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莉
摘 要:在初中進行實施新課程改革,除受教育工具、環境和現代化教學硬件設備影響外,還會受校園文化環境、師資、校園管理者等的綜合影響。但是,改革工作能否進展順利這就完全取決于校長的管理和才能。管理是學校的基礎,也是保證學校的穩定、進步發展與學生長期健康發展教育的中心。所以,對校長們來說具有一個分析研究問題和如何促進學校發展的綜合管理的能力顯得非常關鍵。學校管理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好的學校管理,使學生對學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取得良好成績的基礎上還能提升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校長;管理行為;新課程
引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教學工作管理現代化水平要求的日益深入,國家也在加強初中學校的管理等方面都作出做了很多的努力,要求各初中校長進一步創新初中學校的管理工作,給廣大學生們創造一個愉快舒適的教育學習環境。校長管理在整個學校發展過程中都必須要起到一個主導作用,所以如果真正要想將學校各項教育工作都做辦得很好,就要先從加強學校的管理入手。學校更應該發揮好管理者應有的社會角色,主動的發現學生問題,創新校園管理并提出改進和完善的策略。
一、初中校長管理行為思考研究的意義
1、建立新的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改革中,為了改善管理行為,大多數校長積極樹立學校運作的新理念。將新課程改革理念與立足發展相結合解決教育問題,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并在學習模式上進行有效創新,確保課堂教學模式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關于初中校長管理行為的思考在研究中,必須審時度勢,運用新的思想和教學方法在教學模式中開展教學工作,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可以促進教師的教學和教育人工作有更先進的方法和正確的態度,使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2、全面優化知識結構
初中校長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但同時還需要不斷引導教師優化自己的知識和教學體系。將良好的習慣以及閱讀成為日常工作、生活的主要內容,也可以提高自己和教師的學術能力、學習判斷能力以及深度知識的提升,學校知識結構得到全面優化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
3、引領教育教學
由于校長在校園管理中扮演起了主導角色,能夠更好地組織開展科學實踐和教學實踐課程,灌輸學校崇高的思想道德理念和豐而富多彩的人文知識,培養學生良好身心狀態,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力和社會行動實踐能力,以及學生良好健康的心理性格,實施科學素質教育規范管理學生行為舉止的同時,也能使學校教師們形成一種正確科學的教育觀,發展學生個性為根本導向,關愛每個學生,平等而公正客觀地去尊重每個學生,有效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能力的全面培養,把最優秀的人才導向社會。校長是學校教育的中心,教學工作的基本立場是課堂。校長通過學習領導的行為,可以對教師的課堂質量進行關注,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獲得的知識和技能。
二、新課程改革中的初中校長管理行為思考研究的措施
1、改進思維模式
傳統的管理模式課堂教學的效率較低,課堂氣氛枯燥,導致學生對校園管理有心理抵制,尤其是一些學生心理承受力很弱,老師的批評只能讓他們感到害怕,長期的批評也會導致自尊和學生積累極性受到影響,學生不喜歡老師的課。因此,應該盡最大努力創造一種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讓學生在這種模式下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在學校,校長的言行堪稱楷模,只有校長受到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的敬仰和尊重,才能順利實施學校管理工作,確保學校的教育氛圍友好和諧,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為所有教師制定實踐教學目標,使教師們在良好的氛圍中共同成長,引導教師科學合理地改進教學理念,打造專業創新的教師隊伍。并在管理中把學生作為管理的重要對象積極開展教育管理,以確保新課程改革的正確實施。
2、加強管理人員素養
雖然校長是學校的最高領導,但無法每件事都能親自去做,也無法與學校的每個學生進行交流,學校的老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因此,加強教師整體素質的培養十分必要。提高教師觀念和執行力可以使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時,促進新課程改革的快速推進。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校長需要幫助教師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鼓勵教師參與新課程改革的培訓課程,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加強實踐技能和實踐能力,并更好地理解新課程改革,積極投入教育教學中。同時,不斷加強自己的實踐經驗,促進發展和進步。此外,校長應幫助教師明確在課堂上的教學主體,感知從教到學的轉變,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學習向導,與學生形成和諧的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初中教育改革效果的實現。
3、完善學校管理制度。
在學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校長要能充分地認識到及時掌握學校出現新的教育問題,剖析出問題產生的主要源頭,從而及時采取出相應有效的教育對策并進行解決。學校的管理總的來說,老師學生之間都必須要有這樣一種比較良性和諧氣氛,思想上和對專業知識上都要有一種危機感,在此的基礎上,還需要老師從職業的教學過程與實踐訓練過程中真正體會感受到老師自身應有的社會責任心感與職業使命感,從而能夠促使老師的進一步專業發展,使老師真正接觸高等教育文化模式。老師必須充分發揮監督管理作用,營造有利于師生成長的氛圍。面對學生成長發展的新挑戰,新的困惑,校長必須加強關注,并努力變革,不斷優化教育活動,貫徹、創新和管理思想,提高工作質量,不斷提升自己,逐步走向成熟。及時科學合理地開展學習教育,學生心理問題自然會逐漸減輕,對校長和教師更能理解和尊重。
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分析與探索管理能力非常重要,校長的管理工作對初中階段有很大的影響,應該時刻關注自己學校管理的思想觀念和方法,要聯系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學校的管理系統,使教師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獻身于教育事業。使學生能夠專注于學習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校長還應與師生相互交流,并根據學生需求,與師生共同構建和諧校園發展。
參考文獻
[1]石曉建.新課程改革中的中學校長管理行為思考研究[J].智力,2021(29):19-21.
[2]陸呂恒.新課程改革中的初中校長管理行為思考研究[J].學苑教育,2021(01):13-14.
[3]楊杙.新課程改革中的初中校長管理行為思考[J].教書育人,2019(32):16.E9BAFDA8-9F80-4BA3-AC8B-06852D6D48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