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建設是新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從城市文化出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獨具特色和魅力的“鳳凰”文化品牌,通過學校物態文化、行為文化、活動文化、課程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設彰顯學校特色,以學校文化建設助力學生成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豐厚學校積淀,提升學校辦學品味。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文化;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39-0060-03
【作者簡介】陳勇,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江蘇泰州,225317)副校長,高級教師,泰州市學科帶頭人。
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以學生、教師為主體,以內在精神塑造為主要內容的群體性文化。良好的學校文化能夠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養成,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時代賦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它關系著教育的方向性、正確性,所以學校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文化建設中。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是一所新建學校,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獨具特色和魅力的“鳳凰”文化品牌,以學校文化建設助力學生成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品味。
一、在物態文化建設中彰顯學校特色
學校標識以展翅飛翔的簡筆畫鳳凰為主畫面,呼應校名,蘊涵城市文化,同時暗含學生像鳳凰一樣振翅高飛的期待。校園物態文化建設以橙色為主色調,橙色象征豐收、收獲,以橙色為主色調既體現出祖國富強、文明的偉大成就,也體現學校鳳凰文化的底色。學校的外墻顏色以橙色為主,校服用橙色加以點綴,校徽以橙色為基調,校園硬件設備的主色都采用橙色。校園樓宇命名貫以鳳凰文化的同時,融入傳統儒家文化中的“五常”,五幢樓宇依次命名為鳳仁樓、鳳義樓、鳳禮樓、鳳智樓、鳳信樓。
為打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學校在綠化方面也別具匠心。校園綠植以高大的梧桐(寓含梧桐引鳳之意)和銀杏(泰州特色樹種)為主,間以櫻花、桂花、廣玉蘭等樹種(意味著校園文化的包容),下層以各種灌木花草為主,校園綠化錯落有致,不同區域有不同主題。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在校園的走廊及樓道以不同方式呈現,將學生以書法和剪紙形式呈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作品集中展示出來。我們還要求各班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班級環境布置和主題呈現。
二、在行為文化建設中健全少年人格
學生在校不只是接受知識,更要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融入社會。作為教育管理者,學校要為學生營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園環境。首先,學校要引導教師為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當然也要向學生傳遞自由是相對的理念,只有在尊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自己才能獲得自由。其次,學校的教育評價嚴格遵守平等的原則,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要做到公正公平、不偏不倚。最后,學校大力加強法治教育,讓學生從小樹立法治意識。我們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讓他們從小樹立公民意識。如我們組織全體學生參與制定班紀班規、校紀校規,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權;學校成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校園管理和評價,增強他們的管理意識和規矩意識。此外,學校對教師行為的管理也處處體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教師和管理人員,年度考核評優將師德師風的考核放在首位,實行一票否決制。
三、在活動文化建設中培養學生能力
我們將校內活動與校外活動相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具體落實到每一個月份中,每月確定一個大主題,各年級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將主題細化。比如在開展以“富強”為主題的活動時,七年級學生開展走進博物館、展覽館活動,八年級學生開展“探究綠色新能源”綜合實踐活動,九年級學生開展“21世紀科技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主題探究活動。再比如開展以“民主”為主題的活動時,七年級學生開展“班級規章共商討”主題班會活動,八年級學生開展“學校事務大家管”自愿服務活動,九年級學生開展“走進社區管委會”訪談活動。
為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社會,學校或班級及時結合當前熱點話題,在恰當時間節點開展相關主題活動。比如我們結合“毛老太‘投毒’事件”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學生們從調查入手,自主搜集資源,分析整理,提出觀點,精心準備比賽。通過辯論,學生明晰事理、明辨是非,獲得正確的價值體認。又如,每年9月的教師節,我們會組織開展“愛崗敬業”主題教師節表彰大會,讓學生講一講老師“愛崗敬業”的故事,為老師撰寫頒獎詞;每年的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我們會舉辦“身邊的雷鋒”故事演講比賽,讓學生講一講身邊人的善言善行,為身邊的人“點贊”。我們還將主題活動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比如在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開展“行走的《論語》”主題活動,通過誦、說、演、辯、做等活動,引導學生從《論語》中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從而增強文化認同。
四、在課程文化建設中提升學習素養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倡導以核心素養為中心,強調培養公民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中必備品格的核心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是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必修課題。學校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將課程思政與學科教學緊密結合,充分挖掘學科教學中的思政要素,進行相關資源的整合,改變教學形態,寓價值觀教育于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在習得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語文、政治、歷史等學科應發揮其大德育的功能,用好教材中的價值觀教育資源;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應突出培養學生嚴謹、細致、創新的品質,培養具備敬業、誠信、公正、平等品質的未來公民。
五、在制度文化建設中引領教師發展
教師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體,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著校風和學風,用“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去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引導教師營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園環境是十分必要的。學校通過體現“平等、公正”的制度引導教師“愛崗、敬業”,開展傳幫帶,引進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引導教師專業成長。在制度文化建設中,我們形成了“精細化管理”特色,擬定了《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章程》《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績效考核方案》《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崗位競聘實施方案》《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教職工請假制度》《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學生守則》等。
六、在精神文化建設中豐厚學校積淀
學校以泰州“鳳凰文化”為出發點,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生共同構建“和美卓越”的鳳凰文化,確立“呵護和推動生命發展”的辦學理念、“志美行厲”的校訓、“和美卓越”的校風、“以德化人”的教風、“勇于超越”的學風。學校還提煉鳳凰文化的內涵“德”“順”“仁”“義”,確立了“培養志存高遠、團結友愛、為理想執著追求的人”的育人目標。
總之,學校的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全體師生的長期堅守。我們要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文化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與文獻】
[1]馬振清,楊禮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J].中國德育,2018(12):32-35,38.
[2]鐘曉.學校文化建設應該確立四個意識[J].中國德育 , 2018(23):37-40.
[3]黃春梅,龐慶舉.學校文化概念及其分類體系辨析[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4):108-112.
[4]王天曉.美國近年學校文化研究簡述[J].教育科學, 2005(4):57-60.
[5]戴國琴.在傳承和發展科爾沁文化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2016(6):47-49.
[6]陳耀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的學校核心價值觀培育[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8(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