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和核心素養理念的推動下,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方式不斷創新優化。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為了更好地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培養閱讀能力和習慣,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文章基于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英語教育教學規律等,對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的概念、性質、意義及策略進行探討,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8-0085-03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達到這一目標,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不行的。”高效的英語教學需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英語教師,我不斷更新理念,認真研習、積極思考、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文章從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的概念與特征、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的意義、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1.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概念與特征
1.1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概念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結合已有研究經驗,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是指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引領下,通過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效益和拓寬英語閱讀渠道等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激發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以教師為主導,注重閱讀教學效益;追求的境界是讓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文意;享受閱讀、提升素養;愛上閱讀,終身學習!
1.2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特征
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探索,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具有以下10個“性”和6個“有”:
(1)10個“性”:情境性、生活性、完整性、邏輯性、層次性、主體性、活動性、文化性、延伸性、啟發性。
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需根據閱讀文本內容創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便于學生理解的完整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和任務活動,注重整本書閱讀教學示范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清晰思路、梳理主線并能有邏輯地復述和概括。根據學段特征進行分層閱讀和指導,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具有情境性、完整性、生活性、邏輯性和層次性。
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要立足學生需求,通過創設聽、說、讀、寫、玩、演、唱、畫等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參與、合作、探究中輕松愉悅地學習,還應注重知識的拓展延伸,鼓勵學生續編、改編或創編故事,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跨文化意識培養和情感教育滲透,不斷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具有主體性、活動性、文化性、延伸性和啟發性。
(2)6個“有”:有料、有情、有趣、有序、有用、有意義。
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需依托一定的語言材料,包括深挖主題內涵,基于單元主題和課時話題結合生活實際創設與教材閱讀文本緊密聯系的情境和推動英語閱讀繪本與主教材的融合進行重構文本,要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滲透情感教育,或根據學段特征選取推薦分層繪本閱讀材料豐富學生課外閱讀以增長見識、陶冶情操,這便是有料、有情。
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需通過創設大量豐富有趣的活動來提高課堂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它有一定的教學模式和授課環節,需要在有序中進行,這便是有趣、有序。
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不僅能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效益,提高教師閱讀教學水平,還能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和習慣,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提高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2.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意義分析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符合新形勢發展,有利于更好地落實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與要求,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1 學生發展方面
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終身英語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閱讀中增長見識,陶冶情操,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都將得到提升,從而不斷提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2.2 教師成長方面
有助于推動小學英語教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優化閱讀教法,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效益,構建英語閱讀高效課堂,提高教師閱讀教學水平和教師專業素養。
2.3 教學相長方面
有助于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融洽師生關系,讓教師在英語有效閱讀教學中快樂地教,學生開心地學,促進教學相長。
3.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 教學觀念陳舊,認識不足
表現為有些英語教師依然用傳統閱讀教學觀念指導教學,對新課程標準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與理念認識不足。這樣的閱讀課充斥著語言知識的直接灌輸和語言技能的機械練習,忽略了閱讀素養、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培養,不利于培養全面發展中的人。
3.2 缺乏良好的英語課內外閱讀環境和氛圍
表現為沒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內外閱讀空間氛圍與心理氛圍,閱讀課堂教學中也缺乏互動溝通和人文關愛,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不能得到有效激發。
3.3 教材閱讀文本重構處理與課外閱讀材料選取不夠適切
表現為有些教師或沒有對教材閱讀文本進行主題融合和內涵挖掘并根據學情進行有效的文本重構,照本宣科;或沒有根據不同學段特征選取推薦分層讀物進行學習與拓展。材料量的不足和處理質的不高讓學生視野得不到拓展,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4 閱讀教學目標設計不合理,閱讀教學模式傳統單一
表現為有些教師對閱讀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只注重閱讀詞匯語法的知識目標達成,沒有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顯然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有些教師教學方式也有待提升,傳統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
3.5 教學方法陳舊老套,缺乏學法指導
表現為有些教師沒有創新教法和學法,如沒有創設豐富的閱讀情境和有效的閱讀活動,沒有注重學法指導授予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3.6 沒有拓寬英語閱讀與學習渠道,課外閱讀指導不足
表現為沒有將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既沒有開放性的分層作業,也沒有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更沒有鼓勵親子閱讀或進行閱讀分享,不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3.7 缺乏有效的閱讀教學評價
表現為或是忽視閱讀教學評價的作用,或是缺乏系統的閱讀評價工具,或是評價不全面不系統,缺乏激勵性和多元化,這不僅不利于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也影響到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滲透。
4.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4.1 更新理念,清晰認識,與時俱進
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真正落實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與要求。有好的思想理念統領、指導,有助于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順利、高效開展。
4.2 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英語課內外閱讀環境和氛圍
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內外閱讀環境和氛圍,包括空間氛圍和心理氛圍。運用孩子們的閱讀書畫作品裝扮我們的教室、開設英語閱讀角等營造良好的課內閱讀氛圍,采用導學單、思維導圖、頭腦風暴等閱讀導入活動,加強互動溝通,營造自由寬松的心理閱讀氛圍。在課后加強家校溝通,鼓勵家長帶孩子們去圖書館、在家設置閱讀區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4.3 在教材閱讀文本重構處理和課外閱讀材料選取推薦上注意適切性
根據學情對教材閱讀文本進行重構,深挖主題內涵,推動英語閱讀繪本與主教材的有效融合,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創設教材與繪本閱讀情境,根據學段特征推薦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發展需求的分層讀物,比如《大貓英語分級閱讀》《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等材料。切記選取的量與質都要注意適切性。
4.4 合理設計閱讀教學目標,靈活選擇閱讀教學模式
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確定閱讀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應該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牢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研究教材和繪本閱讀材料,分析學段特征和學情確定教學目標,以目標為導向,注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培養。
靈活選擇閱讀教學模式。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有很多,比較典型的有自上而下(Top?down從整體到部分)、自下而上(Bottom?up從部分到整體)、兩者相結合(Integrative,如先選擇Top?down模式整體閱讀,再用Bottom?up模式進行精讀,再回到整體)這三種模式。此外,還有“3P(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3R(Reading讀解、Reconstructing重構、Relocating遷移”模式、五步閱讀教學法(興趣導入、自主品讀、合作探究、小組展示、鞏固升華)、四步閱讀教學法(課前情境導入、閱讀文采化、設置問題解決問題、角色扮演)等。
4.5 創新優化閱讀教學方法,注重學法指導
不斷創新優化閱讀教法與學法,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繪本閱讀情境、采用情境教學法、單元整體教學法、Phonics教學法以及任務型教學法等;創設豐富有效的閱讀導入、呈現、處理與輸出活動,讓學生在合作、體驗、參與、探究中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如:封面預測法、關鍵詞法、“5W1H(What,Why,When,Who,Where,How)”問題梳理法、“人物—事件—結局(Character—Event—Result)”與“開篇—中間—結局(Beginning—Middle—Ending)”綜合圖表思路概況法等,并教會學生續編、改編、創編故事的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6 積極拓寬英語閱讀與學習渠道,加強家校溝通有效指導課外閱讀
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將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拓寬英語閱讀和學習的渠道,布置開放性的分層作業,如閱讀小報,手抄報,續編、改編、創編繪本故事等,通過微視頻、美篇、故事會、展板等進行閱讀推廣;鼓勵親子閱讀并通過微信、QQ、釘釘等分享,這將有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為終身閱讀學習打下基礎。
4.7 優化閱讀教學評價方式,采用發展性與激勵性的閱讀教學評價
在閱讀課堂內外采用發展性與激勵性的閱讀教學評價,體現個性化與多元評價,如課堂上注重過程性與生成性評價,每周、每月定期評出“閱讀之星”激勵表揚等,這將大大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還有很多,不僅要有效規避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展現它的10個“性”和6個“有”,還要積極觀摩閱讀教學優秀課例,不斷學習借鑒,反思實踐。
5.結束語
聚焦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的意義深遠,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創新與優化。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英語教師,我將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并將理論聯系實際,不斷踐行探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學并行,不斷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真正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孩子們在我精彩紛呈的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旅途中身心健康地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智蓉.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怎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合理利用教學資源[J].新課程,2022(12):134-135.
[2]李文杰,伊繼美.用多樣化方法讓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煥發“活”力[J].中學生英語,2022(12):134.
[3]陳益嬌.基于思維進階的小學英語主題探究任務設計——以PEP Book 5 Unit 1 Whats he like B Lets learn的教學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2(Z1):25-28.
[4]柴佳佳.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學習型任務設計——以PEP《英語》六年級教材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2(Z3):19-22.
作者簡介:
余小麗(1984年10月-),女,廣東河源人,本科學歷,英語專業,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