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勵教育作為目前班主任工作中的關鍵措施,在小學體系中比較常見。通過科學有效的激勵模式,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促進營造積極良好的氛圍,從而達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更是有效促進實現事半功倍工作效果的有效措施。文章將通過多項措施的分析,針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方案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激勵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15-0143-04
作者簡介:宋晶晶(1987~),女,漢族,甘肅嘉峪關人,甘肅省嘉峪關市峪泉鎮中心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一、引言
小學階段班主任工作內容比較全面,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同時是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僅要重視學生基本學習及生活方面的問題,更要將素質教育完善滲透至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加強運用德育元素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正向的影響作用,幫助學生在良好的學習體驗中完成德育發展目標與綜合學習目標,進而達到德育及激勵教育的根本發展目的。
二、在溝通中激勵學生,提高德育效果
德育作為小學階段重點教育目標,其根本意義在于培養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學生,使其不僅可以在基本認知等基礎技能學習過程中以良好學習效果完成學習目標,同時可以在思想素質等多方面不斷提升和完善,從而實現核心素養發展目標。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便是德育,通過科學的班級管理策略結合多元化的教育引導措施,為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從而達到德育的根本目的。激勵元素是提升德育效果的比較科學有效的措施,班主任可以通過在溝通中鼓勵學生的方式提高德育效果,使學生可以與班主任積極溝通和交流,進而實現提升德育效率的發展目標。對此,小學班主任要構建針對性的師生溝通途徑和交流方案,從而保障教育效果和溝通質量。首先,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需要以較強的親和力作為基礎,使學生充分體會班主任的親和力,可以主動與其溝通交流。其次,班主任可以加強課后溝通途徑的構建和延伸,既要保障傳統溝通方式和溝通途徑的合理利用,同時可以延伸至線上溝通模式,通過互聯網途徑與學生積極地進行互動溝通,促進全面提升溝通交流效果,發展德育工作目標。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線上溝通軟件釘釘與學生形成互動,通過互動及溝通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激勵和鼓勵,使學生充分感受班主任的正向引導,從而促進實現德育發展目的。另外,小學班主任可以從學生興趣方向角度進行分析,構建師生溝通渠道,深入學生感興趣的游戲等內容中,從而促進提升師生交流效果,強化德育水平。因此,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十分復雜,在德育目標落實過程中,可以以良好師生關系作為根本,從而保證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和激勵作用可以落實到具體方向。
三、合理設計獎懲方案,強化激勵作用
激勵教育是當前階段比較重要的教學模式,主要意義在于全面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以陽光、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與生活,是幫助學生可以直面挫折、強化信心的關鍵措施。分析以往的教育模式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及班主任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雖然已經將激勵教育元素滲透其中,但是其運用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通過科學的方法充分體現激勵元素的科學意義。根據此背景進行分析,小學班主任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為了實現激勵教育的根本意義和發展目標,可以通過合理化設計獎懲方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逐漸掌握是非觀念,完成德育學習發展目的。例如,在小學階段班級管理工作中,針對衛生環節引導方案的設計,班主任即可通過獎懲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對既定的衛生管理機制,對落實較好或者有更多有益表現的學生而言,班主任可以通過合理的獎勵措施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這樣不僅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信心,同時可以對其他學生起到較強的激勵作用,是非常高效的教育策略。另外,完善且合理的獎懲方案制定過程中,合理化的懲罰機制和措施同樣不可或缺。針對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不足問題等,要進行合理化的懲罰,一方面為了使學生清晰感受是非觀念,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記憶,避免之后犯同樣問題。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機制的制定和落實工作,其根本意義和目的均在于對學生進行全面激勵,班主任要掌握好獎懲力度,避免過度的獎勵導致學生出現自大心理,同時避免過度懲罰影響學生自尊心。因此,小學班主任工作模式推進過程中,加強獎懲機制結合運用對學生進行引導,是促進提升德育及激勵作用運用效果的重要根本。
四、實施公正公平激勵,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公正公平的態度是激勵教育的重要根本,同時是促使學生更加信任班主任的關鍵因素。充分保障德育過程中激勵教育的公平性及公正性特點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工作方向所在。對此,班主任在具體工作方案及激勵教育模式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豐富德育方案,同時引導學生在綜合學習體驗中完成德育學習發展目標。首先,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學生自主管理的方式完成班級管理與激勵教育發展目標。以往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學生年齡較小,不具備自主管理意識,大部分情況下主要依靠班主任作為管理者。這種管理方式的應用并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實現管理目標。班主任將管理的權力交予學生,使學生通過自主管理的模式完成班級管理目標,這樣不僅可以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身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可以有效構建積極良好的教學氛圍,全面提升德育管理水平。其次,除了自主管理及自我管理模式之外,班主任可以為學生設計合作管理的方案,使學生通過互相管理的方法體會德育元素,完成激勵學習的發展目的。例如,班主任可以為學生構建合作管理發展目標,將班級管理工作進行細致管分,不同的小組負責不同的管理方向。繼而以科學的分組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方法進行互相管理,實現德育目標。這種管理模式的應用對學生合作意識及互助能力的培養有著較強的促進作用,同時可以在完善的教學管理方案設計過程中,幫助學生全面體會自主管理的重要意義,養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實現德育及激勵模式根本發展目的。因此,根據激勵教育發展目標與德育發展方向進行全面化分析,以生為本構建多元化班級管理方案,將會有效促進提升班級管理效果,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意識和學習能力。
五、制定德育激勵目標,促進不斷進步發展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內容的德育環節中滲透激勵元素,需要以完善且全面化的發展目標作為核心。通過完善化教育目標的設計,可以不斷延伸和拓展針對性的德育激勵方案,保障教學策略與實際教育發展目標和教學需求相一致,從而進一步提高教育引導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在小學德育目標構建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多角度進行分析,以此保障教育目標設計的全面性及合理性特點。首先,在德育發展目標設計過程中,要從學生日常行為習慣角度進行全面分析,加強禮貌教育元素的滲透,使學生在小學不同階段養成鞏固并強化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為更加廣泛的德育發展目標奠定基礎。其次,在小學班主任工作方案制定過程中科學完善的德育發展目標,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全面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自主意識。小學階段教育過程中,很多學生缺乏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這不僅是教育方向缺失而造成的主要問題,更是家庭環境和生活背景影響作用下出現的問題所在。以此進行分析,小學班主任在德育發展目標構建過程中,要加強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和自主管理觀念,推動實現綜合教育發展目的。最后,德育目標構建過程中要加強培養小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積極向上的學習品質和學習態度,是小學班主任德育重點工作方向和教育目標。對此目標的構建和落實工作,班主任需要結合生活點滴及細節進行分析,充分體現良好思想品德元素,使學生全面了解傳統文化習慣、社會規范以及道德標準的重要意義。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促進思想品德教育發展目標的實現。根據小學生基本身心發展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大部分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加之對班主任及教師身份的敬畏之情,會出現模仿的行為表現。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為其構建針對性的教育策略,加強自身思想道德規范,以身作則為學生起到榜樣引導作用,從而促進實現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強化激勵教育作用的發展目的。因此,小學階段班主任德育工作過程中,激勵教育的具體實施方式可以通過多元化教育發展目標及正確的榜樣引領作用進行構建,幫助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實現德育水平及核心素養發展的目的。
六、注重激勵的時效性,確保德育目標的實現
在德育過程中滲透激勵教育元素需要保證以及時有效作為根本核心,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實現有效的激勵作用,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感受自身優勢特點,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加以延伸,完成更加長遠的教育目的。根據小學生的基本特點與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如果激勵教育不夠及時有效,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激勵教育效果無法達到既定目標。對此,班主任可以在日常教學、管理及活動等途徑中對學生的優勢特點進行及時鼓勵,使其在當下即可體會自身優勢,感受班主任的信任,全面提升激勵教育效果。例如,在小學班主任具體工作過程中的班級紀律管理策略設計期間,既要以完善科學的紀律管理策略和管理機制作為根本核心,同時要重視在具體管理過程中隨時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與評價,以此促進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保證學生在積極的學習態度中德育發展目的的實現。與此同時,班主任對學生的激勵方法要多樣化,長期運用單一化的鼓勵方式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學習體驗不佳的問題出現。因此,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與德育目標進行分析,小學班主任在實施激勵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以及時有效的激勵方法作為基礎,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實現激勵教育的根本目的。
七、構建多元班級評價方案,促進營造激勵氛圍
針對小學生實施激勵教育策略,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體現,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與興趣方向為學生構建具體化的激勵策略,使學生在德育學習發展過程中充滿學習信心,提升學習效率。多元化班級評價及管理方案的制定是非常科學的方法,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變化教學評價策略,使學生在綜合評價體系中增強自信心,進一步提高綜合學習水平。在此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以生為本教育理念構建班級評價方法,保證公平及公正態度的同時,促使學生感受激勵作用的引導意義,推動實現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發展目的。例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以互相評價的方式進行總結和互動,設計科學的評價措施,使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完成德育學習目標。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設計《品德評價表》,引導學生以互相評價總結的方式完成表格。這種方式的運用不僅可以促進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與互動意識,同時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使學生結合同學的優勢特點進行分析,以此完善自身的不足。這是激勵教育過程中非常有效且具有趣味性特點的引導策略。除此之外,體現激勵評價模式多樣化的具體教育策略制定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以自主設計評價方案的方法進行激勵教育,從而促進推動德育目標的實現,全面化提升小學班級管理效果,同時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因此,小學班主任工作過程中,結合德育滲透激勵元素的具體方案構建過程中,需要通過多元化班級評價方案的設計進行深入分析,從而促進保障激勵教育效果的全面發展。
八、利用班級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激勵,深化德育環境
德育工作目標實現過程中,加強教育環境的構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環境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作用十分深遠,良好的教育環境可以幫助學生在積極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發展目標。小學階段德育方案設計期間,班主任需要通過多元化教育策略為學生構建完善合理的德育環境,使學生在良好學習環境中充分體會德育及激勵教育的引導作用。對此,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多樣化實踐活動方案的制定方法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德育環境和學習氛圍,推動實現激勵教育發展目標。環境對學生的主要影響作用在于可以通過多感官刺激的方式使學生感同身受地體會學習內容與發展目標,在潛移默化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目標。豐富多樣化實踐活動方案的制定是十分符合小學生的基本年齡與心理發展特點的教育方法。例如,班主任可以根據德育及激勵教育根本目標進行分析,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活動方案,使學生在愉快的實踐活動參與過程中完成德育發展目的,感受班主任激勵及鼓勵作用。比如,在國慶節期間,班主任即可以以愛國為主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既定的時間和環境氛圍中感受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意義。活動方案的制定要具備全面性和完善性特點,從學生學習方法與綜合教育目的角度,將激勵元素合理滲透其中,保障活動設計效果與德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結合實踐教育活動方式為學生構建良好教育環境,促進實現激勵教育目標是非常高效科學的教育措施。
九、結合生活進行激勵,培養學生德育發展的自主意識
無論是德育或是其他發展目標的實現,一定要從多角度進行分析,保障教育方法運用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特點。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途徑比較多,除了基礎的課堂及學校途徑之外,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幫助學生獲取多樣化的知識和學習技能。小學班主任可以從生活角度出發進行分析,為學生設計德育方案,使學生主動在生活中獲取知識技能。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生活化德育符合學生基本認知情況,同時可以有效促進提升教育效果與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教育條件。同時,為了保證教學效果的生動性和有效性,班主任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設置,利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理解德育引導元素,同時體現激勵教育的重要意義。因此,從生活角度出發構建科學的德育方案,是促進全面化培養學生自主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德育水平的有效措施。
十、結語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目標的實現與落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構建多元化、針對性、全面性特點的教育策略,加強利用激勵教育元素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使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體驗中完成德育發展目的與自信心提升目標,進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調動學生德育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德育素養,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德育基礎,為學生更高階段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能夠推動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高效率進行。
參考文獻:
[1]章芳.小學班主任德育中激勵措施應用探討[J].華夏教師,2020(17):88-89.
[2]李琳.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行為研究綜述[J].內江科技,2020,41(3):89-90.
[3]范東枚.小學德育管理激勵對策創新實踐[J].才智,2020(1):150.
[4]陳殿文,羅經銀.新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夏教師,2019(1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