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瑩
◆摘? 要:廣西北部灣區(含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來賓和崇左六市)道德與法治中考應制定有效的備考策略以《考試說明》為依托,回歸課本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隨時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查缺補漏,提高備考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考備考;道德與法治;有效性
一、以考試說明為依托的回歸課本知識是根本
中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無法脫離課本知識來進行考查學生的能力。因此,萬變不離其宗,回歸課本知識是中考備考的根本。如果不重視對《考試說明》的解讀,而自顧自地扎進所謂的“課本”中,那么中考備考就陷入“吃力不討好”、“費時又無效”的尷尬境地。因此,對《考試說明》的透徹解讀和對教材的歸納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
1.認真解讀《考試說明》
第一,根據《考試說明》列出考點清單。課本知識比較多,而中考命題不可能把所有知識點都能考查到位;因此,要想精準有效的備考,就要準確無誤地掌握考查的知識點、能力要求、難度和考查的方式;那么就需要認真分析《考試說明》,清楚《考試說明》對不同知識點的要求,即了解、知道、認識、理解、懂得、掌握、分析和運用。考試要求不同,考查的難度和方式就會有所區別。所以,老師要把考點清單和考查要求羅列出來,做到心中有數。
2.總結命題規律,有策略有重點復習
對命題規律的掌握程度決定著中考備考的精準程度。鑒于廣西北部灣區包括六市的統一命題,為了提高廣西北部灣區中考備考的有效性,備考不能像其他省份一樣只研究一個地方的中考題,而要把廣西北部灣區六市近五年30套真題的考察內容、考查方式、考查難度和考查頻率等命題規律總結歸納出來,既要找出命題的相同點,又要找出他們的不同之處,做到了如指掌。
3.注重點線結合,構建知識體系
時間緊、任務重是中考復習的特點。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書本“讀薄”,對每個知識點理解掌握透徹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知識體系。因此,老師要重視讓學生熟悉課本知識訓練和總結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可通過思維導圖等方式讓學生學會搭建知識框架、建立知識體系。
二、以學生實際為依據的能力培養是關鍵
1.搭建學生能力與中考要求的橋梁
《考試說明》主要考查幾種能力:第一,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第二,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運用學科語言,層次清楚、邏輯清晰、表達準確的能力。而我們面對的學生能力與《考試說明》中所要考查的能力相距甚遠,他們大部分基礎薄弱,主要表現在:閱讀理解能力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且學習的習慣和主動性較差,學習內驅力不足。因此,我們要在二者之間搭建中考備考“橋梁”。
2.潛移默化培養學生能力
由于老師面臨學生能力現狀與中考能力考查要求嚴重不符的情況,因此更加要重視備考方法的有效性。老師在備考過程中,需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培養和訓練:第一,重材料閱讀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養;第二,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第三,重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為此,老師要注重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調動學生參與案例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以習題練習為手段的查缺補漏是保障
1.及時“問診”
為了提高備考效率,老師不能只通過模擬考這種被動的方式發現學生問題。老師應該有意識地采取一些方法主動發現學生問題,除了平時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的抽查外;我比較喜歡采用“地毯式”的方法排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對學生做錯的選擇題進行原因分析,如審題不清、知識理解有誤、知識點記憶模糊等進行判斷和分析,并制定講解思路和方法。
2.及時“治療”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解決問題。第一,專項練習。以練促發展,通過練習發現問題,整理錯題,同一知識點多題訓練,同一題型不同知識點練習;。第二,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要求學生要養成標注關鍵信息的習慣,并逐步培養學會將零散的信息歸納概括的能力。第三,答題方法和技巧訓練。老師一般都會進行答題技巧方面訓練,但真正落到實處的效果很多時候并不明顯。因此,除了課堂上傳授答題方法和技巧外,還應多加注重落實,通過“面批”的方式,嚴格要求,逐一糾正,效果更明顯。
四、以時事政治為載體的理論聯系實際是提升
《考試說明》當中明確提出“年度國內外重大時事”。因此,老師在備考過程中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關注國內外的時事政治,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時事政治并用所學課本知識嘗試分析和解決社會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1.注重運用時事新聞為授課素材
道德與法治課作為一門與熱點時事最接近的學科,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國家大事是這個學科的責任和義務。因此,老師要注意將國家大事融入常規的課堂教學,而非考試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為此,老師要做到自己關注熱點時政新聞,并與課本知識點結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關注和思考時事政治的習慣和學科素養。
2.利用時政播放激發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興趣,我設計課前五分鐘的《時政播報》的環節,讓學生課前準備播報內容,課上展示。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通過關注大量的時事挑選要展示的內容,并對這些內容進行分析和解讀,最后在同學們面前展示。不僅達到了引導和培養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習慣,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表現的機會,并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顧小紅.重基礎,促提高——中考政治復習方法與策略初探[J].讀與寫雜志.2013(02).
[2]蔣新嵐.中考政治復習方法有效性探索[J].教育銜接研究.2007(10).
[3]石瑞娟,王世東.中考政治復習備考新策略探究[J].教學研究.2017(10).
[4]張素芬.知識與能力并重 關注學生發展——中考政治試卷評析與復習策略[J].思想政治.2014(06).
[5]陳美柔.淺談九年級政治中考的有效復習方法[J].數碼設計.2017(11).
[6]趙碧云.理清“三對關系”提高復習“效率”——淺談中考政治后期復習方法[J].教研.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