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艷
摘要:在幼兒進入小學階段之后,面對突然轉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的問題,因此,高質量的幼小銜接教學十分必要。做好幼小銜接不僅能幫助幼兒快速適應新環境,還能避免幼兒出現心理、學習等方面的問題,實現幼兒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小銜接;活動;思考
引言
2021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文件明確提出“幼兒園要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為入學做好基本素質準備,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文件精神的引領下,我們要堅持以幼兒為本,關注幼兒發展的整體性,將入學準備工作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全過程,滲透在幼兒的各類活動之中,形成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要堅持與小學雙向銜接,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要堅持家園共育,形成合力,有效推動幼兒園教育向小學教育的順利過渡。
一、幼小銜接的目的和意義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對家長、教師是有著較強的依賴性的,需要家長和教師的關注和幫助。但是,幼兒步入小學后,卻需要獨立地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掌握相應的處理技巧。幼兒倘若不能適應小幼兒活的話,就會出現精神不振、孤獨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影響幼兒的小學體驗感,不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教師加強對幼兒的銜接教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自理習慣,有助于幼兒解除初步進入小學第一至二周的困擾,讓幼兒能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教師在教學中激發幼兒對小學的向往,可以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讓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使幼兒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進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想要獲得更多的認可和贊許。在幼小銜接教育下,幼兒還能獲得觀察能力、專注能力、記憶能力等的發展,學會觀察自然中的事物,了解不同的人的特點,知道用自己的眼睛來認識世界,專心地做一件事情,養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能結合自己的理解來記憶知識,開發智力。。
二、優化幼兒園幼小銜接的基本策略
(一)雙向銜接、協同合作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要強化銜接意識,幼兒園與小學協同合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促進幼兒順利過渡。如幼兒園和小學可開展聯合教研活動: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定期共同開展某一學科的教學活動,并進行交流研討。聯合教研不僅能促進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課程意識的增強、教學方式的改變,還能搭建有效銜接的階梯,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與成長。幼兒園和小學還可以共同開展“參觀小學”活動:教師可帶領幼兒開展兩次“參觀小學”活動,在大班上學期和下學期各一次。第一次參觀小學——小學“初印象”,幼兒近距離感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參觀小學生的教室、各個活動室(美術室、科學室、電腦房、圖書室等),體驗小學生的升旗儀式等活動,近距離了解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方式記錄參觀的感受和心得,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成長的期待和美好向往。第二次參觀小學——我與課堂“零距離”,幼兒真正近距離走進小學課堂,體驗生動的“小學第一課”。在小學教師的精心準備下,幼兒走進教室進行不同學科的課堂體驗。在參觀前,教師還可以引導孩子進行猜測、暢想:小學課堂到底是什么樣的?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需要具備哪些學習習慣和準備呢?教室里的生活是怎樣的?課間可以做些什么呢?讓幼兒帶著自己的問題去觀察、去體驗。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并在幼兒園開展“課間十分鐘”活動,引導幼兒了解并學習合理地安排十分鐘內自己可以進行的活動,讓幼兒嘗試學習自我規劃。
(二)培養幼兒秩序感,做一個自律的孩子
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教師應通過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提升幼兒的秩序感,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幼兒的對話和交流,融入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或使用指示性的語言策略,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思考,鼓勵幼兒探索,不要怕自己的想法是錯的。同時要對幼兒犯下的錯誤進行及時糾正。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實際幼兒狀況,進行有效的引導,不能從成年人或一些大孩子的角度判斷幼兒的思維。所以在指導或對話的時候,也要注意給孩子一些由淺及深的路徑,引導幼兒對秩序進行逐步的思考。例如,排隊如廁、喝水、滑滑梯、做游戲,取書本、領水果等,同時,還要讓幼兒學會等待,讓幼兒知道在幼兒園和小學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正確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要學會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當幼兒進入小學后,要學會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而良好的秩序感會讓幼兒更快地融入小學的日常生活,更好地掌握和遵守校內的各項規定。例如,走在教學樓內要右側通行,不可大聲喧嘩,進入教室要站排,回答問題要先舉手,等等;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為幼兒開設有關社交禮儀的小課堂,帶領幼兒一同學習一些社交禮儀,讓幼兒學會自律,也要學會尊重和遵守社會秩序,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孩子。
結束語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既相互分離,又相互聯系。因此,開展幼小銜接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幼小銜接應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面對當前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幼兒園教師還是小學教師,甚至幼兒家長都要共同努力,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孫夕喻.幼小銜接的方法探索[J].科幻畫報,2019(12):167.
[2]劉河,包兵兵.新時期小學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實踐策略[J].貴州教育,2019(24):27-29.
[3]王詩卉.如何科學有效的度過幼小銜接[J].讀寫算,2018(02):52.
[4]朱靜.當前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綜合版),2018(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