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杰
【摘要】在德育任務的驅動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我國教育的總體目標。各學科以核心素養要求為基礎,結合自身特點,對學生發展提出具體要求。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歷史學科的特點和相應的歷史思維概念,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把人文主義、精神文化、發展前景等融會貫通,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問題鏈;設計
引言
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材與時俱進,進一步呈現了與當前社會事件相對應的主題,引入了大量生動鮮明的教材。歷史教學應注重教學中的主體探究和學生的認知發展。同時,應整體把握新課標要求,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明確教學主題,精設問題鏈,以問題掌控教學節奏,以問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以問題構建有效課堂,最大限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設計探究性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然而,就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現實而言,很多教師的應用方法缺乏探究元素,學生參與自主探究的機會相對匱乏。這不僅會阻礙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順利培養,還會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新課標還倡導教師積極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歷史教學體系,這為教師運用問題式教學法帶來了新的啟發。基于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順應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樹立明確的探究教學導向,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積極為學生設計探究性問題,這樣既為學生創造了更多參與課堂探究的機會,使學生體驗到與伙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快樂,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強化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從而彰顯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二、設計思考問題
歷史思維“疑學”。在歷史探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結合歷史和現實去尋找答案。一直以來,在課堂上設計問題是教師實施教學目標的重要方式。可以說,課堂上不缺問題,但有問題才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啟發學生深入思考。高中歷史課也是如此。有效提問的缺乏,使得學生無法形成對歷史的客觀認識,無法從時間與空間的角度建立歷史現象之間的聯系,難以利用歷史資料進行歷史解釋,對于家國情懷的理解也會陷入機械。針對此,教師應重視問題的設計,提出有深度、有層次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問,進而在課堂互動中提高歷史教學效果。課本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根源,學生在考試中所面臨的試題也都出自于課本,因此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時要依托課本進行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并且也要不拘泥于課本,適當在課堂中進行延伸和補充,從而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育。
三、將歷史學習融入生活
教師的每一堂課都要精心準備,精心設計,讓學生能及時地學以致用,從而有更扎實的把握。比如每節課前五分鐘,組織學生練習寫作。他們可以寫自己對時事的看法,一個歷史事件的啟發,或者一句歷史名言對自己的影響。教師要以多種方式設計課后作業,讓學生寫日記,從歷史的角度描述自己的態度,批評某個制度的缺點,或者總結自己的歷史學習成果。此外,開展生活化的課外教學活動,增強歷史學習的應用性,課內學習不是歷史教學的終點,相反,生活化的課外教學活動正是歷史教學的有效延續。定期帶領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到工廠實地體驗,到大自然中去感悟,這些都能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以應用,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體會到生活、世界、自然的美好,從內心深處提升歷史綜合素養。
四、任務驅動與問題鏈教學
高中歷史教師必須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具體的教學過程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靠具體的任務來驅動學生,而具體任務的實現又需要設置一系列的問題鏈,讓學生“沉浸”在歷史中。問題鏈教學和任務驅動是串聯的。那么何為問題鏈教學法呢? 問題鏈教學法是指在歷史課教學中,在明確的教學主題下,“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以問題為紐帶、以知識形成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主線、以師生合作互動為基本形式的新型教學模式”。而問題鏈教學法的特點就在于不僅緊扣課標與學科核心素養要求,而且問題之間環環相扣,避免了問題的碎片化、復雜化,這樣不但能夠增強課堂的有效性,提高問題討論的價值,而且通過問題鏈能夠真正地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汲取智慧的能力,進而提升家國情懷。
五、增加史料運用
在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教版的歷史教科書包含了大量的史料。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課本中的史料,讓學生在掌握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拓展相關的課外史料,在史料的輔助下,創設高效課堂,讓學生走進歷史,了解歷史。例如,在講授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繪制一個詳細的路線導航圖,讓學生在腦海中自發地思考、規劃大致的路線結構,對于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地理地形加以了解。
結語
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模式受到了廣泛關注。這樣的歷史課充滿樂趣,符合青少年天性,符合教學規律,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使命感,有效提高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情感、態度等核心素養。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核心素養要求,明確育人目標的價值要求,挖掘整合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整體中的各個要素,推進教育目標的實現,最終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
參考文獻:
[1]李曉嬌. 新課程實施下高中歷史情境教學的探索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