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靜
摘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在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為了進一步確保小學教育工作開展的整體質量,小學教育工作者就需在針對項目化學習要領進行深入分析的同時將其合理的融合進小學科學課堂的設計工作中去,從而在充分凸顯項目化學習價值的過程中,為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更為充分的保障。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項目化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創新設計進行深入探究,望能夠對相關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小學;科學課堂;創新設計
對項目化學習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探究則可得知,其在本質上指的就是一種一學生為教學主體,重點對學生開展思想意識以及創新能力培養且需要師生一同參與完成的現代化教學方法。在我國新課程工作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項目化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價值也因此變得愈發明顯,為此,教師需在正確認識項目化學習的基礎通過轉變自身教學模式、理念等工作的開展來為學生構建起一個更加高效的學習平臺,進而為學生自身綜合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一、開展項目化學習的要領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項目化學習教學體系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應用主要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其分別為:1、建立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需通過引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在樹立良好時間管理意識的同時做好價值目標的明確工作。為此,教師需與學生一同開展項目化學習體系各階段工作所需時間的規劃工作,并以此為有效鍛煉學生的時間意識;在明確價值目標時,教師則需通過協助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項目的開展能夠給自身或他人帶來的價值;2、制定計劃。通常情況下,制定計劃可分為現有計劃與我的計劃兩大類[1]。分開來看,現有計劃主要是學生通過查閱書籍資料獲取的在此過程中教師僅需借助輔助的方式來強化學生書籍資料查閱的目的性即可,最終進一步確保學生能夠將查閱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處;在落實我的計劃時,教師需引導學生開展計劃制定活動并針對計劃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計劃實施的效果等進行預測,從而進一步確保計劃的可行性;3、活動實施。在落實項目活動時,教師需與學生一同將計劃內容落實到實處,并做好相應的風險控制工作,從而為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提供更為充分的保障;4、調整工作。在計劃實施后,需將計劃實施的效果與計劃制定的內容以及計劃預期實施目標進行綜合對比,從而通過科學調整計劃內容的方式來進一步確保計劃實施的效果;5、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屬于項目化學習體系的末尾階段,在此階段教師學幫助學生做好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回顧,并以此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自身所學的知識。
二、項目化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設計策略
針對上述項目化學習教學要領,教師需在應用項目化學習教學方法開展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時,其還需將項目化學習案例的應用重視起來,并以此來在達到創新設計課堂目標的基礎上,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為充分的保障。以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船的研究》第七冊《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這一課為例,教師在應用教學案例時需將以下幾點工作的開展重視起來:1、科學選擇項目,合理設置問題并為學生構建學習情境。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在落實此項工作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來進一步提升自身教學模式的動態性,從而在幫助直觀感受科學知識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體驗。在以船的結構課程為基礎設置項目時,教師可為學生構建船舶建造大師的成長日記項目,并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直觀性的船舶圖片、造船視頻,從而在帶給學生強烈學習體驗的過程中,使其能夠認識到在開展造船施工活動時,造船材料選擇工作具有的重要價值。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創新項目化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應用模式,其還能夠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更為充分的保障;2、制定計劃、劃分小組。在實施船舶建造大師的成長日記這一項目時,教師需引導學生做好項目計劃的制定與小組分工工作,并輔導其開展項目信息的記錄、交流等活動,從而進一步確保計劃制定的有效性;3、活動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船舶建造資料,并幫助學生全面的認識到不同類型的船所具有的應用優勢與缺點,在學生全面了解船的建造知識后,教師還需帶領學生在課堂時間通過計算機虛擬游戲的開展來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船的建造過程;4、成果展示。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在有效創新項目化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應用模式的同時,提升學生作品的多樣性。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在傳統模式下,學生在參與項目活動后所呈現出的作品大多局限于手工作品方面,而通過信息技術來創新設計項目化學習體系的應用則能夠幫助學生在參與項目活動后呈現出項目報告、視頻等多種形式的項目成果,進而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學習內容展示渠道的豐富性[2]。在船舶建造大師成長日記項目中學生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來將自身的學生成果全面的展示給其他同學,并幫助其能夠更加全面的為其他通過介紹自身船舶的結構、性能以及應用優勢等等,進而在充分確保項目化學習教學體系創新設計效果的同時,為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更為充分的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新課改工作的不斷開展,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價值也因此變得愈發明顯。為此,為了進一步確保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便需在正確認識項目化學習教學體系應用價值的基礎上,將其有效的落實到小學科學課堂中去,最終在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成為社會所需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戴玉梅. 基于項目學習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0.
[2]龍婧. 小學科學《運動和力》項目式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1.
注: 本文系2021年度廣東省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專項科研課題“項目化學習視界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GDSP-2021-P0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