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妮 張艷艷



摘要:高職公共英語教師是外語課程思政的執行者,對學生理想信念的確立和價值觀的塑造起著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和專家咨詢法,通過構建同行、學生、教師等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分別設計評價項目和評價標準,采用層次分析法為各評價項目賦值,共同構建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從而促進高職英語教師課程思政專業發展。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英語教師、教學評價、評價體系
一、引言
2020年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的全過程...人才培養效果是課程思政評價的首要效果”。2021年教育部頒布的《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發揮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將課程內容與育人目標相融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备叩嚷殬I教育??朴⒄Z課程是非英語專業學生必修或限定選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理應發揮以文育人的思政政治功能,而教師教學評價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重要環節。
二、文獻綜述
自課程思政概念提出以來,我國學者從不同視角探討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內涵和可行性分析、存在的問題、實施策略及培養路徑,但是專門針對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研究仍不多,大多數學者也在研究時提及了評價的重要性,認為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檢驗思政育人效果。文秋芳(2021)指出,外語課程要通過評價制度將立德樹人的理念有機融入到外語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崔燕(2021)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論從教學計劃、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態度和教學效果六個方面建立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雷盛燕(2021)基于“產出導向法”從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構建課程思政智慧教學評價手段。這些文獻都對作者從課程思政的角度分析高職英語教學評價有很大的啟發。本文嘗試從教師評價為核心,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同行、學生、教師)從不同視角給予教師教學評價反饋,促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意識的不斷提升。
三、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實證研究與數據分析
教師教學評價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構建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遵循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原則,依據同行、學生以及教師本人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設計評價項目和評價標準,共同構成課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對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認知、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和課程思政教學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
(一)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設計的過程與方法
首先,根據文獻查閱法和教學實踐經驗擬定同行評價、學生評教和教師自評三個評價子系統的“草案”。然后,根據“草案”內容針對全校的師生分別設計調查問卷,對全校師生進行了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意見征集,在廣泛征詢全校師生的意見后,完善“草案”內容,形成“初稿”。其次,組織專家討論組對“初稿”內容進行三次討論與修改,形成定稿,構建了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模型。
再次,本研究面向一線的英語教師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檢驗評價指標的信度和效度,對構建的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滿意度調研。最后利用層次分析法AHP軟件建立多層次遞階結構模型,確定遞階結構中同一層次元素間的重要性程度,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計算出一級指標的合成權重值。
(二)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信度效度分析
對初建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以驗證其有效性和穩定性。選取了第三次反饋調查問卷的50份英語教師問卷,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被試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職稱等,第二部分是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題目,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計分,通過“問卷星”的問卷數據與SPSSAU平臺進行分析,判斷評價指標的信度和效度。
1. 評價指標體系的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多以內部一致性來表示該測驗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數越高表示該測驗結果越一致、可靠??寺“秃障禂担–ronbachs ?α)是最常用的信度測量方法,它的值在0和1之間,達到0.7-0.8時表示量表具有一定的信度,達到0.8-0.9時說明量表信度非常好。根據SPSSAU問卷統計數據表明,每個維度的克隆巴赫系數都在0.8以上,說明問卷的信度高。
2. 評價指標體系的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別通過KMO值、共同值、方差解釋率值、因子載荷系數值等指標進行效度分析。KMO值用于判斷是否有效,Kaiser指出了KMO度量標準:0.9以上表示效度非常好;0.8表示效度好;0.7表示效度一般。共同值反映所有公共因素對該原變量的變異解釋程度,用于排除不合理研究項。方差解釋率值用于說明信息提取水平,因子載荷系數用于衡量因子和題型的對應關系。效度分析要求通過Bartlett檢驗,對應的P值應小于0.05。通過下表可以得出,三個子系統的KMO值都在0.8以上,P值均小于0.05,說明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問卷的效度高。
四、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一)同行評價指標
同行(專家、督導)是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評價教學效果和反饋教學信息的一種有效手段。由于同行(專家、督導)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通過課堂觀察和教學數據采集,對被評教教師給予直觀、有意義的反饋,使得評價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動態的教學評價。同行評價實現了診斷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并且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同行評價指標包括個人特質、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和教學反饋9個評價項目,共計24條評價標準。
(二)學生評教指標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主體地位,學生的建議有助于教師教學技能和水平的提高,讓優秀教師得到認可,激發自信和活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學生對教師的教姿教態、教學風格和教學水平有最直觀的感受,對學習環境的描述與界定也較為客觀,學生的觀察比同行(督導、專家)等其他評價人員更為全面。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學生評教指標主要從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實際獲得感進行構建,主要包括教師形象、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結果5個評價項目共計16條評價標準。
(三)教師自評指標
對于教師自身而言,教師自評比同行評價、學生評價更具備內在激勵作用。外在壓力迫使教師達到最低標準,但很難達到優良水平。(陳玉琨,2019)教師的自我評價有助于促進教師課后反思和教學診斷,助力專業成長。因此,作為評價主體的教師自我評價構成了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之一,包括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學習反饋、考評與質量分析、教學學術能力、課后反思與改進6個評價項目共計20條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陳玉琨. 教育評價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62-163.
[2]崔燕. 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1(10):116-118.
[3]雷盛燕,吳麗芝.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智慧教學評價探析[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1,42(09).
[4]孫躍東,曹海艷,袁馨怡. 理工科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21(6):77-88.
[5]文秋芳. 大學外語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實施框架[J]. 中國外語,2021,18(02).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安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校級教育評價專項項目資助課題“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RW413)。
作者簡介:陳雅妮(1990-),女,江西泰和人,吉安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高職英語教學。1C9D0AB4-AA52-4508-985D-32F701C538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