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春光 廖敬 李明平



摘 要:隨著海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生源結構的多樣性改變,學生學籍異動的數量、性質及種類也隨著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海南高職院校不僅退學人數出現了急劇增長,而且休學、復學的人數也日益增多。另外,轉專業、轉學、參軍入伍的人數也較幾年前都有顯著的增長。海南高職院校由于學生學籍異動出現的大量學生減員現象不僅直接造成了高職院校的經濟損失,還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對今后的招生影響也極其巨大。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學籍異動 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逐漸擴大,全國高職院校已經達到了1400多所,高職院校的在校生已經占到了整個國家高校學生的半壁江山。每年高職院校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
然而,因為一些固有思想的影響,高職院校被社會上有些人認為是“差生集中營”,再加上現在社會上一些好的單位悄然把招聘門檻最低設定在全日制本科生這條杠杠上,使得“讀書無用論”在高職院校有所抬頭。
十幾年來,筆者一直在一所高職院校的教務處工作,對于學生的退學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雖然有時候也感覺自己對于學生的頻繁退學有點麻木了,但是,心里還是有著深深的憂慮。下面,筆者將以自己供職的海南省作為案例,進行一些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原因分析。
一、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情況
近幾年來,海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生源結構發生多樣性改變:中高職銜接生源規模不斷加大,五年一貫制生源也逐年增加,高職生源相對減少,海南生源逐年增加。
特別是2019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高職擴招專項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9〕6號),海南高職院校也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參與高職院校的擴招,很多高職院校當年面向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進行擴招15000人。因為這些擴招人員都是有工作的群體,特別是一些退伍軍人、新型職業農民群體所占比例較大。這些群體,本來學習積極性不高,特別容易異動,這就更加增大了海南高職院校學籍管理部門對于在校學生監管的難度。以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說明高職擴招對海南高職院校生源結構的改變所帶來的影響。
這些生源結構的改變也相繼帶來了學生學籍異動的改變。近年來,學生退學數目越來越大,部分學生休學、復學頻繁,造成海南高職院校學籍管理難度加大。
海南高職院校大量學生的流失造成了學校直接的經濟損失,同時還帶來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嚴重阻礙了海南高職院校的發展速度。
下面將以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生源結構發生多樣化改變前后的幾個學年度學生異動情況的數據進行對比。
在表2所列的三個學年度中,學生的學籍異動主要體現在退學方面,轉學、休學和參軍人數都比較少。從三個學年度學生退學的人數來看,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情況比較單一,人數也趨于穩定,只是略有增長。
從表3列舉的六個學年度來看,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情況體現出如下幾個特點。
(1)退學人數增長幅度很大,每個學年度都超過了100人,最高的達到了275人,有三個學年度超過200人,有兩個學年度超過160人,只有一個學年度只有129人。
(2)休學人數也比較穩定,六個學年度均超過了50人,最高的達到了78人,有四個學年度超過了70人,最低的學年度也有52人。
(3)復學人數也比較穩定,六個學年度均超過20人,最高達到了41人,有兩個學年度超過40人,兩個學年度超過30人,兩個學年度超過20人。
(4)參軍人數也比較穩定,五個學年度超過了20人,最高的有26人,只有一個學年度低于20人。
對比表2和表3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海南高職院校學生異動情況在生源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前后,變化極大:首先,人數急劇增加。在生源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前,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學籍異動情況主要是退學,人數始終維持在兩位數,沒有超過75人;在生源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后,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學籍異動除了退學外,又多了參軍、復學、休學,等等,人數都穩定在三位數,最高的學年度達到了413人。
二、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原因分析
學生入學后發生學籍異動,在如今的高校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據報道,中國退學率最高的大學是中國科學院,其2013年入學的本科生人數為332人,而到2017年畢業時,只剩下290人,“退學率”高達12.7%;緊隨其后的是復旦大學,該校2013年入學的本科生為3174人,到2017年畢業時,只剩下2789人,“退學率”高達12.1%。以同一批本科生做比對,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退學率”分別是9.3%、7.6%、7.1%、6.6%、5.8%、5.6%。
作為高職院校,我們無法和上述高校來進行對等的比較。但是,學生學籍異動的原因[1]也是可以進行分析的。隨著我國高校助學貸款體系的不斷完善,高校學生真正因貧困退學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更深層次的原因往往是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無心向學,再加上隨著中國國內就業環境的改變,壓縮了大專生高質量就業的空間。許多大專生畢業以后都是從事一些低端的工作,不僅工作環境不好,而且工作時間又長,工資低廉,這就導致了高職學生退學人數逐年增加。
因為交通的相對不便利,再加上保護環境的客觀需要,海南島的工業相對比較落后,不能為高職學生提供較多的工作崗位,這就更增加了海南高職學生畢業時就業的難度,讓海南高職院校的在校生產生更多的學籍異動現象。下面將以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來說明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原因。
從表2列舉的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三個學年度學生退學的人數可以看出:在生源結構發生根本改變之前,該校的學生退學人數還停留在兩位數上,而且比較穩定。
(1)生源發生根本性改變前,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回家重新復讀,爭取考上更好的大學,占比75%以上;②因家庭經濟困難,早點回家打工賺錢,占比18%;③厭學,主要是受家長逼迫來上學的,占比5%;④參軍或者因不適應海南氣候而轉學等,占比約2%。
從上述統計的學生學籍異動的原因來看,在生源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之前,大多數海南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籍異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想獲得一個上更好大學的機會。這種異動的原因是積極的、向上的,在某種意義上說,對學風建設還具有隱性的促進作用。這種學籍異動的形式,給在校學生未產生較大的消極作用。
每個學年度都有學生選擇退學,這對于學校來說,是一種損失。這種損失不僅在于在校學生人數的減少,也意味著這些退學的學生會在周圍輻射的地區帶來一定的對于所退學學校的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海南高職院校今后在周圍輻射范圍內的招生,對高職院校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海南的高職院校不得不考慮這種影響而盡量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這種不良現象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學生流失。
從表3所列舉的六個學年度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退學的數據來看,該校學生退學人數幾個學年度都穩定在三位數以上。這在某種程度上顯示,該校學生學籍異動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下面筆者將對自己所收集的資料做出以下原因分析。[2]
(2)生源發生根本性改變后,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主要原因:①厭學[3],學業跟不上,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主要是受家長逼迫來上學的,占比40%;②家庭對自己期望不高、教師水平不高,學校生活離理想差距太大,占比15%;③回家重新復讀,爭取考上更好的大學,占比12%;④因家庭經濟困難,早點回家打工賺錢[4],占比8%;⑤因無心學習,多次曠課、違反校紀校規,或沉迷于網絡游戲,受到班主任、輔導員多次批評,主動退學的,占比7%;⑥參軍、休學、復學、轉專業等,占比6%;⑦身體不適,無法適應海南炎熱的氣候而轉學、退學的,占比5%;⑧心理出現疾病,無法繼續在學校學習,回家創業[5],等等,占比3%;⑨休學期滿,未按時回來復學,找到工作不想回校繼續學習的[6],占比2%;⑩復學等其他原因,占比2%;?出去頂崗實習后,不愿意繼續回來讀書的,占比1%。
從生源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前后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原因分析對比,我們不難發現:生源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之前,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主要原因是想回家復讀,爭取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這種原因對于在校學生來說,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生源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之后,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主要原因是厭學、不想上學。雖然原因各異,但學生的離開,會給在校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影響整個學校的學風建設,值得海南高職院校高度重視。
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急劇增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學生自身缺乏學習興趣、學習動力不足;學校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教師關心學生不足;家長疏于監管,家長過于放縱、溺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等等。
海南高職院校由于學生學籍異動出現的大量學生流失現象不僅直接造成了高職院校的損失,還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對今后的招生影響也較大。海南高職院校在生源發生結構性改變前后,學生學籍異動中退學人數成倍數增長,這不得不引起海南高職院校相關部門的重視。
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數目越來越大,必然會降低海南高職院校在全國范圍內的競爭力。就以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生源結構發生改變之前,非海南籍生源占2/3,但是,生源結構發生改變后,非海南籍生源占比逐漸萎縮,只占近1/3了。隨著出生人口的減少,再加上海南高職院校數量的逐年增加,如果再不想方設法增加學校的辦學質量,吸引更多的非海南籍生源,那么海南的高職院校會逐漸萎縮。
為了避免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大量流失,海南高職院校都應該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機制,讓學生在高職院校有很強的歸屬感和成就感。同時,海南高職院校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與各種企業聯合培養學生,解除學生及家長對就業毫無把握的現實問題。
海南在未來幾年將聚焦平臺載體,提升產業能級,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貿易等為重點發展信息產業;依托文昌國際航天城、三亞深海科技城,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培育深海深空產業;圍繞生態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壯大先進制造業;發揮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優勢,建設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面對這種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海南高職院校應該順勢而上,主動對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專業,滿足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需要,同時,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遏制退學人數的進一步增加,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各種各類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殷建群.高職院校學生退學的原因和對策分析[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86-88.
[2] 余彩霞.高職學生退學原因分析及對策 [J].考試周刊,2012(15):164-166.
[3] 趙佳佳.高職院校學籍異動中退學學生的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6(24):135-137.
[4] 呂華盛.高職院校學生退學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 [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5):248.
[5] 翁志芹.淺析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退學的原因及預防對策——以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為例 [J].教育現代化,2017(39):228-229,237.
[6] 陳遠宏.高職院校大學生主動退學現象透析及柔性干預策略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68-70,86.
基金項目: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科學研究項目“海南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異動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Hr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