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摘 要]要提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實踐教學質量,必須加強制度建設,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要求做好各個高校的實施方案。在實踐教學小組匯報方面,要從學生學習特點出發制訂考核方案;考核目標要從知識、能力、素養三個方面入手,強化實踐教學育人功能;內容方面要加強選題設計,使實踐教學專題化、問題化,基于“學”而設計“教”,實現教學目標。最后,要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重點在于對授課教師的評價和對其教學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實踐教學;小組匯報;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10-0174-03
一、重視實踐教學加強制度建設
近年來,思政課實踐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出臺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工作方案》《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等指導性文件,按照要求從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現有學分中劃出2個學分,開展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按照《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方案》有關要求,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以下簡稱“我?!保┰谡n程學時分配上,四門課程均設置實踐學時,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4學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8學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4學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4學時,同時按照學時給任課教師計算工作量,以推動教師完成此項工作。經初步調查,在原有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基礎上劃出部分學時用于實踐教學的方式為多數高校所采用,也有高校將實踐教學單獨作為一門課程予以開設。
在國家重視的同時,各個高校均出臺有關文件,如《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關于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實施方案》結合思政課實踐,修訂完善了《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本科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實施辦法》,將思政課學習實踐情況作為重要內容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思政課實踐教學。加強思政課學習實踐情況考核,細化思政課學習實踐加分細則,提高德育所占分值和比例,優化測評加分細則。
二、結合學生特點制訂考核方案
“綱要”課實踐教學小組匯報完成質量要靠任課教師對授課學生特點做出分析,并注意本課程實踐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實施方案的設計。
實踐教學強調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因此,要分析學生特點,使實踐教學更具針對性。
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00后”大學生已成為學生主體。受全球化的影響,在新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強、權利意識強、自我意識強、網絡依賴強,但交際能力弱,而就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而言,當前本科生所具有的一些特點為實踐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通過調研、總結和分析可以概括出“00后”大學生的一些特點。一是知道與不知道的程度不一,對于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和中國當代史,由于高中及之前學過有關課程,總體知識線索學生是知道的,少部分專升本學生因專科時學校開設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他們知道的可能更多一些,但對于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知道得并不多,如何從世界近現代史角度分析具體問題就更困難了。二是想知道與不想知道的愿望程度不一。做好“綱要”課實踐教學,要特別強調學生對掌握知識的愿望程度,即主觀動機,是否愿意做好決定著實踐教學成效的達成度,雖然在課程的教學計劃中強調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任課教師也做了詳細的介紹和講解,但就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習而言,學生想知道的愿望程度有一個從高到低的變化,只是幅度大小、變化快慢在不同的授課班級呈現不同的狀態。三是學生層次不同,學習型小組實現程度不一。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當前大學生有文理之分、有普通大一和專升本之分、有男生多和女生多之分等。就小組實踐教學而言,有組長作為與不作為之分、有組員配合與不配合之分、有擅長演講與不擅長演講之分等。與全?;蛉珜W院的學生活動具有選拔性質相比,在班級內開展實踐教學小組匯報活動,具有普遍性和全覆蓋等特點,但少部分小組還是不能達到班級平均水平。
不斷改進小組定級+教師定分方案,調動全體小組成員積極性。具體實施為創建小組,組長依據課下準備階段組員學習表現、所承擔工作的重要性、小組任務完成情況等將小組組員(除小組長外)分為A、B、C三個檔次,任課教師按照小組發言情況進行評分,即小組第一名為最高檔的分數,其他成員依次降20%記分。通過兩年的實施發現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小組成員“蹭車”現象多有存在;二是雖然自評為“C”的成員只有1人,但小組長確定有難度,存在人情現象;三是調動了匯報人的積極性但對小組協作方面考核不足。為提升對小組匯報的考核管理,我們推出了2.0版本的管理方案。其內容如下:
采用“小組匯報+對抗互動”方式開展。首先,組建學習型小組,教師要制訂能夠實現“把分數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空間還給學生”的實踐教學方案。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小組對抗,教師考核每個學習型小組。課上采用“雙抽”形式,第一次抽簽選取小組中的匯報人,以此來檢驗小組學習效果。第二次抽取對抗小組,對抗小組提出問題,匯報小組要對其進行解釋。最后,注重反饋,匯報對抗結束,教師要對匯報小組和對抗小組的表現進行總結并評分,并以附加分的形式計入學生實踐教學成績。
考核目標要從知識、能力、素養三個方面入手,進行“綱要”課的學習型小組考核。在知識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思考,實現學生在理解能力方面的優勢互補,使其更深刻地理解中國近現代史;在能力方面,使學生盡早適應小組學習時從分工到協作的角色轉變,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發揮個人能力,在對外競爭中能夠團結合作;在素養提升方面,小組合作更有利于小組整體政治素養的提升。
解決“綱要”課實踐教學考核育人功能弱化問題。鑒于“綱要”課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屬性,我們要積極探索包括實踐教學在內的有效考核方式,將學生課上的表現等納入考核范疇,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課堂匯報環節中,而不僅僅做個聽眾。其主要舉措有:一是以理論難點、現實熱點為中心,設計并實施專題和互動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習動力。二是建立運行規范的學習型小組制度,實現互動合作學習常態化。針對“綱要”課等思政課課堂秩序散亂差難管理、師生之間交流討論不積極等問題,建立學習型小組,讓每位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課堂研討辯論,并將互動情況納入平時成績。
三、基于教材內容做好實踐教學選題設計
學習型實踐教學小組匯報的選題要根據教材章節順序,按照各章內容設計若干實踐教學選題,讓學生完成此項教學任務。
實踐教學專題化是為了解決課程內容的龐雜與課時有限的矛盾、內容深度與學生淺層次學習的矛盾、實現教學目標要求與課程學理性深刻性的矛盾。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從整體性角度出發,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體系進行二次開發與設計,即針對某一特定對象在內容上進行集中研發。其中的“?!焙汀邦}”主要指向學生,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要滿足國家的需要,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從學生層面來說就是要與學生密切相關,從認識論的角度解決問題,即實現真理性和價值性的統一;從教學內容層面來說,存在高中與大學所學知識有所交叉與重復的問題,導致有的內容重復講解,使學生缺乏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實行實踐教學專題化,并將部分任務交由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完成。
實踐教學專題化對任課教師具有挑戰性,要求任課教師在精選教材重點和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涵蓋教材內容又高于教材,既要跟進學術研究動態,又要契合學生關心的焦點問題,基于“學”而設計“教”,實現教學目標。
根據2019年6月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專題教學指南》(2018版·試行),為滿足實踐教學需要,實踐教學選題必須突出問題意識、直面有關質疑和困惑,凝練出新的有問題導向的主題,問句形式易引起注意和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熱情,有利于教學互動。現將我校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個授課班級所選擇的實踐教學選題摘錄如下:
第二章 太平天國是“舊社會走循環套”嗎?八國聯軍為什么要讓瓦德西當統帥?對李鴻章和慈禧太后等人如何評價?如何評價康有為、梁啟超,以及“戊戌六君子”“舍生取義”的不歸之路?比較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就有何不同?洋務運動為什么“挑戰”和“應激”之間間隔近20年?
第三章 為什么說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孫中山并未直接參加武昌起義,為何他能成為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孫中山為什么說辛亥革命失敗“非袁氏兵力之強,乃同黨人心之渙”?為什么是孫中山而不是別人提出“三民主義”的救國方案?辛亥革命后為何要到南京成立臨時政府?孫中山何以成為革命先驅?
第四章 為什么說李大釗是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是什么關系?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早期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是哪三個群體?為什么說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第五章 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隊伍是怎樣到達井岡山的?以遵義會議為界的前后14年有哪些不同,其經驗教訓是什么?毛澤東為什么要在江西福建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賀龍加入中國共產黨前后,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及其主要政績。
第六章 張學良為何不戰而放棄東北?武漢會戰的主要戰果和失利原因有哪些?八路軍是“游而不擊”嗎?兩次國共合作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中國抗日戰爭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戰爭?東北為什么淪陷如此之快?
第七章 國民黨怎樣丟掉了中國大陸?建立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各個民主黨派為什么會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有哪些重要的社交活動?中共中央是如何重視東北戰略地位的?為什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第八章 朝鮮戰爭對中國及其他各方的影響有哪些?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20世紀50年代中國為什么會選擇中國社會主義道路?蘇聯援助中國工業化建設的156個項目現狀如何?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為什么說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創舉?
第九章 《論十大關系》的由來及啟示。如何認識中共八大前后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與探索中的曲折?怎樣認識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重大意義?鄧小平是怎樣說明中國必須堅持朝社會主義方向發展的?“兩彈一星”的成功克服了哪些困難?
第十章 從收回香港的全過程領悟鄧小平的政治智慧。小康水平現代化目標的確定。鄧小平對毛澤東國際戰略的繼承與發展。莫干山會議與巴山輪會議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關系。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就有哪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就有哪些?“四個偉大”——你是如何理解的?如何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發生了怎樣的歷史變革?怎樣正確認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共計56個選題,由5個專業班級從教材第二章至第十一章中選擇,每班負責兩章并分兩次完成匯報任務。上述選題均為學習型小組組長通過組內會議形式在授課教師提供的選題范圍內選定的,在實際匯報中部分選題還有進一步精細化的可能,這些由小組自行確定。
四、授課教師的評價和教學素養的培養是推動實踐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小組匯報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這既是實踐教學的要求,又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教師評價學生匯報還要給出分數,上述活動均要在課內完成,也可以說是在學生的監督下完成。因此,評分的公平、評價的中肯對任課教師的職業素養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一是評價標準要提前告知學生,標準的制訂要符合方向要求,即匯報要緊扣教材,主題鮮明、深刻,格調積極向上;要符合課程性質要求,“綱要”課實踐教學目標是圍繞“主題與主線”。
二是對學生匯報提供的信息要有清醒的認識。學生在課下進行實踐教學準備階段時所使用的信息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各種媒體。任課教師應該認識到,包括新媒體在內的各種媒體作為社會的信息系統,其所構建的信息世界和真實情況是有差距的。這是因為各種媒體往往從時效性出發,所提供的信息是事物發展某一階段、某一局部的狀況,具有片面性;各種新媒體更傾向于提供能夠吸引受眾“眼球”的信息,而不是整個客觀事實,具有新異性;同時,各種媒體有自身的利益訴求,媒體往往根據自身利益有選擇性地傳播信息,具有選擇性。
三是對各種虛假的信息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新媒體時代,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獲得了新的“翅膀”,其傳播力和破壞力驚人。這些信息或望風捕影,夸大事實;或斷章取義,歪曲事實;或杜撰虛構,偽造事實。不管是以“親眼所見”吸引眼球,還是打著“還原歷史”的幌子,其目的都是要迷惑人心,不僅惑眾,更欲禍國,其危害不可小覷?!熬V要”課教師尤其要重視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辨別,把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融入“綱要”課教學當中,這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更增強了“綱要”課教學的針對性,幫助學生厘清了錯誤認識,從而更加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
四是對“綱要”課教師職業素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從思想素養上來看,教師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對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深入,具備獨立的思想、見解和觀點分析能力,能夠進行獨立的思想批判,具備給人以啟迪的能力,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鮮明的政治態度以及高超的政治技能。從教育素養上看,要懂得教育規律與育人之道,將反復的實踐教學活動所形成與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形成感化技能,達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目的,即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化任務。從學科素養上看,“綱要”課解構了原有的歷史學色彩濃重的中國革命史課程,上升至理論角度去探究歷史本原和歷史規律,“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已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始終貫徹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原則?!熬V要”課的學科定位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要引導受教育者認同、接受和吸納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念。
[ 參 考 文 獻 ]
[1] 石云霞.努力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目標新要求[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7):9-12.
[2] 任立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型競爭團隊的考核評價[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50-51,53.
[3] 曾芳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團隊學習模式的構建[J].品牌,2014(12):213.
[4] 孫武安,蒯正明.彈性考核: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過程育人[J].中國高等教育,2017(17):13-15.
[5] 警惕政治謠言[J].理論與當代,2014(9):54.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