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翔
摘 要:職校生正處在身體發育與成長的關鍵時期,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背景下,促進中職生全面發展是職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開展短跑訓練可在提升學生短跑水平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提高短跑訓練效率非常重要。本文就結合職校體育教學實踐對短跑訓練展開分析和討論,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實施策略,希望能提升中職短跑訓練有效性。
關鍵詞:職校體育;短跑訓練;研究策略
短跑是田徑運動中距離比較短,要求單位時間內速度較快的運動,是一種要求在短時間之內完成極限目標的運動之一,在職校體育課程上短跑訓練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短跑能夠訓練學生的爆發力,而且能提升其奔跑速度,有助于考察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對短跑技巧的掌握能幫助其更新學習理念,使其提高短跑成績和身體素質,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并在職校階段打好未來體育訓練的基礎。在職校體育教學中有效滲透短跑技能,能幫助職校生提高短跑成績,并有效鍛造其身體素質,使職校生的肺活量增加、肌肉敏捷度提升,并在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過程中,采用科學有效地引導方式,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短跑技能,提升短跑速度,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一、豐富教學模式,激發訓練積極性
在以往的短跑訓練中,教師主要采用的是學生被動參與的模式,這樣的方法只會讓學生覺得短跑是一項枯燥乏味的運動,難以真正對短跑產生興趣,最終就會影響短跑訓練效果[2]。對此,中職體育教師要不斷創新訓練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參與和發展為核心設計短跑訓練活動,幫助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掌握短跑重難點知識,體會短跑運動的樂趣,從而愿意主動參與短跑訓練。例如,在講授“加速跑”這一訓練要領時,筆者就采取了“手榴彈”游戲訓練的模式,以濃厚的游戲和競賽氛圍引導學生進行加速跑訓練,同時用短跑的相關技能指導學生科學活動,通過這樣的模式要比單純的講授和枯燥的訓練效果更好,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參與短跑運動的興趣。
二、加強學生耐力訓練
為提升學生的短跑效果,教師首先應從耐力訓練的角度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短跑更考驗學生的爆發力和技巧,而他們的呼吸節奏、身體素質等都是提升短跑訓練效果的前提。其中,耐力訓練作為長跑的主要內容,同時是短跑的主要訓練。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除了要開展相應的短跑訓練之外,還要適當增加耐力訓練,如在訓練前后增加1000米的耐力跑,培養學生的耐力。之后,在訓練結束后,教師要嚴格記錄學生的脈搏、心率等,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和訓練效果,以此制訂后續的訓練項目。在短跑訓練中,教師還應從速度、力量、技巧等各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如蛙跳、高抬腿、舉杠鈴等,讓他們更好地調整呼吸節奏,提升他們的身體代謝和耐力,這樣也能讓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在不同的訓練項目中得到切實的鍛煉,提升其訓練效果。
三、更新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訓練
解決傳統應試教育思想對學生短跑技巧訓練的影響,學生的教師應該注重體育學科,并且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指出更多的道路教師應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體育短跑教學策略,有效激發學生的短跑興趣,并激活其學習意志解決訓練短板,使學生充分的掌握了短跑技巧之后,不再畏懼短跑,愿意在平時加入短跑訓練的行列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因此,在充分的掌握學生的身體耐力和素質情況時,設計更加有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愿意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之中,短跑技巧的訓練能夠與游戲相結合,在戶外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施展天地,此時學生的內心是愉悅的,身體素質也在不斷的提升,教師有針對性的找出了短跑訓練中的一些安全隱患,并且主要在短跑的后半個階段。注重對學生的考核和進一步的加持,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訓練,開展車輪跑、后蹬腿、小步跑、團隊接力賽、短距離加速跑等等訓練形式。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愿意投入到訓練之中,而且也會在多年的學習經驗之內,打造屬于自己的運動天地。只有更新體育教學觀念,才能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只有教師能夠意識到田徑技巧教學的重要意義,才能讓學生更愿意投身其中。學習經常成為學生背誦和記憶的大板塊,杜絕朦朧兩可要,求能夠對運動問題的描述更為精準化。職校體育教學中的短跑技巧訓練,具有極強的重要意義,其對職校生個人身體發展和個人素質提升的作用不容置疑。隨著知識的不斷發展,體育教師的短跑訓練技巧也應日新月異。為實現現代教育教學的新發展,教師應不斷的總結經驗,觀察學生的學習和進步過程,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短跑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職校教師在開展中短跑項目教學期間應利用適宜的教授方案,逐步改善該類學生對體育科目的價值與鍛煉觀念,借助該項運動來提升其綜合素養。具體來看,基于中短跑項目的特殊性,中職教師在進行該項運動的教授前,要向該班級學生闡明開展該項運動的意義、價值與重要性,利用耐心與細心的授前教育來改變學生對該項運動的認知,使其在思想上更好地認可與接受中跑步項目,繼而強化其對體育項目的學習動機,再借用多項手段來改善學生的意志品質、身體素質,有效培育其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品質[1]。在培育中職學生意志品質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利用有趣的教學方式,可利用適宜的網絡信息技術來指導學生跑步時的各項動作,幫助其糾正各項錯誤動作而引發的問題,利用高效指導來增強學生的運動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體育鍛煉觀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在進行日常中短跑項目訓練時,中職教師應增加耐心,在為學生制訂適宜的教學計劃后,要借助合理的執行力度來真正改變學生的意志品質。
五、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學校的體育工作者,應根據學生田徑訓練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方式,確保學生在田徑訓練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職業學校必須在安全防護條件充足的前提下開展田徑訓練,積極促進田徑運動的普及,進一步提高職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嚴格依照安全防護指導措施對學生開展田徑訓練,為知職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德才.淺談中職學校業余田徑隊短跑訓練對學生長遠發展的影響[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3):110.
[2]孫立新.提升中職短跑訓練效率的有效辦法分析[J].福建茶葉,2019,41(05):207.E22818F7-C62D-430C-8930-BCD47A9972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