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力量訓練主要是針對身體整體中間區(qū)域,即腰部,髖部,骨盆周圍的深層小肌肉群的訓練,而這些部位位于身體的中心位置,將身體軀干上下部位有效地連接起來,整合了身體各部位全部的力量,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穩(wěn)定性有著極大的作用,使運動員的肢體配合更加協調,核心力量的扎實對于青少年運動員的經濟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核心力量;競走運動;理論;實踐;分析
引言:在競走運動中,運動員和教練必須想方設法從各個方面幫助運動員提高運動競技水平,其中核心力量便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核心力量的強弱決定著運動員的肌肉力量是否能夠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且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關節(jié)的負荷,若核心力量太弱,身體各部位就會松散無力,對于競走運動的競技水平提升形成阻礙。所以在運動訓練過程中,要求教練和運動員不僅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核心力量的理論基礎,還要將理論真正落實到實際訓練中,對競走運動員的訓練提供幫助。
一、核心力量在競走運動訓練中的意義
(一)提高運動的穩(wěn)定性
在競走中核心肌群發(fā)揮著凝聚力量,傳遞能量的關鍵作用,對競走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有著明顯的控制作用,能夠很好的使身體平衡,節(jié)省很大的力氣,不管是在發(fā)力環(huán)節(jié),還是調動能量過程中,都可以很好的整合身體的全部力量,起到關鍵樞紐的作用,如果身體核心肌群沒有核心力量的增持,那么就會在競走過程中失去穩(wěn)定性支撐。強大的核心力量,可以減少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的力量浪費,同時對身體姿態(tài)的支撐作用也是很關鍵的,所以核心力量的強弱,對于競走運動的質量提升是不容忽視的。
(二)加強競走運動員的協調性
競走運動不同于日常的走路,是需要充分調動自身上肢、下肢的一項高難度的控制型運動,在長距離運動的過程中,核心力量起到上下鏈接,左右支撐的作用,可以充分協調自身關節(jié)和肌肉能量,有效轉化成動能,不僅節(jié)省力氣,還能減少自己身體的損傷,這便是核心力量在協調自身肌肉群的有力作用之一。在青少年日常的訓練過程中,必須有意識地考慮核心力量的重要性,盡量內化成自己身體的習慣,核心力量就好比在身體里面搭建了一個控制平臺,在競走運動中,可以整體控制上肢、下肢、左髖、右髖密切配合,充分協調協作達到統(tǒng)一,這樣才能發(fā)揮出自身的潛力[1]。
(三)提高肢體運動效率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效率的提升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在競走運動中提高運動的效率也至關重要,核心力量就好地解決這個難題。在競走運動中,表面看是上肢、下肢的單一運動,其實競走過程中,人的軀干、腰部和髖部肌群是提高競走運動效率的關鍵,在運動過程中,如果能夠有較強的核心力量,就能夠把手臂、兩腿之間的力量有節(jié)奏地進行傳遞、互換,減少自己能量的損耗,促進人體血液合理分布,減少四肢的壓力,從而提高競走運動中的效率,達到高效率競走的結果。
(四)降低運動過程中的損傷
運動中的損傷很多時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降低發(fā)生損傷的概率,是值得研究的,損傷的發(fā)生一方面是自己不小心,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自身在競走過程中身體沒有控制協調好造成的。核心力量的訓練目標也是為了減少競走運動中不必要的損傷,為自己的身體積淀健康的運動因子,避免一些不當的活動,造成自己腰、髖、腿等部位關節(jié)的受傷,雖然這些地方,平時看起來是非常有保障的,但是在長時間、長周期、高頻次的競走運動訓練中,這些就好比一個螺絲經過上千次的磨損也會出現掉渣的可能,所以很有必要關注核心力量的提高和良好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核心力量訓練在競走運動訓練中要遵循的原則
(一)循序漸進
體育運動是強身健體的法寶,但是沒有章法的運動,將會成為身體衰弱的開始,特別是青少年身體還在成長過程中,不當的運動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給自己的未來發(fā)展造成隱患。在競走訓練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和配套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所謂過猶不及在競走運動訓練中同樣適用,在競走訓練初期不能強度過高,盡量規(guī)劃好時間,安排好課程計劃,有時候還需要創(chuàng)新性地進行訓練,打破固有的思維架構,采用最新的訓練方法,在訓練過程中要從易到難、從弱到強、建立新平衡機制,形成訓練有度、科學運動的體系,在每一個訓練的小階段都要遵循漸進的加強和平衡的運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訓練目標[2]。
(二)結合專項有針對性地訓練
競走運動是一項專項運動,必須匹配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專項對待,核心力量的專業(yè)化訓練,才能夠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如果只是簡單地進行普通的運動教學或者訓練,就不免淪落為普通的力量型訓練,是得不償失的。要結合競走運動的特點,針對性分階段、分細節(jié)、差異化進行訓練,傳統(tǒng)訓練和現代訓練方法相結合,如在軀干力量訓練中,要結合耐力的訓練進行具體的操作,盡量將力量通過一種合理的方式進行傳導,促進運動員整體發(fā)展,從而減少疲勞等現象。
(三)非穩(wěn)定狀態(tài)訓練
不管哪一類運動,都要受客觀或主觀方面的影響,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是常態(tài),所以在進行核心力量的訓練過程中,也要把不穩(wěn)定狀態(tài)的因素考慮在內,在大多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其實都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中,有時候平時看起來表現得很好,但是到了現場比賽階段就很容易因為某些因素產生不穩(wěn)定的發(fā)揮,這無疑是運動員都不想看到的結果,不穩(wěn)定狀態(tài)訓練就是要偶爾打破常規(guī),加入不穩(wěn)定因素,這個訓練過程,就可以充分調動全身的肌肉參與到運動過程當中,特別是機體自身深層次的肌肉群,這樣在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中就可以起到良好的補充作用,可以提高身體全方位的肌肉都得到有效的調動和使用,把平時訓練當做比賽狀態(tài)訓練,到關鍵的時候,不穩(wěn)定也將變成穩(wěn)定的另一個有利因素[3] 。
結束語:
競走運動核心訓練養(yǎng)成,不僅對自身身體機能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更能夠充分協調、平衡調動身體肌肉的潛力發(fā)揮。當下競走運動多變的戰(zhàn)術方法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特別是青少年運動員更要隨著競走運動的發(fā)展變化,不斷調整核心力量的培養(yǎng)方式,根據實際現狀,制定科學、有效、合理、安全的訓練機制,轉變傳統(tǒng)訓練觀念,建立訓練體系,搭建核心力量平臺,才能實現健康平穩(wě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競走運動。
參考文獻:
[1] 敬龍軍, 晏瑞琴, 周瑾. 核心力量在競走運動訓練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1, 23(3):5.
[2] 張新利, 王洪軍, 馮永. 核心力量在競走運動訓練中的理論與實踐分析[J]. ?2022(4).
[3] 張曉睿. 核心力量在競走運動訓練中的理論與實踐分析[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2):1.
作者簡介:艾斌(1987.06.20)(具體到某年某月),男,漢族,陜西榆林 ?研究方向 :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