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雙減”政策的目的是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豐富學生的課外娛樂活動。而作為義務教育的起點,小學階段應該更加實際、全面地去落實這個政策。為落實“雙減”政策,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在不降低教學質量的同時,減少學生課下的作業量,力求學生在課上能夠掌握所學內容。本文結合小學教育現狀,分析在“雙減”政策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象,探究小學語文如何通過營造現實環境來設計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減”政策;識字
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學主要分為兩類,識字和寫字,而這兩項的學習為日后語文的學習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所以,識字和寫字也是小學教育階段每個語文教師所重視的一部分。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掌握的知識還比較少,所見識、所認識的東西也比較少,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用更簡單、更容易理解的方法去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識字、寫字方面的教學,是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師所要去探討的方向。近些年,隨著電子產品的風靡,出現掌握了很多知識,但是對字的敏感度卻不高的現象。甚至有許多學生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說話時不能很準確地使用詞語去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漢語言文化是我國流傳千年的文化,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用更好的方法教導學生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當然,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小學教師還需要探討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以豐富的教學形式來提高教學質量。
一、給部分漢字設置趣味故事
小學階段是學生最具有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時期,對于新鮮事物,他們充滿了好奇。而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更應該從低年級學生的獨特性上探究。筆者認為,在學習漢字的同時,可以將要學習的漢字賦予獨特的“代碼”,這可以是某個漢字的由來,也可以是某個漢字的象形記法,也可以是某個漢字的演變。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趣味性,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更多常識、故事等,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以至于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滅”這個字時,就可以構建一個屬于這個字的小故事。比如,小牛和小鹿、小猴子是鄰居。有一天,小牛、小鹿和小猴子約定好一起在小牛家吃飯,但是在小牛去給小鹿和小猴子開門的時候,鍋里的油在著火。小鹿嚇了一跳,立馬用水去潑鍋里的火,火卻越來越大了。小牛看到了,立馬用鍋蓋把鍋蓋上了,沒一會兒火就熄滅了。小猴子在旁邊夸小牛真棒,小牛告訴小鹿和小猴子,熱油著火,用水是潑不滅的,只能用鍋蓋快速地把鍋蓋上,隔絕空氣,火一會兒就滅了。這樣一個簡單故事,不僅可以教導學生在廚房著火時的應急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理解“滅”是什么意思,“火”上那一橫,就可以比作鍋蓋。這樣子將漢字和情景故事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教會學生基本的生活常識,還能使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更加深刻。下一次再提到這個字,下意識地就會想起這個小故事。
二、結合學生生活環境,利用“標簽”學漢字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物,而漢字與其表達的事物具有相似性。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構造、演變,將身邊的事物與所學的漢字相結合,仿佛給生活中的物品貼上了一個個小“標簽”。這使學生一見到身邊的物品,就能想到這個物品的名字怎么書寫。這樣就能使漢字立體化、現實化、生活化。讓學生所看到的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字,而是一個具體的物品。將物品與文字相結合,也可以使學生在課下不經意間鞏固課上所學的內容,使其印象更加深刻,學習效率提高。在潛意識中學習能夠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達到“雙減”政策的要求。
比如,教學《家中一角》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可以將學生的課下作業布置為“拍攝一張家中的一角,并在課堂上介紹你的家中一角。”教師可以先拋磚引玉,拍攝自己家中一角并介紹。例如,這個收納盒是“我”搬家的時候買的,里面裝的是一些裝飾品;這瓶香水是“我”去年過生日的時候,閨密送的,是古龍味的;這條圍巾是去年“我”的媽媽給“我”織的,等等。這樣一系列介紹并鼓勵學生去完成屬于自己的家中一角的介紹。在學生介紹完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自己所介紹的物品上寫上標簽,將自己學習過的詞匯寫在圖片上。同時,教師也可以補充一些詞匯,如,香水、圍巾、存錢罐等這些沒有學過的詞匯。這樣通過和物品相結合的方法,將文字立體化,讓學生以后在家里看到這個物品時,就可以潛意識中想到教師在課上時寫的屬于每個物品的小標簽,加深學生對這些詞語的印象。這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課后作業量,也增加了課堂上的娛樂性,使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
三、將游戲與識字相結合,邊動手邊動腦
小學生有個非常獨特的特點,他們有非常強的無意識記憶,這種記憶的優點就是記憶時間很長。我們會發現,學生在游戲時間里記憶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傳統的課堂會使學生感到非常的無聊,使學生在課堂上容易分心。針對這一特點,就需要教師根據所教學內容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戲來幫助學生學習。
在識字方面,我們可以利用“幫漢字找朋友”這個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這個游戲就是將教師近一階段所教學過的漢字按偏旁部首拆分開,貼到黑板上,然后讓學生玩“連連看”的游戲。比如,“女”和“子”可以組成“好”,“女”和“未”可以組成“妹”,“日”和“未”又可以組成“昧”,等等。可以讓學生,將這些卡片隨意組合成文字并組詞。這樣就可以考察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也可以將這些卡片在桌面上打亂,讓學生在一堆卡片中挑選并組合,將組合出來的文字進行組詞;還可以進行分組比賽,看看哪一組組合出來的文字多。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上課參與性,還可以提起學生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漢字。并且可以用這些部首偏旁去認識漢字學習的規律,比如,月字旁的漢字大多與人體有關,木字旁的大多與樹木有關,等等,這樣也可以為以后更好地學習漢字奠定良好基礎。
四、總結
漢字文化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其獨特性令世界嘆為觀止。而且漢字對我國來說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教師教導學生的不僅是認識這個字,還要認識這個字背后的精神文化內涵。“雙減”政策的頒發,使學生的課后作業減少了,學習負擔減輕了。但在減輕負擔的同時,如何去保證應有的教學質量呢?筆者認為,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師應該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夢娜.淺探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方法[J].讀寫算,2021(27):187-188.
[2]翟紳衛.小學低年級識字方法初探[J].散文百家,2019(3):149-150.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