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鳳
【摘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 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做好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環節設計,不僅能引領學生不斷地深入思考,而且有利于學生進行語篇閱讀和理解。通過提問環節的設計,從理解文本到拓展文本內涵,直到發展思維這樣一個連續、遞進的完整過程,最終達到對文本多維度、深層次的理解,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和落實。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問題設計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國際和國內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教育的快速發展,對未來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未來人才培養的共識。《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教育部,2018)明確了新時期的教育目標不是培養應試能力,也不是培養單純的學科知識和技能,而是培養具有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文化基礎,同時也具有學會學習、健康生活的自主發展能力以及有責任有擔當,實踐創新的社會參與意識的未來人才。新課標把立德樹人放在了學科教育的首位。英語學科和每一門學科的課程一樣,都承擔這完成基礎教育使命的任務,將學科育人計劃有效落地。在新課標的課程目標方面,課堂提問是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手段。但是當下有很多英語老師缺乏對閱讀語篇的深入探究和思考,所提的問題大都是僅僅針對于語篇的事實,缺乏層次性。學生只要通過閱讀便能輕松地找到這類細節問題的答案。這樣長期以往,學生的思維品質就得不到良好的發展,他們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也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如何針對文本設計層次性的問題,引領學生不斷地深入思考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是我們每一位英語老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核心素養指導下英語課堂提問的分層設計策略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將人類的認知水平分成六個維度——識記、領會、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這種劃分方式是依據人們的思維品質從淺入深。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問題依照思維品質由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進行分層設計。通過對一系列的問題引到學生對文本的話題、內容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進行逐步的思考,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完成從理解文本到拓展內涵再到發展思維這樣一個連續、遞進的完整過程。我們的課堂問題設計不能僅僅停留在文本知識的表層,而是要幫助學生在實踐英語活動中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一)設計識記類問題,掌握文章基本信息
識記類問題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文本表層信息,獲取文本具體知識。其設問角度通常是讓學生找出閱讀語篇中的具體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等。這類問題非常簡單,學生只要通過閱讀便能在語篇中直接提取信息作答。以蘇教版譯林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8 Reading Murder in West Town為例,筆者為了梳理案情的發展,幫助學生理清這節課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角色之間的關系并幫助學生抓住重要的時間點,可以提問以下幾個問題:What was the victims job? When did the murder happen according to the police? Who are the police asking to contact them? How did the victim die? 針對這些問題,學生幾乎不需要進行思考,對學生的思維要求很低,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針對閱讀語篇的提問做到由易到難。因此,我們教師在課堂提問的設置上應從最簡單的識記類問題開始。
(二) 設計領會類問題,全面理解文章內容
領會類問題旨在引導學生領會語篇的具體內容和含義,其設問的關鍵詞通常為"why, how "等。這類問題的答案在文中有所提及,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首先需要理解文本內容,然后再組織語言回答。學生可以通過解答這類問題來了解語篇內容,實現對語篇的內化。以蘇教版譯林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 6 Reading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為例,筆者為了讓學生對文章的主題——特奧會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認識,提問了一下幾個問題:Why is it necessary for volunteers to receive training before doing the task? How did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help the special athletes achieve their dreams?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可能無法直接到文章中找到答案,是需要學生自己綜合文中的信息,整合文本的一些信息來進行問題的回答。學生通過對這類問題的了解,不僅鞏固了語篇內容,而且實現了對語篇內容的內化。
(三)設計應用類問題,鞏固所學知識
應用類問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將本篇文章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新的情景,實現知識的遷移。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學生可以依瓢畫葫蘆,比如從細節預測或猜測詞義的角度來設問。該類問題既可以強化落實新知識、新技巧,又可以實現新舊知識的聯系、鞏固和提升。筆者以蘇教版譯林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5 Reading Tan Duns Music為例,提問了以下兩個問題:Besides stones and paper, what other common objects is Tan Dun likely to use to make music? What does the word “boundaries” prabably mean in the passage? 這兩個問題都是基于學生對”common objects” 和”boundaries” 這兩個詞的深入了解以及對這課作者所表達的觀點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認真的組織語言來進行問題的回答,而且要確保語言在表達上清晰、得體、符合邏輯又有說服力。
(四)設計分析類問題,深入思考文本850FC016-C35E-4E3A-A5BB-6BB635303D06
分析類問題只要用于引導學生首先立足文本,然后深入文本,探索文本的潛在內涵,其設計角度可以是分析文章的主題語境、語篇類型及文章結構、語言特征、表達方式、作者的情感態度以及寫作意圖等。在這個階段,不僅讓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這些問題對學生的思維要求較高,屬于高階思維。筆者以蘇教版譯林英語上冊Unit 7 Reading A Poem about the Seasons為例,提出以下幾個問題:Whats the text type of this passage? What does the poen mainly show us? How does the word “lazy” make you feel about the summer? Which figure of speech did the writer mostly apply in this poem? Can you find the sentences? 這類分析性的問題引領學生進一步調動思維階梯,呈現更多與閱讀目標相關的主旨大意、寫作意圖、情感態度等語言知識,潛移默化地為后續深度閱讀做好語言儲備,更加契合新課標所突出的主題語境以及語篇意義。
(五)設計評價類問題,在思辨中表達觀點
評價類問題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對文中的內容、觀點或作者傳遞的價值取向等發表個人看法。學生需要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思考問題,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暢所欲言。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以蘇教版譯林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5 Reading When in Rome為例,筆者提問了以下幾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itle “When in Rome”? Do you accept the way people great each other with a kiss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you are travelling abroad, do you follow the customs of the new country you are in, or just keep your own customs? Why? 第一個問題設問的角度是標題,學生首先要明確標題對文章的作用。第二個問題主要討論對異國見面禮節的接受方式。第三個問題更像是一個辯論題,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辯論的模式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形成對風俗禮儀的態度。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順勢引導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的同時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六)設計創造類問題,實現語言綜合運用
創造類問題旨在引導學生跳出文本,完成新的任務,形成獨一無二的作品。其設計角度可以是續寫、改寫、重寫等。這類問題要求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推陳出新,表達自己的觀點,其思維階層要求是最高的。以蘇教版譯林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Reading Down the Rabbit Hole為例,筆者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If you were Alice, how would you manage to go through the door?這是一個寫的任務,讓學生根據故事情景,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合理的續寫,這個任務和江蘇新高考的作文要求——讀后續寫這個目標是正好契合的。Act out the scene when Alice were locked in the hall. 這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表演出Alice在大廳里的內心獨白以及肢體語言雞兒動作。Role-play the dialogue between Alice and the rabbit.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模仿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對話,在對話中綜合運用本節課的目標語言,從而鞏固和拓展語言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實施提問的分層設計,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則是主力軍。教師要以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素養等為目標,通過英語課堂問題的分層設計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在思維、情感等方面由低階向高階發展,促進知識向能力、能力向素養的轉化,最終引導學生參與語言運用、思維發展與價值觀的評判,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實現。850FC016-C35E-4E3A-A5BB-6BB635303D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