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 邱海燕 黃琳 張燕忠
摘要:目的 觀察和分析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及患者治療有效率的影響。方法 納入46例病患為研究對象,截取于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護理干預,觀察其最終治療效果。結果 本次入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經護理干預后有26例(56.52%)達到顯效標準,18例(39.13%)達到有效標準,2例(4.35%)為無效;總治療有效率為95.65%(44/46)。結論 恰當的護理干預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中具有極高應用價值,可切實提升患者疾病治療療效及生存率,建議推廣。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有效率;護理干預
作為臨床消化科常見、多發性急腹癥,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較高病死率;患病后,需及時接受止血、抗休克、補充血容量等急救措施,如此才可確保患者生命安全[1]。但在其期間,若想切實提升患者生存率,還需配以有效的護理干預。下面,本研究將納入46例病患為研究對象,針對護理干預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疾病治療有效率的影響展開觀察與分析。詳情如下:
1.基線資料和方法
1.1基線資料
納入46例病患為研究對象,截取于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女患人數比24(52.17%):22(47.83%);最小年齡21、最大年齡77,均值(48.71±2.42)歲。
1.2方法
入組46例患者均接受護理干預,詳情如下:
(1)基礎護理: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如平臥位、側臥位等),告知患者盡可能臥床休息;定時幫助患者更換體位,并加強其皮膚管理,避免發生褥瘡;嚴格控制家屬探視時間與人數,為患者營造良好休息環境;及時清除患者分泌物,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加強監測,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醫師,并及時創建靜脈通道,給予患者輸血、吸氧;對患者每日嘔吐物、排泄物等進行觀察與詳細記錄;如患者體溫異常,且嘔吐物呈鮮紅色、排泄物呈褐色,應警惕出血,及時給予患者以相關干預。
(2)飲食護理:結合患者機體狀況及實際病況,指導患者合理飲食;譬如,急性期,告知患者禁止攝入任何飲食;恢復期,指導患者可少量食用清淡、易消化、溫熱的流質食物;病情穩定后,可適量食用營養豐富的半流質食物,之后可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期間需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煙、飲酒。
(3)心理護理:因上消化道出血病癥影響,大部分患者都會產生較為嚴重的負性情緒(如恐懼、煩躁、焦慮、抑郁等),而負性情緒的產生又會在一定程度促進胃酸的分泌,以及迷走神經興奮,從而加大患者再次出血幾率。因此,需要給予患者以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的與患者構建深入交流,給予患者以語言和精神上的安慰,以改善其負性情緒;與此同時,還應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消除其片面認知;告知患者保證充足休息對促進疾病好轉的重要性,借助榜樣案例強化患者疾病治療信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相關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開展。
(4)用藥護理:及時給予患者以血容量、液體補充;若患者處于休克狀態,應給予患者以休克糾正,且在輸液時,可以適當加快患者液體滴注速度;待患者恢復情緒意識、同時血壓水平正常時,在將液體輸注速度調低,避免輸液速度過快誘發肺水腫或再次出血,進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給予患者以血容量補充時,應盡可能應用新鮮的血制品,避免使用具有較高含氮量的庫存血,防止患者出現感性腦病。在給予患者以凝血酶使用時,應確認患者無出血跡象后再使用,如此可進一步促進藥物作用的發揮,避免致使患者胃部殘存血液凝結成塊,使患者出現胃擴張。
(5)再出血預防護理:通常情況下,部分患者會在夜間出現再出血情況;所以,護理期間,應加強夜間病房巡視,如此才能及時發現并給予急救干預。當然,除夜間是再出血高發階段,還需要注意下午4點至5點這一期間,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如果患者出現以下癥狀,提示可能發生再出血:(1)面色蒼白;(2)冷汗出;(3)情緒煩躁;(4)血壓下降;應第一時間上報醫師,給予患者以針對性干預處理。
1.3指標觀察
按照臨床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標準,以顯效(干預后,2天內未出血、無嘔吐、黑便等癥狀,各項生命指標均恢復正常)、有效(干預后2-3天內無出血跡象,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無效(干預后,未達上述顯效、有效指標)為評估標準,對入組36例患者干預后臨床療效展開評估與統計[2-3]。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以%表示等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以( )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時即為呈現出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評估與統計,本次入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經護理干預后有26例(56.52%)達到顯效標準,18例(39.13%)達到有效標準,2例(4.35%)為無效;總治療有效率為95.65%(44/46)。
3.討論
作為臨床消化科多發性急腹癥,上消化道出血若為及時接受專業且有效治療干預,則會致使患者因大量出血而休克,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雖然經積極有效治療后,可很好幫助患者改善出血癥狀,但若想切實提升患者生存率,則還需要給予患者以有效護理干預[4]。本次研究中給予入組36例患者以全面護理干預(如基礎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等),結果顯示:經護理干預后,其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65%。
綜上,恰當的護理干預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中具有極高應用價值,可切實提升患者疾病治療療效及生存率,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蔚蔚. 基于認知內化為導向的目標執行護理方案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20):3768-3771.
[2]龐冬霞,楊春,王光昕. 6S管理模式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管理效果觀察[J]. 社區醫學雜志,2021,19(24):1484-1487.
[3]石敏,王海燕,李紅芳,徐燕. 危險性積分聯合量化評估護理策略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4):51-53.
[4]姚柳賢,劉子珊,麥映荷,黃淑如,吳玉軒. 舒適護理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效果的改善效果[J]. 智慧健康,2021,7(30):177-179.
作者簡介:嚴敏 女 1984年7月30日 本科 ?籍貫:四川簡陽 ?工作單位儋:儋州市人民醫院 ?消化病中心 職稱: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