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春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各種資源消耗巨大,垃圾廢棄物就越多,對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素質教育的建設,尤其是把傳統節日活動和生態文明進行有效結合。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時期,要從小娃娃抓起,向他們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和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本文主要論述如何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有效結合,并提出了相應的可行性政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節日活動、生態文明、有效結合
引言:在開展我國傳統節日時,要培養幼兒綠色發展理念。許多幼兒園不能合理的分配幼兒娛樂活動和學習的時間,許多私人幼兒園往往注重利潤,淡化了學生培養意識方面的培養。學生在上幼兒園時期,老師不應該急于傳授知識,應該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和環保意識。家長也是影響幼兒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過傳統節日時,家長要時時刻刻秉承著節約、環保的生態文明理念。讓幼兒在無形之中受到熏陶,從小培養自己對中國傳統節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刻印象。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有效結合既可以培養幼兒對自然規律、生態文明建立起意識,又可以培養幼兒熱愛中華傳統節日,熱愛民族,熱愛國家。
一、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有效結合的意義
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的講話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大力建設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將傳統節日的活動和生態文明有效結合,可以使生態文明的落實更加完善。一個人在幼兒時期缺乏自己的主觀意識,正是培養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的時候,在這一關鍵的時期,老師和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尤為重要。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積極踴躍地創新,積極地與同行的老師、家長、專家之間交流探索,尋找出當前教育幼兒方法的不足,然后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做出改善,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做一個融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在幼兒的教育體系中,要把傳統節日文化滲透進去,深入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讓我國最珍貴的歷史遺產得到繼承。老師和家長要細心的捕捉他們,然后認真的為幼兒講解。使幼兒在日常生活當中理解傳統節日文化和生態文明的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結合的重要性
老師和家長可以向學生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在每逢節日時為幼兒講解出每個節日的來由,故事,習俗等等。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的內心思想,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們認知世界,可以很好的了解傳統文化,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提高幼兒的對事物的感悟能力,這也說明了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有效結合的重要性。例如,在過春節的時候,家長可以為幼兒講述年的故事,激發起幼兒的好奇心,再給幼兒引導,根據國家規定,少放或者不放煙花爆竹,會污染環境,為幼兒講述出煙花爆竹放多了的危害,像會產生霧霾,會影響空氣質量,影響人們的出行或者健康。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每一件小事都要重視,都可能影響著幼兒的認知行為。
三、如何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有效結合
家長層面是影響幼兒的一方面,老師很大程度的影響著幼兒。在幼兒園中,在幼兒園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有效結合,吸引學生的興趣。通過多媒體播放適合幼兒觀看的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結合影片,培養幼兒良好的愛國情懷和道德情操。老師學會要包容學生,幼兒這一階段的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也許會犯錯,像幼兒不進行垃圾分類、亂扔垃圾等,這都是很普通常見的事情,老師就要運用比較柔和的方式告訴學生正確的做法,不要讓幼兒感到反感,用幼兒能接受的方式,可以讓事情事半功倍。從小學生的心理來看,學生更喜歡輕松愉快地學習氛圍,老師可以利用課前的幾分鐘與學生進行互動游戲,通過游戲將課堂活躍起來。老師可以利用過完傳統節日留下來的垃圾,利用游戲的方式,通過“變廢為寶”讓廢棄物由舊變新,引導幼兒是用廢棄品制作成日常生活中所能用到的事物,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激發幼兒們的興趣,適當的夸獎可以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進而讓學生主動了解傳統文化節日,了解垃圾分類,了解生態文明建設,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將廢棄物重新利用起來。這對提高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有效結合有一定的作用。
結束語:如何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的有效結合是一門非常值得研究的學問。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為之努力,傳統節日活動的魅力在于可以讓幼兒團結協作讓學生養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可以促使學生多方面發展。傳統節日中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故事、吸引人的習俗活動。把傳統節日活動與生態文明的有效結合,可以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強化幼兒的民族意識,也可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幼兒在幼兒園的課堂得到升華,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熱愛祖國,傳承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寶。
參考文獻:
[1]廖澤香. 運用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素質探析[J].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02):14-16.
[2]李松. 綠色發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傳統節日中認知生態文明[J]. 綠色中國,2019,(1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