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學敏



【摘要】? 目的? 對輸液患者提供細節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 以2020年1月- 2022年2月醫院收治的76例輸液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進行分組,每組38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細節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上述患者的治療效果、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護理質量、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有關指標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視覺模擬評分(VAS)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14)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輸液室護理中提供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干預,不僅可以使患者的情緒保持穩定,更積極配合輸液,提升治療效果與護理質量,而且可以維持患者生活質量,有利于醫護關系的和諧。
【關鍵詞】? 輸液室護理;細節護理;心理護理;生活質量;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23--03
輸液室屬于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為患者實施靜脈輸液治療,每天需要接待大量患者,并且患者疾病類型多樣,患者病情發展多變。如果在輸液過程中,操作不合理,就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傷害,加重其病情,從而引發醫患糾紛[1-2]。由于大部分輸液患者對自己的疾病知識缺少認知,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常常引發緊張、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不能配合護理人員積極治療,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升高。因此,對輸液室患者實施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極其必要[3-4]。基于此,本研究對輸液患者提供細節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其護理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20年1月- 2022年2月醫院收治的76例輸液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需要實施靜脈注射治療的患者;基本資料完整,并且治療依從性高的患者;能夠獨立完成量表評估的患者。排除標準:兒童;具有嚴重的心臟、腎臟、肝臟等臟器疾病的患者;存在嚴重疼痛的患者;溶血功能及凝血功能均存在一定障礙的患者;不能完成量表評估的患者;存在一定認知問題,或存在一定溝通障礙的患者;存在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根據組間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進行分組,每組38例。對照組男17例,女21例;年齡27~55歲,平均38.75±3.55歲;肺炎13例,鼻炎14例,上呼吸道感染11例。觀察組男18例,女20例;年齡28~56歲,平均38.73±3.52歲;18例鼻炎,上呼吸道感染12例,肺炎8例。兩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項研究已送審倫理委員會批準。參與研究的患者和家屬均了解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開展細節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細節護理
(1)由于輸液室的患者較多,病情復雜,為了減少交叉感染,需要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非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進行劃分,防止混坐;并且護理人員對輸液區域每天按時消毒,利用加濕器,控制輸液室的溫度和濕度,為患者創造一個整潔、衛生、舒適的輸液環境;在輸液室提供飲水機和紙杯,可以為患者供應全天冷熱水飲用。
(2)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輸液安全宣教,在輸液室的墻面上貼輸液的有關知識和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到“不能空腹輸液,輸液的過程中不能亂動和走動,如患者出現頭暈、出汗、惡心、呼吸困難、腹痛等情況,要及時告知醫務人員”等。患者通過對有關輸液知識的了解,使自我保護能力提升,保證安全輸液。
(3)護理人員需要保持端莊的儀表形象,著裝整潔、掛牌上崗,以微笑、熱情的態度面對患者,保持技術操作熟練、有序,建立積極、友好的護患關系,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度。
1.2.2? 心理護理
(1)輸液前:對患者是否有過敏史要做好了解,清潔患者皮膚,為患者介紹注射藥物名稱,核對個人信息,介紹輸液中需要配合的地方及注意事項,爭取一次性注射成功,減少對患者的傷害,消除其恐懼心理。此外,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監測,如果有異常現象出現,要立即通知醫師處理。
(2)注射時: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有輕微的疼痛感或者不適,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不必過分害怕、擔心,積極配合非常重要。指導患者深呼吸,心情放松。注射的過程中,不能隨意扭動。護理人員在注射的時候,保持動作輕柔,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3)穿刺完成后:護理人員要表揚患者的積極配合,提升其依從性和自信心。在患者進行輸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主動詢問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感以及有無需求,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同時可以為患者提供音樂、書籍、電影等,防止患者由于長時間輸液,引發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拔針前,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壓迫的方法,針頭拔出以后,要自行壓迫3分鐘左右,并在輸液室觀察10分鐘左右,方可離開。
1.3? 觀察指標
(1)焦慮抑郁狀況: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在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如果SAS或SDS分數超50分,提示其存在焦慮或抑郁情緒,分數越高,其焦慮、抑郁情況越重。
(2)心理狀態: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好。
(3)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法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10分滿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
(4)生活質量:使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14)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分值高,表示生活質量也越高。
(5)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寒戰、靜脈炎、皮下血腫等不良反應。
(6)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患者的不良心理消除,積極配合輸液,無不良反應發生為顯效;患者的不良心理有所改善,輸液配合度有所提升,無不良反應發生為有效;以上沒有任何改善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如SAS評分、SDS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等應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如患者的護理效果、不良反應等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但觀察組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HAMA和HAMD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HAMA和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HAMA和HAMD評分均明顯降低,但觀察組的HAMA和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疼痛程度與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VAS評分和GQOLI-7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VAS評分明顯降低,GQOLI-74評分明顯升高,組間比較,觀察組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G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細節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護理有效率比較
細節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觀察組護理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靜脈輸液屬于疾病治療的常用方法。輸液室所接收的患者流動性大,并且病情類型多種多樣,患者癥狀各不相同,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輸液室護理人員的工作繁重。在大量的工作中容易出現細節上的不足或漏洞。或者護理人員如果在靜脈輸液的過程中,操作不合理,容易引發患者局部紅腫、滲液等不良現象。容易使患者與護理人員產生糾紛[5-8]。這就需要對輸液室提供細節護理干預,從不同方面給予患者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提升患者的舒適度。護理人員需要對不同疾病的患者進行區域劃分,防止發生交叉感染;需要對輸液環境進行消毒、通風,保持其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并為患者提供全天的冷熱水飲用;為患者進行安全輸液的有關知識宣教,提升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與配合度;同時護理人員要注意自身形象,面帶微笑為患者服務[9-12]。由于大多數患者面對疾病帶來的不適、對輸液帶來的緊張,容易引發恐懼、不安等負面心理,從而使患者的配合度降低,影響治療效果。為此,需要對輸液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提前告知患者輸液可能帶來的疼痛感、發生的不良反應等,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并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同時利用電視、書籍等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并且一次成功穿刺后,對患者進行表揚,讓患者了解積極配合的重要性。為此,輸液室需要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干預,對于提升其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3-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這提示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應用于輸液室患者中,可以全面改善其不良心理,使其主動配合輸液,提升依從性。觀察組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輸液室患者接受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能夠使護理質量得到提升,從而提升治療效果。這與婁艷霞[16]試驗組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研究結果相符合。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的應用,能夠使護理人員技術操作更加有序、完善,為患者提供細致、全面的護理服務,使護理質量得到提升。觀察組的HAMA和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對輸液患者提供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可以緩解患者不良心理,從而提升護理效果。觀察組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G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的應用,使患者的疼痛減少,維持其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輸液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能夠規范操作流程,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保證患者安全輸液。觀察組護理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提示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用于輸液室患者,效果明顯,極大提升了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在輸液室護理中提供心理護理結合細節護理干預,不僅可以使患者的情緒保持穩定,更積極配合輸液,提升治療效果與護理質量,而且可以維持患者生活質量,有利于醫護關系的和諧。
4? 參考文獻
[1] 吳娜娜,徐麗娟.人性化與優質護理對門診輸液室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養生,2022,22(1):60-62.
[2] 陸依琳.輸液室護理干預應用在腫瘤患者PICC輸液穿刺部位皮膚損傷的效果[J].中外醫療,2021,40(31):151-154.
[3] 宋繼蘭,劉丹,劉淑秀.品管圈活動在門診輸液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6):163-165.
[4] 陸晶晶,賴偉文.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4):2595-2596.
[5] 錢英.人性化護理對門診輸液室患兒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淮海醫藥,2021,39(4):412-414.
[6] 閆云,沈國娣.基于信息化的個性化護理質量指標評價系統在門急診輸液室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21,19(7):1248-1250.
[7] 劉順進.人性化護理在門診輸液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療,2021,40(19):121-124.
[8] 吳曉惠,沈國娣.基于信息化構建的靜脈安全用藥護理在輸液室管理中應用的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21,19(3):505-507,519.
[9] 呂勤花,黃楚,曾苗苗,等.問候-介紹-過程-解釋-感謝溝通模式對門診靜脈輸液室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校醫,2021,35(1):34-35,38.
[10] 魏甜甜.優化流程在門診輸液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10):220-221.
[11] 姚金秀,馬麗莉,張亞娟,等.急診輸液室患者優質護理服務需求及滿意度問卷的編制與信效度檢驗[J].重慶醫學,2020,49(19):3234-3239.
[12] 朱一文,徐靜娟.門診輸液室中實施輸液流程優化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20,39(28):140-142,198.
[13] 徐靜娟,朱一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輸液室護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20,39(28):149-151.
[14] 蘇偉.優化護理服務對門急診輸液室患者滿意度及護患矛盾發生率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2):123,163.
[15] 史君.細節護理在急診輸液室中的應用[J].人人健康,2019(23):267.
[16] 婁艷霞.細節護理干預在門診輸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0):119.
[2022-08-08收稿]
作者單位:211500?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