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霞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也相應提高。 班主任一方面負責課堂教學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執行相關的教學任務。 中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通常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這是受青春期叛逆思想的影響造成的。 因此,初中校長應在學生的成長階段給予適當的指導,鼓勵他們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引言:初中班主任是初中班級管理的主要責任人,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需要運用一定的藝術及技巧,有效促進班級工作的有效運行。班主任應該關懷與尊重學生,樹立生本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與管理主體地位,重在育人。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形式單一
班主任的管理是單向性的,即一味地對學生提出要求,而不顧及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是否能夠接受,是否對學生產生了良好的教育作用,是否能夠引發學生良好的心理體驗。班主任企圖用班級管理制度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式教育,學生不易接受硬性規定。有的班主任只是單純地依靠獎懲來管理學生,學生往往會產生抵觸心理,不能主動去完成相關任務。同時,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班風建設的欠缺
目前,部分班級的教風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導致班級學生凝聚力不足,整個班級比較松散。這對班級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有負面影響:教師在日常課堂上要花費更多精力來保持課堂整潔,自習班沒有老師監督,學生無法安心學習,班級衛生差等[ 2]。總的來說,教風建設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一個精神懈怠的課堂難免缺乏生機和活力,就像一堆沙子,體現在課堂的方方面面。
(三)學生自主管理的欠缺
在傳統教學管理的整個過程中,校長會比較主觀地解決各種事情,隨意性強,學生缺乏自治的空間,最終導致校長每天都很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你自己照顧它,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種不科學的管理方式忽略了學生行為主體群體的影響,校長看似忙碌,但得不償失[3]。因此,校領導需要對學生有足夠的信心,注意學生能力強,但在校領導的幌子下不能充分展示,只會不斷弱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
無論是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思維的問題,還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模式的缺陷,都需要切實采取措施進行改善和調整,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切實依照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訴求采取針對性的教育藝術就顯得尤為重要。詳細講述,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
(一)加強與學生互動,關注學生心理發展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意味著進入了青春期發展階段。在此階段,初中學生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出現變化。學生平日不僅要承擔相應的學習任務,還要完成班級相關事務,班主任要及時發現學生心理方面出現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尤其是面臨畢業的初中學生,受到學業與升學的壓力,常常會出現焦慮、自卑等不良心理反應。這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與生活,甚至對于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把學生的心理疏導及思想工作作為頭等大事抓實抓好,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相互融合,讓學生學會管理與調節情緒,學會調試心理,樂觀地生活,勇敢地面對各種壓力,勇于接受挑戰,提高學習自信。有的學生心理內向,不喜歡與班主任面對面地交流,更不喜歡提及隱私性的心理健康問題,班主任要充分發揮網絡隱蔽性特點,在網絡上運用匿名的形式與學生交流,使學生能夠敞開心扉。班主任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對班級管理活動進行適當調整與改革。班主任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于問題學生要更加關懷和呵護,及時發現其閃光點,給予激勵,避免以成人的觀點看待與衡量學生,不要動輒對學生以“道德敗壞”“品質惡劣”進行定性,要懷有一顆愛心與學生平等交流溝通,使學生能夠放下思想包袱,融入班集體當中,體驗成長與成功的快樂。
(二)組織開展班集體活動,實現集體觀念的塑造
當前,很多班主任坦言不太喜歡開展班集體活動,認為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有時候設計不好還可能被學生討厭,繼而導致班集體活動處于吃力不討好的狀態。面對這樣的局面,需要班主任切實地轉變思維。班集體活動是班級成員交流互動、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也是班主任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要正確認識班集體活動在班集體建設中的效能,并且樹立班集體活動設計意識,在此基礎上合理地實現對應集體觀念的滲透。班主任要關注如下幾個節點:其一,讓學生設計班集體活動,學生是班集體活動的參與者,他們的興趣是不一樣的,聽取他們希望在班集體活動中做的事情然后將這些內容融入實際班集體活動中,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集體活動氛圍。因為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是學生自己選擇、自己設計的,學生的參與興致會更高。其二,班集體活動需要保持多樣性,可以是體育運動比賽項目,可以是舞蹈才藝展示活動,可以是寫作宣傳報道活動,可以是娛樂游戲項目等,豐富的內容中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可以感知到班集體活動的趣味性,繼而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氛圍;其三,在班集體活動中嵌入素質拓展的小活動,將增強彼此了解、提升班級榮譽感、鍛煉班集體協作能力等作為目標,初中生可以以更加正確的視角審視班集體活動,班集體的活動價值也會因此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掌握溝通藝術,掌握學生動態
老師和家長的話對學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謂有效教育,是指更重視溝通的有效性,而不是教育的內容。學校管理層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有助于逐步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實現平等的溝通和交流。但以往師生之間的交流主要是指揮、理性教學、指責、懲罰等,不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因此,初中校長要學會耐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對學生表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接納每一個學生,不求回報,讓學生懂得欣賞,愿意工作。與校長一起解決問題。面對課堂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亮點;面對中等水平的學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在面對最優秀的學生時,要善于幫助他們發現反省點,充分把握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生保持平等對話,讓學生感受到校長對他們的關愛。其次,校長在與能言善辯的學生交談時,要結合事實說服學生;與卑微的學生交流時,坦誠相待,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學生感受到校長的殷切希望;校長與學生交流時,要以理勸人,讓他們感受到真誠的誠意。一般來說,校長在與學生交流時,要注意平等,要有耐心,善于傾聽,抓住機會以德勸人,學會放下老師的威嚴,多表揚學生。
結語: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領導作用,可以保證班級集體在教學中的有序運作。校長在引導學生成長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提高職業素質,提高文教水平,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做學生的生活引領者,在此過程中適當提高初中班主任的教學管理水平。實踐教學管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含,孟偉偉.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
[2]白茹.溝通藝術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措施——班主任工作總結[J].讀天下,2020(01).
[3]張國鳳.基于新形勢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提升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