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榮強
◆摘要:體育逐漸被國家重視,在中考時,體育也成為了必考課程之一。教師可以通過比賽課的教學方式,推進對體育教學的研究,不斷深化對體育的教育改革工作,通過體育比賽課教學,不僅可以展示每個地區的教育工作成果,還可以讓體育老師們得到交流和溝通學習的機會。所以,體育比賽課對體育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那么,要如何才能上好體育比賽課呢?本文對這一問題試著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比賽課;探討
體育比賽課有利于推動體育教學相關研究的進展,通過體育比賽課使得體育教學不斷深化和改革。通過體育比賽課可以讓體育教師之間得到更好的交流、學習以及相互溝通的機會。每一次開展比賽課之后,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會得到一定的提升,對今后的教學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一、端正認知,找準切入點,勇于創新
能夠參加比賽課對教師來說是很幸運的,他們都是通過層層選拔才在眾多教師之中脫穎而出的,他們可能代表的是一個學校或者是一個區域中體育教學的水平。舉行比賽課主要就是讓教師坐在一起觀看,再進行評價,最后有所收獲。所以,如果在其他教師觀看完比賽課后并沒有從中發現任何的新意,得到新的啟發,抑或沒有什么借鑒的東西,那么這節比賽課將會毫無意義。
在進行體育比賽課之前,作為比賽課的主要引導者,要先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認識比賽課的重要意義,帶著責任感和使命感去盡力把這節比賽課上好,為體育教學的更好發展奉獻自己好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師端正自己的認知,找到體育課堂的切入點,才能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之上,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尋求符合現代發展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這也就需要教師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能力,找到一個或者是多個點作為自己本節課的創新“題材”,以促進比賽課的順利進行和更好地開展。
二、及時溝通,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做好學生的“準備工作”
就是參加比賽課授課的教師進行現場抽簽,抽到的教學內容是什么教師就講什么,教師準備的時間不夠充足,需要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將教案寫出來,并將授課任務完成,這就需要教師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并且對各年級學生的學情和學生的特點非常了解。教師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將自己的教學能力盡可能發揮得更好,因為這種比賽課是在教師沒有做全面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不僅會對教師的備課能力進行考驗,還會看出教師是否對教材了解,所以,出現一堂比賽課上的平淡無奇,甚至是失敗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組織比賽課的人不論是側重點在于通過觀摩體育課的教學過程進行研討,還是說在于對參加比賽課的教師的能力進行考驗,也不管組織者選用哪一種形式進行比賽課教學,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教師所面對的都是非本班的學生,或者是完全陌生的學生,因此,在進行備課之前,要先了解學生,做好學生相關的準備工作。
組織者一般情況下都會讓授課教師與學生先見面,會給他們差不多一節課時間進行見面交流。這段時間,對教師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通過短暫的接觸,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的了解,看看他們對自己所要講課的內容是否有接觸過和學生具體的找我情況如何,根據這些信息恰到好處并及時地制定課堂內容和相關辦法;與此同時,借著這個機會,也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兩者之間相互加深了解,增進一些感情,通過短暫的接觸產生一定的信任感,增強師生共同上好這節比賽課的信心。在師生見面之前,為了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教師的印象和留下好的印象,教師需要在與學生見面之前準備好一段有特點的開場白,語言要簡練,同時教師也不能顯得過于嚴肅和死板,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自己的特色在里面,讓學生不僅能夠快速知道通過和老師配合這節課能夠從中學習到哪些知識,還能知道這節課可以掌握哪些東西;其次,除了讓學生了解教師和課堂內容之外,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摸底,也就是需要了解清楚學生對教師將要講授的課程內容是否有過了解,了解多少,掌握的情況是怎樣的。只有這樣,教師在授課時才能夠及時的對課堂內容進行調整,對完成授課這一任務有很大的幫助。最后就是需要和學生簡單說一下授課內容的大致框架,并留下一些懸念給學生,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教師將要教授的內容有所期待,在課堂上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更有幫助。
三、結合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準備好器材和授課場地
通過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是給教師做好心理上的準備,讓教師備好教案是為了讓教師提前做好教材的準備,任何一位教師,在上任何一節課之前都需要提前摸清楚教材的內容,才能夠講好這節課,否則,就不配為人師表,也沒有能力教好學生。課前除了準備好這些之外還需要提前準備好上課時會用到的教具,體育課來說就是相應的體育“器材”還有場地,這兩樣就是外界的物質準備。做好這些準備之后,教師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完成相關備課工作。
在準備場地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二忌”。第一,教師要注意對場地的控制,不能過小,也不可過大。在平時,上體育課的時候,通常都可能會遇到其他幾個班級共用一塊場地,所以,場地可能會很有限,在上體育比賽課時,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所需,對授課的場地進行合理化的選擇,在進行授課的附近將區域規劃好。第二,就是授課區域不要有過于繁瑣的圖案。為了在課堂教學過程起到輔助教師的標識,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在授課區域提前畫出相對應的參照物,方便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指令完成相關的活動或者是動作,但是,這些標識不能隨心所欲的亂畫,或者是畫得過于繁瑣。有的教師在進行比賽課授課之前,會找其他人員進行幫忙畫一些圖形,不同的圖形會代表一個指令,甚至就連在上課之前學生活動的集合點都提前作好了對應的標識,這些標識不僅不會對教師授課有所幫助,反而可能會因為教師太過依賴這些標識而過于注重學生是否按照標識去做出某些反應而忽略了課堂教學,學生也可能因為標識過多,低頭尋找形成現場混亂的情況,不僅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同時也會影響課堂效果,使課堂變得拖沓,顯得課堂沒有秩序。因此,教師可以做標識,但是,一定要注意,這些標識不要過多,只為了學生更好地完成動作而簡單的做好標記就夠了,標識做多了,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準備器材的時候,教師要做的是“二要”。首先是要嚴格把控安全這一問題,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對于安全問題教師也是需要一再強調,需要多加注意的方面,在比賽課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更要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因為,教師可能是會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進行授課,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能對授課的場地和所用到的器材的具體情況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上課之前,教師最好是可以做到逐個器材都親力親為的進行調試,保證器材萬無一失,尤其是在體操課上可能會用到的相關器材。二是要教師進行就地取材。舉辦比賽課的學校會盡量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教具等課堂可能會用到的東西,但是,這不代表用具完全滿足教師的需求,也有可能會達不到教師授課所需的理想要求,因此,教師要學會就地取材,看學校有什么教師就用什么,學校給提供多少教師就用多少。
四、課堂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要盡量將重難點著重突出,并且,教師要用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在訓練的過程,教師安排的活動也要具有針對性,將講與練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上比賽課時,教師更要注意這些問題。比如,教師在講蹲踞式跳遠這一課時,如果教師是第一次給學生講解這一課,那么,教師最先需要做的任務就是需要讓學生了解并掌握蹲踞式跳遠的時候倒數后三步的順序是什么,在課堂上教師盡量圍繞這一重點難點進行授課,怎樣才能夠讓學生盡可能的跳得更遠,而不需要教師在第一節課進行過多的講解,或者教師可以粗略講解,用掛圖給學生觀看就很直觀了,給學生多練習,另外,學生之前可能完全不知道蹲踞式跳遠是什么,也沒有切身感受過,教師進行講解的話學生可能根本沒有辦法理解,所以,就會顯得有些多余。在授課過程,教師為了方便學生記憶,可以用最為精煉的語言或者是編寫順口溜等形式,使得學生加深印象的同時能夠真正的學會本節課所要練習的重點內容,節省下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教師進行指導并糾正錯誤動作,還可以找跳得好的學生進行示范,幫助同學能夠更好地去掌握蹲踞式跳遠的四個教學步驟,助跑、踏跳、騰空、落地,一定要少講多練,如果學生掌握得很好,教師也可以利用剩余的時間對蹲踞式跳遠中難點問題進行講解,為下節課鞏固教學成果奠定基礎。這樣的一節體育課,不僅能夠突出課堂重難點,而且,上課的順序也很清晰有條理,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也才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人無完人,都會有出錯的時候,因此,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失誤的情況,要敢于承認錯誤。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能因為過于緊張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講解或者是示范時出現了失誤的情況,這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不過,要是教師為了“顏面”而不能夠及時的將錯誤改正過來那就是不可以被諒解的了。比如,教師在進行示范的時候出現了失誤,教師要告訴同學這次示范是錯誤的,注意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和老師出現一樣的錯誤,緊接著,再進行正確的示范。一些教師,原本就很緊張,出現錯誤之后,會使得心理更加緊張,后面的示范可能會更加差強人意,因此,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同時還可以提醒學生需要注意的事項。
綜上所述:要想上好一節比賽課,教師需要提前準備的內容有很多,但是,備課是一節課是否能夠上好的基礎,抓住重點、難點開展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因此,每一位教師都要在上課之前備好課,在上課時抓住重難點同時把自己最好的教學方法展示給評委,把自己的練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把自己的經驗和同行分享。
參考文獻
[1]于驥.跨學段教學體驗段教學體驗和同行分享。要任務[J].體育教學,2015,35(10):56-57.
[2]趙勇生.談談校際交流對初中體育教學的促進與發展[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2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