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茂
摘 要:在當前的網絡時代下,初中數學教育中利用高效且新穎的信息技術設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在教學當中應當敢于創新與轉變,采用探究式的教學形式實現教學的有效互動,從而實現數學課堂的優化與完善,進一步緩解學生的課堂學習壓力與負擔,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引導學生滿懷激情地參與到探究學習當中,為其創新思維能力與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高提供支持與幫助,進而推動其綜合性發展。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了網絡時代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新模式,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教學整合
引言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在初中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顯得至為關鍵,網絡技術與數學課程的融合成為了教學優化和革新的全新方向,也是教學發展的全新趨勢。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從實際需求出發,關注教學的各個關節,有效利用網絡技術創造合適的教學環境,進而促進初中數學課堂的進一步優化與完善。因此,本文重點探究了網絡時代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模式具有實質性的價值與意義。
一、利用直觀設備,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探究的催化劑,也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意識的形成。在以往的數學課堂當中,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使用單一和模塊化的教學形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而將網絡技術導入其中,能夠為數學教學改革提供更大的支持與幫助,進一步喚醒學生的學習激情與欲望。網絡技術具有較強的交互性,能夠為學生創建一個在線學習平臺,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渠道,為學生帶來愉快的學習體驗,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需求。基于網絡技術教師可以通過開發具有視聽成效的微課視頻,使用網絡技術獲得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源,例如圖像和視頻等,為學生呈現這些資源,能夠吸引學生的課堂專注力,使其得到輕松且愉快的學習體驗,同時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并使其對數學學科產生濃郁十足的興趣[1]。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數據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建交互式學習班,并通過計算十分鐘內通過某個路口的機動車數量來創建統計欄和統計表。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播放有關視頻,讓學生對經過交叉路口的汽車和公共汽車的場景進行直觀觀看,體驗與感悟收集和處理數據的真實經濟。具有信息技術的融入,數學課堂會變得更加精彩、豐富和有趣,能夠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強化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遵循由淺入深,培養思考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開展中,如何根據抽象原理展開實踐操作,一直是學習的重難點,利用網絡技術設備教學工具,學生可以對不同的符號和公式展開實踐操作,結合自身的語言邏輯關系,科學排列不同符號,進一步推導自己獨特的原理,同時利用該種原理完成具體問題的解答。這種直觀且形象的學習形式,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使學生形成善于思考的習慣,以虛擬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推動學生積極探究、主動思索,在探索新知識的同時,對新舊知識存在的關系展開思考。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三角形面積公式”內容的教學中,學生在對三角形面積的相關元素和概念的學習任務完成之后,很難對正確的面積公式進行推導,所以,教師則可以根據多媒體設備將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整個推導過程進行動態呈現。將兩個相同的三角形展開拼接,讓學生對這一拼接過程展開認真觀察,進一步鼓勵學生對圖形具備的異同點展開總結與歸納,讓學生對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等相關圖形之間的關聯展開掌握,并組織學生自主探究與觀察拼接圖形的邊長和三角形之前的邊長存在什么關系,并鼓勵學生嘗試著推導計算公式。這種參與式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展開形象體會和感知,優化以往數學抽象的固定印象,為數學教學增添活動力。
三、借助名師視頻,展開高效學習
網絡技術的優勢豐富多元,當前是全民網絡時代,大多數教師會利用網絡技術便捷的優勢與功能,將自己的教學活動在網上上傳或錄制成短視頻,以供其他教師和學生觀看并進行點評。數學教師長久的處在一所學校,日常的培訓活動和教研活動會受到學校課程編排的影響和限制,倘若教師缺少了學習的時間和提升機會,是很難促進自身教學水平和職業素養的提升。所以通過網絡當中的信息資源,利用名師的教學視頻加以利用教學資源,也是教師獲得有效教學策略的一項途徑。另外利用網絡當中的有關資源,教師也可以以其他教師的授課為參照對比自己日常教學中的授課環節的弱項和不足,從中汲取精華,加以改進,運用于自己的數學教學課程教學中,是對自我教學水平的改進與提升,可以推動師生的雙方面改進[2]。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有關知識的教學中,初中的重難點知識大多存在幾何圖形和函數與方程等方面,因此,教師在知識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預習有關知識,通過預習隨后在課程上將有關數學名師的教學視頻資料進行播放,讓學生在視頻的引導下展開自主學習,對一元一次方程知識展開自主探究。這種探究可以使學生的思維不被干擾,并在安靜的學習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并使學生將自己的疑難困惑標注在課本上,隨后教師本人對其展開重難點的補充與講解,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風格與思路是具有差異的,以其他教學的教學方式為參考,教師才可以更好的洞察自己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促進自身數學教學水平與能力地進一步提升。在長久的教學活動中,倘若教師不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與價值展開學習與思維更新,那么很難契合新時代下初中生對教學知識的學習與獲取以及發展需求,因此,教師也應當與時俱進,跟緊時代潮流發展步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高效使用,能夠切實帶動學生的數學學習激情與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數學課程的改革與優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了解當前的教學現狀以及學生的具體學情,充分利用先進且科學的網絡技術與數學教學相互融合,從而達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先云. 網絡時代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新模式研究[J]. 今天, 2021.
[2]陳國海. 網絡時代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新模式探析[J]. 文理導航, 202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