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階段教育體系中,德育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它不僅是其他學科順利進行教學的重要前提,還與高中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有密切關系。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與落實,如何培養學生的德育素質、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在針對高中階段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既要設立專門的德育教育課程,又要注重其他學科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和滲透。英語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其教學內容具有極為豐富的實踐性、人文性,是進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載體,而指向育人的高中英語德育教育在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推動高中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方面均有明顯作用。本文簡要分析了現階段高中英語教學現狀以及在高中英語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可行性,重點探討指向育人的高中英語德育教育策略,旨在為廣大英語教師提供更高效的德育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德育教育;策略
作者簡介:韓國華,山東省鄒平市第一中學。
高中英語是一門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學科,其教學內容不僅包括單純的英文內容,還涉及文化、經濟、社會、政治等內容,由此可見,如何將德育教育與高中英語教學有效融合起來、不斷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顯得尤為重要。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方面的內容,加強高中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引導其以包容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使其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一、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大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嚴重忽略了“育人”的教學目標。“育人”實際上不僅包括了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包括了如何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因過分注重學生對課本單詞、語法等內容的掌握和應用,將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運用于課堂練習,不僅忽視了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態度,還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思想道德品質,久而久之,會導致部分學生形成錯誤的學習觀念,認為英語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甚至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出現抵觸等負面情緒,這樣既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也無法實現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學校道德教育、社區道德教育和社會道德教育。但也有學者認為,狹義上的“道德教育”實際上就是指學校的德育教育,即學校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師對在校學生進行系統的、有步驟的、有目的性的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德國著名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曾指出,教學不僅要教理論文化,還要培養品德,各個學科的核心教學目標必然是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我國的教育部門也明確提出,教師必須將“育人為本”視為根本的教學要求,圍繞“德育為先”的戰略主題開展教學工作,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將德育教育融入所有學科的教學工作中。由此可見,將德育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
三、指向育人的高中英語德育教育策略
(一)明確育人教學思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指向育人的高中英語德育教育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英語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本知識了解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明確自己身上肩負的育人責任,加強德育教育觀念,不斷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并根據實際的英語教學內容,制訂針對性較強的教學計劃,這樣才能有效激發高中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風趣幽默的學習氛圍中樹立正確的“三觀”。除此之外,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學會將學生、教師、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維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不僅要明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適當增加與道德修養有關的教學內容,還要明確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加強德育教育的欣賞性和生活性,系統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堅持以教材內容為主,科學合理地利用其他教學資源因材施教,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優化教師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授“The Value of Money”這一課時,教師必須要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金錢的價值,更應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備課時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并將其與實際的學習和生活聯系起來,制訂針對性較強的教學計劃。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提問“Do the students know what important role money plays in our life?”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和交流欲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興趣。隨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Do you know what the difference is between the role of money and its value?”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金錢的作用和價值,在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金錢的真正含義和實際價值。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Class, if you had 1000 yuan now, what would you do with it?”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舉手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從中了解學生的金錢觀是否正確。若學生的回答是將錢用在正確的、有價值的事情上,教師需給予肯定和認可,若學生的回答是將錢用在玩樂等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教師需要給其提供正確的引導,使其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二)巧設德育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道德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大部分高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如口語、語法等,所以在實際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注重給高中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加強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進而保證后續的英語教學和德育教育能順利進行。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在研讀課本內容時,還要將德育教育的生活性和欣賞性融入自己的教學課件中,充分利用課內和課外的課程資源,給學生創設一個富有感染力的德育教學情境,應用各種靈活的藝術手段,將英語內容與德育教育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道德,引起學生對課本內容和文中人物的共情,從而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CA3E1CE6-D75E-4DDF-BAF2-9A2417BDDD0D
例如,在教授“Anne's diary”這一課時,教師應該明確本課的德育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明白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并圍繞課本的重點內容和德育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首先,考慮到這篇課文是以Anne的視角進行寫作的,所以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這篇課文時,應盡量使用第一人稱“I”,而不是第三人稱“she”,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全身心深入到課文內容中,方便學生以第一人稱視角了解作者寫下這篇文章時的內心活動,促進學生更快和文中的主人公Anne引起共鳴。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提問“Do the students know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Anne's diary”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Anne's diary的歷史背景,隨后讓學生觀看20世紀40年代納粹德國殘害猶太民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更深刻地明白Anne's diary背后隱藏的內涵,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感知和感悟個人和社會進步、國家發展之間的關系,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最后,教師可以通過“Please read the text in English with emotion as Anne”的方式,讓學生依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允許學生通過一些表情和動作表達自己對這個角色以及角色經歷的理解和看法,這樣能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道德,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幫助學生在與主人公共情的同時,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探索。
(三)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英語教材是進行英語教學的基本依據和核心載體,英語教材中的內容都是經過長期的實踐驗證和科學挑選出來的優秀素材,不僅蘊含豐富的教學內容,包含名人、地理、人文、風俗、國家等多方面的知識,還體現了很多有趣的文化內涵和寶貴的思想品質。高中學生在英語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英語學習,既能有效鍛煉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又能充分體會到教材中所蘊含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內涵。因此,英語教材是指向育人的高中英語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僅將教學的關注點放在英語教材的知識要點上,認為英語教材只是給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的工具,并未發現英語教材背后的德育素材,從而忽視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因此,指向育人的英語德育教育要求英語教師必須認真研讀英語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德育教育素材,最大程度發揮教材中隱藏的德育素材的作用,從而提高高中學生的德育水平。
例如,在教授“Looking into the Future”這一課時,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本課隱含的德育教育素材,即如何引導學生明白自己與未來生活之間的關系,明確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How to create a better life in the future”,隨后根據所掌握的德育教育素材和教學重點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首先,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提問“Students, when it comes to the future, what do you think of first?”的方式,引起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本課的重點內容,還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其次,教師可以按照前后桌的方式分組,讓學生就“How do you think the life in the future will be different from the life now”這一問題在小組范圍內進行討論,并讓一名學生作為小組代表講述小組成員討論出來的答案。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又能讓學生在互相溝通的過程中,充分了解他人對于未來生活的暢想,加深學生對未來生活的思考。最后,教師可以組織一場小型英語演講比賽,演講主題為“What can you do for the future”,要求學生在演講內容中既要提到自己對未來生活的暢想,又要提到自己如何創造未來的美好生活。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明白,未來的美好生活離不開每個中國人的努力,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了解自己作為新一代青少年的責任和擔當,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激勵學生為成為一名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高素質人才而不斷努力。
(四)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提升德育教育的成效
英語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語言學科,同時也是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以詳細的課堂講解為主,這樣的教學方法確實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英語書面知識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在培養學生聽力能力和口語能力方面的效果并不顯著。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弱項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實際活動彌補學生的短板,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指向育人的高中英語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僅依靠英語教師單一講解德育教育的內容,那么學生對德育的理解只會流于表面,無法深入了解德育對于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因此,英語教師應該將德育教育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獲得深刻的思想感悟,從而提升英語德育教育成效。
總之,德育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可行性較高,且是現代化教學的必然趨勢。因此,在指向育人的高中英語德育教育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不僅要明確育人的教學思路,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巧設德育教學情境、挖掘德育教育素材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德育素質,使其形成正確的“三觀”,還要不斷開展趣味性的德育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推動高中學生德智體美綜合素質的發展,從而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和德育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陳柏華,蘆銘霞,王嘉琦.我國高中英語教材的發展:從學科知識到學科育人的轉變[J].教育導刊,2021(12):39-50.
[2]王珂.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探討[J].科教導刊,2021(4):171-172,177.
[3]張宏祥.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發展中的德育滲透探索[J].華夏教師,2020(21):39-40.
[4]曾倩.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語教育的實踐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9):227.
[5]蘇雯潔.融合德育培養,強化學生感知——高中英語德育滲透[J].才智,2018(22):106.
[6]陳婷.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科技資訊,2018(9):163-165.CA3E1CE6-D75E-4DDF-BAF2-9A2417BDDD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