著作品。多讀名著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本文主要圍繞課外閱讀與小學語文作文之間的關系做出探討,重點分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語文作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9-0128-03
The role and strategy of applying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FANG Wenhui? (Dongxia Central Primary School, Yunxiao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Composition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si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very clos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n start by guiding students to read extracurricularly, so that students can become interested in reading after having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Finally, improve self-expression ability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writing.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an allow students to accumulate a lot of writing materials, and can further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more abundant famous works after class. Reading more famous work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thereby further improving students' Chinese writing level.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d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focusing on analyzing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trategies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hinese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teaching
閱讀是語文學科中的重要財富,且小學階段是培養語文閱讀的重要時期,更應該讓學生對閱讀有一定的積累,以提升自己的語文作文素養。現階段我國對語文寫作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作文教學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在傳統閱讀教學方法中選擇其優勢,再結合新形勢下的教學模式做出進一步的規劃,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對語文教育來講,讓學生多接觸課外名著閱讀,可以很大程度地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能力,進而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進一步升華。
1.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
作文是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教師要認清自己所面對的群體是小學生,如果僅是單純地講授寫作方法,其過程枯燥乏味,往往不能激起學生寫作的興趣,要從根本上解決教學難題,閱讀往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對學生來講能有效增強思維中的畫面感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尤其課外閱讀中的內容是在課堂上接觸不到的知識,廣闊的范圍更能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從而激發寫作熱情。因此,教師要做好領導作用,在講解作文前幫助學生選擇適合閱讀的課外讀物,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幫助學生提高創作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效激發學生對寫作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要合理運用課外閱讀輔助作文講解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能提升學生對作文的理解程度,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對思維能力有限的學生來講,調動他們的寫作興趣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可以在作文訓練前,利用課外閱讀輔助作文教學,課外閱讀能進一步加深作文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質量。
(2)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學生的行為習慣,利用學生喜歡讀故事書的特點,引導其進行適量閱讀,積累寫作素材,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方法找出學生寫作能力弱的原因,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待寫作,大部分學生都是因為缺乏寫作元素而產生抗拒心理,教師要抓住這個角度,適當開展課外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作文中,從而提升寫作能力。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彼此作用,共同彌補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不足,閱讀可以鍛煉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文章所表達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寫作能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和學習思維能力,為以后步入初高中打下扎實的基礎。但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學生不僅要讀表面的故事內容,還要觀察課外讀物中所應用的寫作手法,將簡單的一句話運用比喻或者擬人的手法表達出來,使文章更具特色,從而形成自己的寫作思維。將課外閱讀適當地融入作文教學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還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和方法,在寫作時不會因為沒有素材而放棄寫作,從小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寫作水平,有效增強作文的表現力。
(3)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家長的呵護下沒有經歷過大的挫折,在面對很多事情時獨立思考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寫作時,不能將想要描述的東西通過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經常出現一些語法錯誤,從而對寫作產生抗拒心理。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對很多事物沒有清晰的認知,寫出來的作文一般都是描述一天所發生的事情或者描寫家人的人物形象,比較空洞單調,因此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求學生寫大量的作文來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但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使用課外閱讀配合作文講解,有效增加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量,讓“寫作困難戶”能夠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思路,把想要表達的內容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減少學生在寫作時難以下筆等問題,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另外,學生的活動范圍有限,課外閱讀能幫助學生見識到世界各地的人文趣事,會跳脫教材給學生帶來的枷鎖,開闊視野并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量,讓學生認識到不同類型和題材的文章,通過閱讀時產生的啟迪激起寫作興趣,豐富寫作內容。
(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經歷過什么風浪,沒有太多的生活閱歷,影響作文水平的提升。教師可以從這一方面入手,在課堂上通過課外閱讀增加學生對社會的了解程度,讓他們多關注一些時事新聞,可以組織學生通過閱讀這些社會新聞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感,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小學語文作文的輔導眼光應該放在培養學生社會意識的長遠目標上,長期以來,對語文作文方面的研究存在廣泛性,從小學語文的水平階段開始,對作文的學習能幫助學生跳脫墨守成規的框架,讓學生在課堂上嘗試更多的作文題材,從而整體達到高質量的課堂效果。小學語文作文具有靈活性,課堂上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展開有效培養,在學習中利用課外閱讀,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最后制訂靈活的教學方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小學語文作文與課外閱讀融合的教學方法是證明教育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的有力證據,是對學生從小進行能力培養的好方法,并且能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再通過教師長期有效的悉心指導,便能為學生日后的語文核心素養奠定基礎,從而培養良好的社會意識。
2.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科學制訂寫作教學計劃
語文作文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詳細的教學計劃,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依照計劃有序地展開教學工作。為了方便學生掌握寫作方法,教師可以結合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但前提條件是課外閱讀的選擇一定是學生可以理解的范圍,進而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學生可以將字典放在所讀書籍的旁邊,如果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及時查找并進行標注,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增強認字能力。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校外為學生訂閱一些相關書籍,不要求所有學生必須購買,只提供有價值的課外讀物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與讀物產生情感共鳴,隨后進行自主討論,提升每位學生的參與感。教師要科學地制訂寫作教學計劃,一步步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寫作,養成使用文字的方式,把經歷的事情記錄下來的好習慣,從而更加積極陽光地面對生活。
(2)重視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
寫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語言的流暢程度和整篇文章各段落之間的邏輯思維,還有就是學生對感情和事件的表達能力。大部分教師喜歡強調寫作文的技巧,會在課堂告訴學生一些文章開頭或者結尾以及段落之間的過渡模板,雖然這樣會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作文成績,但死記硬背并不是寫作文的初衷。在當今教育領域得到廣泛重視的背景下,教學手段要進行不斷創新,通過互聯網找出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結合信息技術讓多媒體靈活地運用到課堂中,充分發揮智慧課堂的作用,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成果,凸顯教育的影響力。在小學語文的作文輔導過程中,要教會學生的不是寫作模板,而是寫作思路,要讓學生有自主性和思考性。比如,在寫想象類的作文時,可以讓學生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從學習中真正地發揮出想象力,不再將思路限定在固定的軌道中,讓學生自由聯想和發揮,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和創新,允許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進行全新的思考和創作。教師要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摘抄一些優美的語句,并整理在筆記本上。
(3)通過課外閱讀積累培養學生的寫作情感
從不同角度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講述的知識未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語文作文學習缺乏熱情,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許多學生的閱讀積累量較少,導致學生在寫作時不會運用優美的語句,最終將導致課堂教學目標無法實現。教師在作文輔導的過程中,應該將作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作文題目的理解,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當對題目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就會想要寫作,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表達出來,這樣具有主動性比強迫學生寫作更有效。事實上,在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表達,許多優秀的課外讀物都可以做到讓讀者感同身受。為了提升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啟發,讓學生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等,這樣對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引導性。
(4)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寫作氛圍
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自主地學習語文作文,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語文作文的能力,還能加快學生對語文作文的消化速度,真正意義上地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有效深入地和學生進行實際互動,對學生的性格、愛好也了解得不夠全面,無法營造一個輕松、歡快的課堂氛圍,間接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課堂是學生和教師交流的平臺,日復一日地單方面灌輸知識會讓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可以利用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對寫作的學習興趣,降低課堂教學中因缺乏互動給學生造成的寫作負擔,杜絕產生為應付考試而學習語文的錯誤思想。為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空間,教師能做的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活躍的氛圍,適當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讀過的閱讀書籍類型,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講解一些自己讀過的趣味故事,分享心得體會,緩解學生對寫作的抗拒心理,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5)引導學生對課外閱讀做出評價
新課改背景下,利用課外閱讀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對課堂的進一步摸索,改變以往傳統單一的授課方式,重視對學生語文作文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全面培養,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并且積極有效地總結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思路,自然可以助力作文教學工作效率的提升。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讓學生對所閱讀的讀物進行分析評價,讓學生指出課外讀物的優點與缺點,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作文批改與評論的方式,很好地讓學生體現出獨有的寫作特性,有效提升學生對作文寫作的章法及寫作要領的感悟,使學生的作文更加飽滿。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新課改下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本文結合課外閱讀教學環節,重點探究輔導小學語文作文的重要性及二者科學融合的應用策略。教師需配合教育局新頒布的課改要求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的創新,有層次地進行課堂教學內容分析,用設置懸念等方法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產生創作欲望,再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與課堂內容相互融合來實現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實現讓學生可以在創作中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教學目標,讓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趙麗英.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