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古國,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學習其中包含的文化思想,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認識到我國優秀的傳統的文化的重要性,并將其應用在語文的教學之中。學校作為學生接受學習和教育的地方,工作任務不僅僅是為國家輸送優秀的人才,傳播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樣是學校的職責所在。而與傳統文化聯系密切的必然是語文這種學科,因此在語文中宣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現在的首要任務。語文作為優秀的文化載體,其中承擔著滲透優秀文化的責任,中職語文教師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這點,并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傳統文化
一、引言
我國的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沉淀,其中蘊含的文化瑰寶數不勝數,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國家的希望,我們應該有效將其應用到中職語文課堂中去,進而提升學生對文化的掌握以及語文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認知,還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知文化的魅力,在文化中愛上學習,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現狀與問題
(一)缺乏對傳統文化學習的重視
雖然我國的教育部門已經明確提出應該要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滲入優秀的傳統文化,但是,部分中職學校的執行力度一般,導致實際的效果并不好,部分學校和個別老師對這件事的認識程度不夠。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已經習慣為考試而服務,語文教師很少去挖掘文章中深層次包含的內容,導致中職語文課堂中缺乏傳統的文化的滲透,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也不夠。教師為了課程的進度,只是在課堂上粗略地進行講解,而嚴重忽略了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的積極作用。雖然感覺傳統文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出現了,但是這種教學行為卻流于表面。
(二)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教育現狀,所以為了促進社會發展,我國的教育部門提出了課程改革,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嚴重地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雖然教師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向學生宣揚了傳統的文化,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忽略教學的過程,直接將教學的結論告訴學生,即使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進行討論,時間也有限,學生雖然記住了傳統的文化知識,但是卻沒有了解其中的意義,導致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種教學方式,無法充分地發揮傳統文化的育人效果,嚴重忽略了學生在其中所發揮的傳承作用。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身上就承擔著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任,但是,由于教學方法的失誤,使學生逐漸喪失這種能力。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狀況,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地發揮自己的使命,確保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會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之中。
三、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職語文教學的融合路徑
(一)深入挖掘語文教材,推動傳統文化融合
中職學校中的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秀的文章,其中包含著深刻的哲理,作者以簡練的文筆,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啟發。由此,教師可以在教材的幫助下,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對教材中包含的隱藏性的知識進行挖掘,使其于傳統文化相互融合,進而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升華,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舉例來說,在學習一篇課文前,語文教師應該先對教材中包含的內容、時代進行深入地挖掘,比如諸子百家、古代神話、寓言和四大古典名著相關篇目,傳頌經典詩篇,傳承祖國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結合作者的文化背景,彰顯傳統的文化價值
中職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是嚴格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而進行選擇的。其中教材內容,不僅對學生有豐富的教育意義,還能夠通過文章反映出不同的文章風格與文章類型。這種不同的類型與風格的文章,代表了我國不同的文化,教師要學會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深層次的教學內容,將其與不同的文化進行結合,之后,在講授給學生聽,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了解到了我國優秀的文化,還學習到了語文知識,并且能夠體會其中包含的文化內涵。因此,教師要注重對日常教學的引導,與文化細節的挖掘,在向學生介紹文化背景,讓學生了解其中的思想文化背景,進而使文章的內涵得以釋放,讓學生從中感受學習的魅力。
當在學習《拿來主義》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章,則可以事前對文章進行鋪墊,先從文章的背景以及作者入手,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闡述對拿來主義的理解,進而讓學生對其中包含的“鴉片”、”姨太太“等”進行解讀,汲取精華,棄其糟粕。
(三)傳統文化對語文教學的滲透
古代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對學習者進行教育的,可以說對語文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國的傳統文化包含許多,有琴棋書畫、武術以及醫藥知識等,這些知識都屬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將其滲透在語文教學之中可以有益于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上文主要論述了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國作為一個文明大國,擁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其中蘊含的優秀文化數不勝數,其中包含的優秀文化對于育人有著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有人將這份文明傳承下去,而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國家的希望,是最適合的傳承我國文化的人選,為此我國的教育部門倡導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而培養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崇拜之情,以后不光作為祖國文化的傳承者,更將成為祖國傳統文化的發揚者。
參考文獻
[1]朱永紅.淺談中職語文中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策略[J]數碼設計(上) ,2018(12):138-139.
[2]賀巖.談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融入對策[J]孩子天地, 2020(09):240-241.
[3]石英中職語文教學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 2018(09):6.
[4] 袁月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高職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J]. 科普童話·新課堂(中),2021(05):175.
[5] 喬云霞. 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賽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 現代職業教育,2021(02):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