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傳統的語文識字教學普遍缺乏趣味性,忽視了語境創設的重要性,使得學生的識字學習處在被動接受的狀態,無法對字形字義作深入領悟。本文主要以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為基礎,對“語境式”識字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創設豐富的語境,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創設語境;學習興趣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而漢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多音字和同音字,給學生們的識字學習帶來很大的阻力。低年級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性,學習上注意力不能持久,并且以形象思維為主,枯燥、機械式的識字方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常常反思一個問題:如何能讓學生快樂識字?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創設豐富的語境進行識字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低年級語文的識字教學質量。
一、創設良好的朗讀語境
朗讀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方式,也是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朗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所蘊含的意義,也能對學生的漢字記憶能力進行強化,并逐漸地內化為自身的語言。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朗讀中識字,在識字后讀書,讓識字教學更生動有趣。以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雨》為例,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為依托,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引導,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文中的生字,在朗讀的語境中讓學生理解生字的字形和字義。
《雷雨》教學片段:
師:這幾個句子,你能讀好嗎?(出示句子)
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學生自由朗讀、齊讀。
通過朗讀課文的方式識字,讓課文中的生字恰到好處地出場,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而且識字后的讀書過程就是學生鞏固新字的過程。
二、借助文本內容創設語境
因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無法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漢字的字義和用法。因此需要對課文的詞句多加關注,創設合適的語境。例如在二年級語文上冊《樹之歌》教學時,我采用結合文本內容的方式來為學生創設語境,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文中11種樹,請學生簡單說明樹木名稱,以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認識不同樹種。接著引導學生回到課文當中,通過創設一個美妙的森林之景,讓學生依據課文中的“像手掌”、“葉兒紅”、“披綠裝”、“在南方”、“守北疆”、“活化石”、“滿院香”等樹木特征,借助圖片和視頻來用心觀察不同樹種的外形,以“楊樹”為例讓學生總結樹干和樹葉的特征,并以此總結學法,讓學生總結其他樹種的特征,并與課文所展示的內容進行對比和思考。由此再引入到生字識字訓練中,最后教師帶領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生字的特點(與樹木有關的字大多帶有“木字旁”)。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考察識字情況,引導學生記憶同偏旁的不同漢字以及同偏旁漢字的特點。
三、通過游戲方式創設語境
小學生因受自身年齡段和心理特征影響,喜歡模仿游戲來展示自我。以此為依據,教師在開展“語境式”識字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表演游戲的語境,利用肢體的動作和神態表情等方式進行文字內容的演繹,讓枯燥、抽象的文字表達更為直觀地表現出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教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這一課時,我采用課本劇表演的方式,讓學生戴上青蛙和小鳥頭飾進行角色扮演,依據課文內容進行演繹。通過這一游戲活動,學生因有趣的表演游戲,更加深刻地記住表演情節中的字詞。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的肢體和語言都會加深對字詞的印象,并且會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生字講解的過程中設置小游戲,將游戲與情境教學相結合,以做游戲方式來帶領學生認字。猜謎語是一種容易調動學生趣味的游戲方式。教師在上課前可以用猜謎語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一人站在門外是“們”字,這種簡單的謎語非常適合應用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順口溜也是一種常用游戲方式,尤其是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生字,教師就可以用順口溜的方式營造語境,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比如“澡”和“操”,它們是形近字且容易混淆,“用水來洗澡,用手來做操”這種類型的順口溜將學生帶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學生就可以簡單地將其區分,并記憶深刻。
四、利用課外活動的方式創設語境
開展課外活動是小學低年級語文“語境化”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滿足學生興趣愛好特點的基礎上,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外語境識字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也能讓教師的識字教學水平得到提升。
教師在教授生字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閱讀一些有趣的書籍,讓學生在全新的語境下鞏固學習過的生字,同時也能強化知識的遷移。另外,還可以采用講故事、詞語接龍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可以始終保持較強的求知欲,在潛移默化中記住不少的生字和詞語。生活中的語文隨處可見,不管是廣告牌、宣傳標語,還是課外書籍,都是重要的識字資源。教師若能巧妙聯系生活實際,將“語境式”教學法遷移到學生的生活當中,可以更大程度地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開展漢字收集活動,讓學生在課外生活中收集指定類型的漢字,通過摘抄或者裁剪的方式,讓學生統一帶到課堂進行分享。通過分組展開討論,學生猜猜這個字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同一個字會在不同的語句中有不同的意思。這樣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識字數量,還可以將課堂上學習的生字遷移到生活當中,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對調動學生漢字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低年級語文的識字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教師需要借助多形式朗讀、游戲情境創設、課外活動拓展等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漢字學習“語境”,這樣才能讓枯燥學習變為趣味學習,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雪.小學低學段“語境式”識字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1(48):115.
[2]宮丹娜.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開放式識字教學[J].新課程(中),2019(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