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璐
摘要:金融業的良好健康發展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勢必會對社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復雜,只有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才會使商業銀行獲得可持續發展,而金融倫理作為各項金融活動的重要道德準則與基本行為規范,對于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文章從金融倫理視角探究關于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倫理解釋。
關鍵詞:金融倫理;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
一、引言
金融倫理,是金融活動中各利益相關者所應自覺遵循的行為規范與基本道德準則。通俗地解釋,即金融倫理是對于在金融活動中所出現的一系列行為的嚴格規范,金融行為應該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及應該避免哪些行為的出現,金融倫理都對其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可以說,如果要讓金融市場中的消費者對于金融機構始終擁有良好的心理預期,就必須保證金融機構的所有經營行為都符合金融倫理以及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因此,金融倫理在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與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中各種金融丑聞的頻發,金融倫理道德問題逐漸受到了各界的重視,然而事實卻證明,大量的金融從業人員對于金融倫理的認識仍然較為匱乏。2008年,由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致使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都遭受到重創,尤其是銀行體系受到的影響尤為突出。此外,近年來不斷被揭發的銀行丑聞也使得商業銀行的社會形象受到了極大損傷,這無疑暴露了銀行體系在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金融交易的效率高低,并不僅取決于金融契約的執行能力,還極大程度上取決于交易雙方的思想道德意識,缺乏對于倫理道德的思考就必然會使市場的參與主體牢牢地陷入道德困境。
當前,在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下,商業銀行要謀求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機會,就必須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成功迎接日趨復雜的挑戰。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由某一企業所擁有的獨特競爭優勢,使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動力;而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則是其自身所具有的價值理念、服務體系及金融行業所獨有的特征,這些日漸內化在商業銀行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以使其能夠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有效促進商業銀行實現持續性盈利、長期穩定發展的獨有競爭力,是對商業銀行的營銷、產品、服務等各種必備競爭力的整合,并不斷通過各方面資源的優化,讓金融消費者能夠獲得高于其競爭對手的價值。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銀行業的競爭態勢正在緩慢改變,如果要促進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就需要在銀行經營的各個方面加強金融倫理建設,以使其行業地位能夠得到有效提高。
二、文獻綜述
(一)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
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理論最早起源于企業核心競爭力。傳統的理論認為,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對交易成本的控制。隨著全球金融制度的不斷改革,銀行業的競爭壓力逐步增大,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實際部門均已經進入了重塑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新階段。當前,關于如何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1. 加強金融創新以提高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
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不斷占有優質的資源并對其進行優化使其不能輕易地被模仿。吳飛虹(2019)通過從金融創新與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和聯系兩個方面入手,對商業銀行體系進行分析,認為在提高銀行機構核心競爭力方面,金融創新即是最佳利器。胡夢婷和鄢仁鑫(2015)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金融進行分析,也認為傳統商業銀行需要創造新的核心競爭力,商業銀行聯合互聯網銀行的轉型創新是實現普惠金融道路的關鍵所在。而后,燕翔(2017)從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制約因素入手,分析了商業銀行借助于金融創新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途徑。
2. 從風險管理角度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
蘇保祥(2017)、任士園(2018)、殷郡(2019)都針對風險管理機制對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作用進行了分析,首先對銀行機構風險管理機制建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梳理,進而提出了商業銀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方向和主要途徑。霍慧敏(2019)則是從經營模式、內部管理、信貸客戶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為商業銀行通過風險控制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有益探索。張妍蕾(2019)曾對于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與銀行合規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合規管理能力也是促進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的潛在動力。
3. 從企業文化角度分析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李夢夢等(2017)認為企業文化是商業銀行的行魂,通過與國外知名銀行的對比并借鑒我國的傳統文化思想,提出了通過打造企業文化來促進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田芳儀(2013)基于商業銀行特征對其企業文化的內涵進行了研究,同樣認為有效加強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是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關鍵因素。肖英紅(2020)則是從儒家文化展開思考,強調金融文化建設對于商業銀行經營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由儒家思想構建銀行企業文化促進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四個路徑。
(二)金融倫理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
金融倫理作為一種獨特的生產力,在降低企業服務成本及提高經營效率方面起到有效作用,因此,培育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也必須要重視金融倫理的作用。吳蘭(2010)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倫理沖突進行分析,強調了金融倫理在金融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她認為,要提升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關鍵是要逐步完善金融倫理規范,提升商業銀行的倫理文化。卿定文(2008)從嵌入機制、屏障機制和認同機制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金融倫理實現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提升的發展路徑。
三、商業銀行發展所面臨的倫理沖突
金融倫理是相對于法律法規的一種軟約束,但是由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運作方式來看,金融倫理在商業銀行中的作用仍未得到足夠重視,金融市場秩序沒有得到充分維護,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
從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來看,大量的違規操作反映出商業銀行存在一定的社會責任缺失的現象。市場競爭中,部分商業銀行對于信貸的增長沒有加以嚴格控制,致使一些原本應該被調控的產業沒有得到“降溫”,反而出現了過熱的現象,加大了金融風險;當前,日漸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使得“綠色金融”的發展迫在眉睫,國家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的發展,但是部分商業銀行在利益的支配下卻公然違背國家政策并支持部分相關企業。另外,商業銀行對于小微企業和農村金融的支持力度相對較弱,尤其是農村金融的建設相對落后,金融發展存在明顯的地區性差異。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造成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急劇下降,社會形象受到嚴重影響。
(二)銀行經營行為不合規范
通常情況下,商業銀行信貸資金是不允許違規進入股市的,但是由于利益的驅使,個別銀行機構違規利用個人或者企業資金進入股市,并且從中獲取高額的非法利潤。近年來,隨著公眾投資意識的日漸濃厚,股票市場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多家商業銀行都曾因為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而被處罰,其中不乏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此類的大型銀行機構。銀行機構的工作人員與第三方機構相互勾結騙取信貸資金,最終形成代壞賬;商業銀行缺乏服務意識,導致自身承諾無法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兌現,形成不良資產甚至積累市場風險,最終導致商業銀行的資產遭受巨大損失。此外,有些商業銀行缺乏公平競爭的意識,試圖通過控制市場以獲取壟斷利潤,甚至還存在個別銀行機構采取賄賂等非正常的方式爭奪潛在客戶,排斥公平的市場競爭,這些都對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三)從業人員對職業道德的漠視
金融機構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低下,是當前我國銀行業發展中另一重要的金融倫理缺失現象,而濫用職權、權錢交易等行為就是金融倫理缺失的突出表現,嚴重者甚至還存在金融欺詐與犯罪等行為。有的銀行從業人員違規發放貸款以從中獲益,有的還會利用職權私自挪用客戶資金購買股票。2019年,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就曾對中國建設銀行某客戶經理私自挪用客戶資金購買股票的違法行為作出判決,這名客戶經理的行為不僅極大地損害了客戶的利益,而且也是在給銀行機構的形象抹黑。因此,從這些金融犯罪的案例中可以發現,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低下儼然已經成為他們走向犯罪道路的深層原因,這種將社會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后的惡劣行為,無疑會使銀行業的發展受到極大損害。
(四)客戶信息保護機制尚不健全
銀行機構在為客戶辦理業務時,應當嚴格遵循為客戶保密的行業準則,切實保障客戶的信息安全,但是近年來卻屢屢發生商業銀行泄露客戶個人流水的事件,甚至有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第三方只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額便可以從黑產從業者處購買商業銀行的客戶流水。從最近幾年所公布的法律判決書內容來看,商業銀行的員工私自對外泄露客戶信息的現象時有發生。2019年,江蘇省東海縣一農村商業銀行因私下向他人提供客戶流水而被投訴;2020年,中信銀行也因為違規調取客戶個人賬戶的交易信息而被處罰,一度引發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如果商業銀行對于此類行為不加強防范反而因此導致客戶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那么商業銀行的公信力也勢必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四、從金融倫理視角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
將金融倫理納入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范疇,會對銀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本文將從如下幾點提出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路徑。
(一)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建設
由社會責任缺失所導致的各種風險均屬于商業銀行作為社會主體的金融倫理問題,而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主體與社會主體必須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與義務。金融倫理要求,在金融活動中所涉及的倫理關系、倫理意識和倫理準則必須要趨于道德導向,與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相一致。因此,商業銀行在進行倫理化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自身的嚴格約束,高度重視社會問責機制的構建,維護國家與社會的整體利益不受損害。
(二)提升自身競爭倫理水平
資源的有限性與稀缺性使得競爭機制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時刻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要強調各商業銀行之間競爭的合理性與規范性。來自于官方監督的壓力會對商業銀行遵循金融倫理產生一定的震懾作用,相關部門也必須制訂合法、合理的競爭倫理規制,金融監管機構則要嚴格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也要加強行業自律,從銀行業內部嚴格要求對于公平正義的維護。
(三)加強商業銀行信息披露
信息不對稱是導致商業銀行倫理失范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商業銀行要通過誠信建設來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加強自身的信息披露。首先,是對于銀行客戶的信息披露,商業銀行誠信經營獲得的客戶信任會直接影響其聲譽與可持續經營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防止金融交易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隱瞞風險、誤導金融消費者等違背金融倫理的行為;其次,對于股東的信息披露,則有利于合理地保障中小股東的權益。因此,商業銀行應當穩健經營,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信息透明度,主動承擔金融倫理責任和道德義務。
(四)提高從業人員道德層次
商業銀行要加強員工倫理建設,首先,要求商業銀行的領導在管理活動中必須要樹立倫理意識和倫理精神,自覺遵循并制訂內部金融倫理守則,加強商業銀行內部的倫理控制;其次,要加強商業銀行從業人員的倫理品質和道德操守建設,在面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矛盾時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商業銀行是金融體系平穩運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金融行業的職業道德教育才能夠使其在與客戶的交易中以其道德行為獲得廣泛認可,從而使得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得以顯著提升。
(五)筑牢客戶信息安全防火墻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商業銀行在這一方面的投入也日漸增多,因此銀行機構普遍具有較高的數據風險控制標準,鮮少遭遇到外部的攻擊。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就更應該從內部加強信息安全的建設,依法采取與應用相關統計數據,逐步明確內部的訪問、拷問以及監控權限,從多個角度防范客戶信息的泄露,把客戶信息的保護工作嚴格納入到商業銀行日常風險監管的工作當中去。
五、結語
金融倫理是各種金融交易活動所遵循的基礎價值體系,也是金融關系以及倫理關系在種種不確定的環境下所逐漸發展而成的一種倫理形態。金融市場中的任何參與者一旦出現違背倫理的非正常逐利行為,都可能會導致消極行為的蔓延與擴散,甚至可能會使得整個金融市場處于高風險的運行狀態中,因此倫理規范已經成為金融市場運行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嚴格的金融倫理約束能有效地促進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同時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維護金融安全與社會穩定。金融倫理對于金融體系的發展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亟須得到社會各界普遍的重視。如今,金融倫理作為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影響因素,正在不斷滲透于銀行機構的各項經營活動之中。商業銀行必須正視金融倫理規范對其生產經營活動所具有的深刻影響,自覺營造良性的金融交易秩序,才能切實有效地實現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飛虹.論金融創新如何重塑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J].北方金融,2019(03):31-36.
[2]胡夢婷,鄢仁鑫.論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商業銀行轉型[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4):47-53.
[3]燕翔.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03):87.
[4]蘇保祥.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機制建設與核心競爭力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7(04):1-16.
[5]任士圓.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機制建設與核心競爭力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8(26):125+136.
[6]殷郡.對加強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機制建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思考[J].中國城市金融,2019(09):46-49.
[7]霍慧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前瞻性管控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9(01):75+77.
[8]張妍蕾.淺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與合規反洗錢能力[J].決策探索(下),2019(01):48-49.
[9]李夢夢,張宇翔,馬建軍.分析國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J].時代金融,2017(11):112.
[10]田芳儀.企業文化塑造我國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J].現代金融,2013(12):52-53.
[11]肖英紅.基于儒家文化的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提升路徑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0):155-156.
[12]吳蘭.加強金融倫理建設 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J].青海金融,2010(11):55-57.
[13]卿定文.金融倫理對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機制研究[J].求索,2008(11):26-28.
(作者單位: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