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雪梅
學生的行為習慣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在學生剛剛入學階段,最重要的便是對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在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小學體育常規是一項最基礎的工作。小學生的很多習慣養成不是一節課兩節課的事情,而是長期嚴格要求不斷訓練的結果。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句話表達了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習慣的重要性,狠抓一年級新生的體育課堂常規,是一個長期、艱巨而又細致的工作,所以本文針對如何培養一年級新生課堂常規進行了淺析,亦希望對于讀者的體育教學能有所幫助。
一、小學體育課堂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①疲于應對繁重的教學任務,課堂出現“放羊式”的教學;②教學課堂隨意;③日常教學過程中肢體沖撞頻繁出現;④講解與示范過多,體驗教育過少;⑤體育教師自身素質不高。
二、狠抓小學體育常規,培養學生習慣養成
(一)認真做好課前準備,落實常規課堂要求
小學生普遍主動性較差,自覺做好學習準備的意識能力不強,對于一年級新生,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做好課前準備的重要性,明確體育課課前準備的具體要求,指導并幫助學生學會做課前準備[1]。
(二)規范體育隊列操練
可以說小學生的集合排隊是體育老師需要面對的一座大山,特別是一年級新生,這種情況尤為突出,畢竟剛剛邁出幼兒園的大門,對排隊的意識以及位置的概念都是比較模糊的。體育老師可以通過設計開展不同隊列常規訓練的游戲,將隊列知識融入到游戲中,寓教于樂,并且貫穿到小學低年級的體育常規課堂中來,通過反復的操練強化學生意識,使得學生可以跟隨集體完成一致的集合排隊。老師也可以在學習隊列知識前,先通過觀看解放軍集合排隊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明確排隊要做到快、靜、齊,練習過程可以分成小組進行并開展評比。
(三)強化專注聽課能力
小學體育課的教學場地一般都是在操場上,這種“大教室”“大課堂”的特殊形式,很多時候都是幾個班級的課程同時在進行,在這樣的環境下,由于干擾比較大,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一年級的新生表現得尤為明顯,假如不抓好、抓嚴體育課的常規,那么整個操場就會成為“放羊課”。相反的,如果老師能使學生學會專注聽課、認真學習,不但能夠有效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效率,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受益終生。由于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老師可以抓住這個有利的條件,充分結合老師的正確示范動作,通過最直觀、生動的方式,使學生直接感知動作,要求學生先仔細看老師的示范動作,再嘗試練習與體驗;專注的聽清楚老師提出的問題,再去進行討論等[2]。
(四)不斷的提升超越自我的能力
小學體育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容易塑造、爭強好勝的特點,在嚴肅課堂紀律和體育教規的同時,結合具體的學生體育成績和身體狀況,教育他們敢于拼搏,超越自我,不斷進步[3]。體育的本質是力量、智慧以及技、戰術的較量,同時每個人必須要不斷的戰勝自我和超越自我。我們體育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不畏艱辛、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艱苦奮斗精神。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培養起來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他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體育老師可以在平時的體育常規教育方面,狠抓這種耐力性的運動項目。
三、總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學生很多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節課兩節課的事情,而是要通過我們長期嚴格要求,不斷訓練收獲的果實。如果體育常規學習達不到要求就要反復訓練,報數報不清楚就要反復報,隊形排的不夠整齊就反復排,一年級體育老師要通過狠抓體育課堂常規,逐步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一個長期、艱巨和細致的工作,作為一名體育老師,我們不光要有長期計劃、短期目標,還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相信只要我們時時處處都能做個有心人,關注每一個小學生,那么和諧健康的體育課堂就會來到我們的身邊,我們預期的狠抓小學一年級體育常規來培養學生養成教育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
[1]梁偉國.21世紀初教育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張新洲.與名師為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7(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