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楠



摘要: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離不開人的參與,盡管以互聯網和計算機AI為代表的新生力量日漸壯大,但是在有限的發展視界內,人類依然扮演重要角色,而組織群體生活依然是最為重要的企業組織行為,但是在組織生產活動過程中,矛盾與沖突成為制約企業管理效率,影響組織協同性和穩固關系的重要因素。從古至今,人的群體行為一直是最直接的影響組織發展的因素。組織的存在和發展,以及層級與層級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的管理過程,能夠體現人類組織行為的要素。同時,由于組織的層次化分歧,現代企業管理中的組織矛盾也隨之發展擴大,這些由于組織層次產生的矛盾與沖突也對正常的企業管理活動和生產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組織層級分歧能夠被代入到現代企業管理學說的普及、推廣、應用的過程中。而現在,不僅要讓科學技術更上一層樓,優化組織結構、如何提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等問題也要合理高效地解決。解決問題就要對問題進行全方位解析,通過獨立于企業本體之外的組織層級視角,建立一個向前延伸的組織層級與管理相互影響、依存的結構,利用現階段組織層級的演化與變革,結合企業管理活動中管理框架的變化引導具體的解析方向與基本內容,以供后續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的研究。
關鍵詞:組織層級扁平化;組織結構;矛盾;沖突;企業管理
一、組織層級的演化變遷
組織層級就像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結構復雜多樣,人類社會的每個角落都有它的存在。
從時間上來看,組織的演化與人類社會發展時間線一致,從原始社會的聚落逐漸延伸成型。包括人類起源過程中不同歷史階段人類的分工和生產資料分配過程都是根據相應的組織層次體現的。比如,人類原始社會中從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體系的變化是同當時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由于生產資料的進一步發展,男性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大,社會生產重心發生偏移。因此,從母系氏族社會發展到父系氏族社會,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組織層次分化的歷史前提。
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組織層的產生、發展與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有著必然聯系。勞動剩余和生產資料的不平等分配都為組織的層級變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整個社會的發展也在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向前。
在組織不斷演化的過程中,從模糊到清晰,從簡單到復雜,從差異分布到趨同分布,從漸變到穩固,這些特點讓組織變得越來越牢固,不同組織層級很難相互跨越,組織層級黏性越來越大,組織矛盾越來越不可調和。
現階段組織架構的基本構成層次化非常明顯,并且各個層級之間的流動性并不大,很容易判斷不同組織層級的差別與特點。由此可見現階段的組織結構尤其是我國中小企業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固化嚴重。
從原始社會的簡單組織到封建社會的階級層次,從工業化時代的資本與資源到近現代的高、中、基層組織群體,每個社會階段的主要組織類型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曾經成為當時企業發展的矛盾體現,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然而矛盾并不僅僅存在于組織層級中,在企業管理活動中也存在著由于層級不同導致關于組織的矛盾與沖突,這些矛盾與沖突雖然非常常見,但是在以整體性和目標一致性為主導的組織活動中這些矛盾和沖突將會影響這個組織的效率。
二、矛盾重重的企業管理
管理學的理論建設過程中各流派百花齊放,以各自的理論為中心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體系,企業在具體的生產與活動中也通過獨特的架構與關系形成了穩固的企業組織。然而就像層級矛盾一樣,企業組織在管理和生產生活過程中一直存在矛盾與沖突,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甚至管理者與管理者之間都會存在,且必然會出現管理矛盾,這些矛盾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從結構層次反映出來的,并且隨著組織內個體對層次的認知和其本身所具備的知識廣度表達出不同的矛盾方向。絕大多數企業管理矛盾出現在基層管理者中,但沖突性更高的矛盾集中于中高層級。
企業管理活動中的矛盾本身并不屬于層級矛盾,但是組織內不同層級的個體總會把矛盾建立在層次或層級關系上(圖1)。由此引發的企業管理活動中的一些組織沖突呈現出層次與層級的矛盾特點。如在組織生產活動中不同工作內容的兩個個體沖突,這類沖突是最容易辨識的,因為沖突原因與工作內容毫無關聯,究其原因,組織內不同個體在區分和衡量不同于自身工作內容的問題時所應用到的思考方式、角度都是不同的,個體之間的人際關系和層級差異也會受到影響,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中關于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的部分也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在一般的生產活動與生產關系中,領導者與基層員工有著本質的區別,這類組織沖突通常從技術、人際關系、概念的角度體現。基層員工通常聚焦于技術問題,其群體內產生的矛盾與沖突也圍繞著技術類問題產生。層級越高矛盾與沖突的原點就越復雜,人際關系問題和概念性問題通常也會超越技術類問題占據主要地位。而領導者與領導者之間的沖突通常出現在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上。簡單來講,不同層次的組織矛盾來源于具體問題,而相同層次的矛盾來源于問題的延伸。
三、扁平化與計算機
自人類進入現代工業化時期,計算機就成為最有效率的生產工具,至今計算機所代表的新的生產力更是令整個傳統工業都面臨挑戰,而當這樣一種智慧工具與互聯網相遇的時候,新的時代開始了。
當阿蘭·圖靈幻想著人類以外智慧的結構和形態時一定沒有想到這個新事物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隨著約翰·馮·諾依曼解決了計算機存儲邏輯,威廉斯晶體管、王安磁芯存儲、羅伯特·諾伊斯的集成電路、鼠標與鍵盤、費德里克·法金的處理器的出現,這些為計算機的發展添磚加瓦的每一位成員都見證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新事物。
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對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頻繁,計算機所能解決的或者參與管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從表面上看,組織沖突的最主要因素被計算機所替代,企業管理活動中的矛盾漸漸變少,組織生產活動越來越高效,組織中個體與個體、群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之間通過計算機可以達成更高效地溝通。對待不同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等容易出現分歧的內容,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和其他個體群體保持一致。分析其內涵,我們會發現,組織中成員的相互關系并沒有因為計算機或互聯網的出現發生任何變化,而是計算機與互聯網的出現彌補了組織中不同層級的認知差異,也就是信息差,容易引發沖突的具體問題的客觀認知壁壘被打破。組織沖突依然存在,只不過在計算機與互聯網的加持下矛盾失去了等級性。不管是去中心化還是彌補信息差,這些變化都會將原來不可調和的層級矛盾變成簡單的管理問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通過計算機與互聯網的特性來引導組織結構向扁平方式進化,由此給企業和組織帶來的層級性的、社會性的改變。在初期,這些改變并未將原本的組織形式打亂重組,而是讓組織內不同角色的個體成員認識到其自身的差異性,同時也讓這些成員了解到組織內的共性特點,通過認知層級的跨越性,調和不同層級間的認知差異,調和矛盾與沖突的主體。
四、信息時代的嘗試
組織結構扁平化原本屬于組織結構演化的一種層級表達形式,同時組織結構扁平化的出現并不意味著組織沖突得到解決,但是在組織內部,層次界限模糊,等級意識消失,生產活動的目的變得更單一更一致,的確改變了傳統組織沖突的本質。由此引發的組織結構的創新和變化接踵而至就變得理所當然。
以現階段互聯網企業為主,扁平化管理的組織結構創新慢慢占據了企業組織架構創新的主流。初期的結構創新不一定是整體的重組,也可能是某一部分微調,目前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在對自己的組織結構介紹中都或多或少加入了扁平化管理理念,這說明至少在認知層面,相關企業的高層級管理者認識到了該結構能帶來效率提升。組織結構扁平化的歷史很悠久,但局限于生產效率和信息整合度一直被認為只是未來新型管理結構的過渡,而計算機與互聯網充分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將扁平化真正引入到組織結構中。組織內層級變少,信息傳遞效率提高,高層級與低層級的信息鴻溝被填平,溝通交流的便利更加使矛盾與沖突變得無形。
現代互聯網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信息時代的啟發,更傾向于建立高定規的組織管理模式(圖2),但是高定規意味著權力的集中,較高的定規維度對權力集中度的依賴性很高,往往權力越集中就越容易形成高定規組織,可是傳統組織架構并不能很好地解決權力集中、管理溝通、管理效率沖突的問題,因為權力的集中意味著管理溝通方式和渠道單一,同時也對高層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管理效率問題也由此產生。雖然扁平化并未徹底解決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問題,不過恰好扁平化能夠在管理溝通、效率和權力集中度之間做平衡,扁平化借此突破了傳統社會層次框架的約束,進入到具體的企業管理組織中。
五、結語
組織結構扁平化的層級過渡是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相關技術所帶來的組織和個體關于駕馭信息能力變革為發展重心來引導傳統的高聳塔式組織結構向扁平多元化組織結構的轉變。這樣的變化雖然并沒有完全成型,中心式結構依然普遍存在,組織結構也伴隨著微分層和漸變不斷更替層級關系,但是目前的信息化發展、國家政策和科技發展方向都在不斷證明,未來組織層級的演化和發展一定是去中心化和多元扁平的,由此可以推導出,未來企業管理的結構、規劃和目標都會漸漸圍繞層級制度和組織關系來確定,關于組織的矛盾和沖突的變化發展也都包含在組織層級演化過程中及個體對其組織目標、本質、邏輯關系的認知過程中。
通過層級演化,未來的組織矛盾的性質大體上可以被劃分為目標矛盾與作業矛盾(圖3),目標矛盾的問題因組織中的不同個體對同一組織目標的信息認知的差異而產生;作業矛盾的情況恰恰相反,組織內不同個體對組織共同目標有統一的認知,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對其相關途徑形成不同看法。由此可見現階段組織矛盾與未來經過層級演化表達的組織矛盾有本質區別,也能從中體現出組織結構演化變遷的相關要素和邏輯關系。也證明了組織結構扁平化的發展與企業管理活動中組織矛盾和沖突的變化有著必然的聯系。
本文通過以組織結構扁平化為主體方向為本人或其他有相關理論思考的同仁提供初期的理論建設基礎,為之后的有關組織矛盾沖突與組織層級關系的相關研究提供前瞻和立論解析。
參考文獻:
[1]時和興.沖突管理學源流探析——兼論公共沖突管理學的發軔[J].國家行政學院學,2013(05):55-60.
[2]黃俊民.計算機史話[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01):1-2.
[3]楊建鋒,姜雯昱.學習型組織影響因素整合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2,32(03):190-195.
【作者單位:廣州華立學院(原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