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對龍
摘要:興趣是小學生完成學習活動最根本的推動因素,而小學體育教學更需要教師能夠著力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轉變既有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并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讓其養成喜愛參與體育活動,樂于從體育活動中收獲教育與成長的意識,并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和運動意識,為終身運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習興趣;新課標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和新時代發展條件之下,我國的小學體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方案和指導要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成績,其發展趨勢也逐漸明朗樂觀。但不可否認的是,基于教師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學校、教師、家長、社會一起努力,落實健康體育教育標準,讓小學生通過體育學習強健體魄,鍛煉身心意志,實現全面發展。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1.教學理念落后
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觀點并未全面的退出現有教學環境,在課上仍有大部分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看示范動作、模擬練習、分組練習中完成一堂又一堂的體育運動課,學生既沒有自我發揮的空間,也沒有自我運動的意識;教師所傳遞給學生的專業的體育知識也較少,忽視了小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能動性。
2.教師素質待提高
在部分學校,由于教學資源緊張,師資力量不夠充分,導致許多體育教師由其他任課教師所兼任,缺乏專業的技術和素養,體育課或讓學生在室內自習或在操場上自由活動。而部分專業體育教師又受限于創新教學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影響,導致在教學中習慣于對照教材照本宣科,忽視了多樣教學方法的創新,導致體育活動缺乏活力和動力。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性
1.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增強學生的體質,讓學生能夠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同,老師如果能夠抓住學生的特點,來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進行培養,這樣可以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體育知識,并且能夠通過體育學習鍛煉自己的體魄,快速地理解體育知識的內涵,從體育學習中找到一些樂趣和快樂,這樣會對學生的體育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2.有利于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可以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將體育鍛煉看成是一種終身的鍛煉,能夠時刻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發展。由于每個學生的體質特征各不相同,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習慣上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沒有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的體質特征,而通過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鍛煉意志與潛質,開發學生的鍛煉潛質,讓學生樹立終身鍛煉的信念,這樣會對學生的體育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
學校應當首先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認知到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性,通過一系列規章制度的落實保證體育課時的完整性、連貫性。同時,適當的向小學體育教學傾斜財力和人力資源,支持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其次,教師應當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將體教融合、健康體育、陽光體育等教育理念的內涵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能動性,讓學生可以自主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1]。
利用體教融合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觀點開發足球教學活動,用小組隊長的選拔,班級足球隊的組建和校足球比賽的組織,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球類學習和球類運動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并在分階段的、有針對化的練習中讓學生自我認識到在技術動作等方面的不足,能夠基于發現的問題尋求教師的幫助,并在主動的練習過程中完善自己的運動素養,實現競技帶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2.創新教學方法
體育教師還要能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用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小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將學習變為娛樂,將運動變為能動,使學生既能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感受快樂,又能真正提高體育運動素養,掌握相關技術動作[2]。
教師可以將相適應的民間游戲或民族游戲融入到小學體育教育之中,如利用傳統民族舞蹈竹竿舞的形式鍛煉學生的跳躍能力。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跟著音樂的節奏、隨著跳動的竹竿而不斷的跳躍前進,既能關注腳下的動作,又能昂首挺胸、目視前方,使運動訓練和游戲活動充分結合在一起。教師也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融入到理論性內容的講解之中,如定格某一趣味賽事的視頻,請學生模仿視頻中的動作,其他學生來判斷該動作在實際比賽或活動中是否會引發身體上的損傷,如果會,請糾正該動作,給出正確示范,讓學生在模仿、思考中實現對個人學習潛能的調動和對參與活動興趣的激發。
3.落實因材施教
小學體育教師還要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一是從學生的興趣點或愛好點出發選擇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做到活動與年齡特點相一致,與身體基礎相一致,讓學生可以收獲運動成就感,帶動個人體育興趣的提升。如以知識問答或小組搶答的方式完成健康飲食、陽光運動、飲水有益等理論性內容的學習,使單一的理論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學生更可以在游戲競技中調動自己參與的熱情,在更積極的氛圍之中強化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使學習充滿樂趣[3]。二,教師要能從學生的性格特點或性別特點出發組織不一樣的教學活動。部分學生本就愛好安靜,對于競爭激烈的體育運動有排斥心理,教師就可以從創新體操形式、參與技術動作講解等方面引發該部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其也能融入到體育活動之中;成長到高年齡階段,男孩子和女孩子所喜愛的體育游戲也變得不再相同,教師可以選擇不同性別組成學習小組完成對應訓練,如跑步訓練中重點培養男孩子的沖刺能力,培養女孩子的持久耐力,不同的訓練科目可以激發學生不同的參與興趣;即使在訓練同一內容時,也可以設定不同的訓練目標,使學生有參與體育運動的能動性和滿足感。
結語
在小學體育中注重對學生活動興趣的培養既考量了學生的主體活動地位,又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特點。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首先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教學資源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活動,并結合小學生不同的身體特點、性格特點、性別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楊燕華.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新紀實 學校體音美,2019, 000(002):1-1.
[2]褚秀彬.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中外交流,2019, 000(004):307.
[3]張巖.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J].科幻畫報,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