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摘要: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作業能夠有助于學生培養主動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促進了學生健康品格的培養。但是在當前的學校語文作業布置方面,還面臨著統一的問題,教師們很少對作業進行人性化設計,主要是給學生們抄詞、組詞、填空、問答等,但還是讓學生們完成了一定的練習冊,因為這樣的作業新意性不夠,無法調動學生興趣,而且教師工作量較大,也給予了學生們很大的學業壓力。伴隨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實,怎樣全面優化調整語文作業,是每個語文教師們都需要反思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引言:近年來,由于教育行業發展得很快,在恢復高考后,教育也更加普及,而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中國已經開始步入了全民教育時期。但是,學生不但存在著課堂學業壓力,而且還有大量的課后作業,對學生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繁重的任務。因此學校語文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就必須全面落實雙減,積極轉變作業設計方向,主動增設課后實驗作業,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在娛樂中學會,這才是保障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最主要途徑。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方向
1、注重提質增效
在雙減的背景下,學校語文教師在安排教學作業時要注意教學作業的提質增效,以提升學生作業完成品質,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為基本出發點,引領學生自主地參加整個學業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行了能力的提高和自主發展。雖然很多學校語文教師在安排教學作業時,都會更側重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但這個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因為教師的教學任務并不能代表學生的學習任務,而教師的教學任務又不應該讓學生來完成。所以,學校語文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注意教學作業的品質與效果、用較少量的作業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主觀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加入作業中、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在這樣的作業過程中,學生們不但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務,還可以提高學業品質和學習效果,由于學生在按照自己主觀意愿學習的活動中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所以當然還能夠提高學習效果。
查缺補漏也是教師課后作業的重點目標之一,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既可能把教材當做學生進行知識積累的重要平臺,也可把學生進行課后作業當做查缺補漏的渠道。但由于教師在班級課堂上的學習時間畢竟是受限的,如果要提高語言學習的學習效果,知識積累和查缺補漏是必須的。于是教師就能夠運用綜合性的作業形式,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同時進行查缺補漏和知識積累,帶動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少教師提出雙減措施,就是嚴格規定教師不得為學生安排作業,但實際上這個思路是錯的,由于學生的記憶力畢竟是有限度的,若教師不適時開展知識積累和查缺補漏工作,將無法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們不妨轉變一些作業方向,在指導學生字詞的閱讀時,把這些字詞納入一個個故事中,再讓學生去閱讀故事。
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反映了黨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的基本理念。在學校語文課堂中,教師也要貫徹以人為本教育,并以此為自身教學作業選擇正確的方向,進而帶動學生的發展,并給學生的能力提高帶來根本性助力。教育教學行業中發展的主導是誰?是學生。而教師若想順利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務,又需要依賴誰呢?是學生。這也意味著教師在實際教育中,要貫徹以人為本教育,必須重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并主動選擇適合學生發展規律的作業形式,進而引導學生在努力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逐步完成學生能力的提高。根據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業來說,重點是訓練學生的基本知識存貨數量和口語表達能力,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要更側重于這兩者。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方式
1、提升作業趣味性
雙減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必須保質少量,但由于學生本身對作業有著一個天生的抵觸心理,于是教師就必須格外注意學生作業本身的興趣,并通過趣味作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創作積極性。語文專業不同于其他學科,如果教師一味地讓學生抄寫課文、詞語是很難掌握學生作業完成狀況的,所以教師還需要設計一些閱讀的作業,比如教師就可以在課后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有感情地朗誦,之后再讓學生家長拍攝視頻傳給教師,教師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播出,讓學生從中選擇朗誦得最佳的視頻。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競爭意志,也會使學生產生這種作業很好玩的感覺。
2、創新作業形式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育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作業內容、作業方式,更重視作業創新,給予學生全新的體驗,以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增強。平時,學校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成長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多設置些看圖、發現的作業內容,使學生有運用發散性思考的時間,帶動學生的良好發展。教師可設置各種實驗類作業,如給學生作些益智游戲,或要求學生介紹活動流程,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意識。針對小學教育階段的孩子,如果教師總是要求其在課堂、在家閱讀,會給予學生極大的學業負擔,甚至造成學生產生厭學心態。在作業布置上,教師應該盡量多地為每個學生布置實務類作業,比如讓每個學生協助家長做做家務,同時也能夠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從而實現教師對學生作業能力的提高。
3、合理利用互聯網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學校教師們應合理運用網絡的優勢,家?;樱闷脚_引導孩子們進行提前預習、在線作業、背誦檢查、學習生字、建立思維導圖等內容。語文課程中閱讀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在布置功課時可使用網絡資源以及校園、社區圖書室的資料完成課程內容的布置,也可以使用國家中小學互聯網教學云平臺、古詩詞網、教習網等平臺,積累教學上的知識點。當學生通過網絡閱讀后,家長也要作好對學生的輔助作用,管理學生好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時間,并呵護學生眼睛,以避免學生不思考直接搜問題等情況的出現。
結束語:雙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合理減少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這對教師來說是一種考驗。教師們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以滿足個性化教學。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調整好作業的布置方向,堅持提質增效的基本原則,強調作業的查缺補漏功能。
參考文獻:
[1]陳建陽.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與實踐探索[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5).
[2]張丹.試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教學實踐[J].語文新讀寫,2020(23).
[3]劉情.小學語文“減負增效”作業設計的策略研究[J].語文新讀寫,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