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年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體育改革屬于重要內(nèi)容,五育并舉是國家各級各類院校育人的最終目標,并且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民運動”重要思想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高中體育教學也應緊跟教學改革目標,利用科學方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性。
一、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能夠擁有良好的興趣,在學習中也會主動參與。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應當以提升學生興趣為主要目標,在興趣的驅(qū)使下,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種知識。教師在設計體育活動時,首先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儲備,其次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能夠站在學生角度,促使學生積極參與。
例如,在教學“搏擊操的重拳出擊”一課時,教師首先為學生做示范,介紹體操類的運動應當有什么樣的肢體動作,如何訓練肌肉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對于初次學習的學生,如果單純進行“灌輸式”講解,學生必然沒有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步法,然后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感受整個體操的韻律感,看著視頻中的動作,學生也躍躍欲試。最后,教師進行分布指導,在師生配合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得到有效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為學生分步演示動作的時候,也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通過師生提問,選擇學生上臺展示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具體動作的掌握。
二、營造輕松愉悅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在學習知識時,若周圍的環(huán)境是輕松愉悅的,那么學生整個狀態(tài)也是放松的,接受知識也更加有效。因此,教師應當重視教學氛圍的營造,通過較強的感染力,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體育教師也應當本著生本理念,在課堂上留給學生更多自主練習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加上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等形式,讓學生逐漸消除對體育訓練的抗拒心理,放松心情,解放天性,為體育運動做基礎。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足球時,如果只進行動作技巧的訓練,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也會影響訓練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大組,每個大組的學生圍成一個圓形的人墻,在人墻中一名學生傳足球,人墻處的學生將足球傳給中心的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足球的傳球訓練中。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技巧講解,如腳掌內(nèi)側(cè)傳遞更加穩(wěn)定,腳掌外側(cè)傳遞要將足球踢出弧形路線,這樣一來,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
三、充分借助多媒體,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
教師也應當學習多媒體設備的操作方法,熟練使用各個板塊,為學生豐富課堂內(nèi)容。例如,可以播放圖片、視頻等,為學生講述理論知識。相對于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來講,學生更愿意學習動態(tài)的理論知識,在課上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也能更好地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利用多媒體還能調(diào)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各個感官,鍛煉學生的手、眼、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更快地掌握動作要領。例如,在講解排球的相關知識時,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排球比賽的視頻,首先讓學生感受排球比賽的激烈氛圍,然后讓學生感受中國女排的體育精神。學生邊看視頻,邊激發(fā)愛國情懷,也會激起學生向女排學習,努力學習排球的興趣。視頻觀看完成之后,教師再進行接球的技巧、發(fā)球的技巧、動作要領等的講解,學生在視頻的影響下,不僅能快速掌握排球的各種技能,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優(yōu)化教學活動形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高中體育教師應當意識到,在課堂上學生不愿意參與課堂活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課堂活動對學生沒有吸引力,有的學生認為難度較高,有的學生認為難度太低,再加上學生不愿意舉手表達看法,因此一些活動設計時教師雖然用盡全力,但是并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當做到以下三點:(1)突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邊做動作邊領會體育精神;(2)明確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主練習;(3)設計的教學活動最好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跳一跳,摘得到”的難度中刺激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讓大腦頭皮產(chǎn)生興奮,更好地感知活動中的各類知識。例如,在講授前滾翻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球和木塊哪個易于滾動?”學生可以快速回答出答案:“球更容易滾動。”然后教師再為學生講解前滾翻的動作要領,言簡意賅,讓學生也能快速掌握重點,這樣也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際的訓練中。
總之,在課堂上,教師應當針對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采用分層次教學法,為每個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活動,這樣有助于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良好地發(fā)展,并且教師也應當規(guī)范所有動作的示范方法和講解,讓學生在學習內(nèi)驅(qū)力下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