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福
摘 要: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這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差異,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的數學課外作業,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對農村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和評價的研究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評價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逐漸成為學校與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要知道,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的數學基礎,因此,教師應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將其合理劃分為學困、中等、優等三個層次,并為其量身設計最適合他們的數學作業。
一、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的意義分析
在進行作業分層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到學生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層次化的作業設計,針對基礎較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除了要對基礎知識有全面的掌握,還應當進行適當的拓展提升,針對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是應當從鞏固基礎入手,適當降低作業的難度。而居于兩者之間的學生,則是可以保持在一個適當的難度上。通過這樣的方式,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能夠獲得能力的提升,基礎能力差的學生也能鞏固基礎,逐步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農村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和評價的策略
(一)科學精準劃分學生層次
要進行有效的數學作業分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準確的學生層次的劃分是順利進行作業分層的前提和基礎。為此,教師要在平時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平等的口吻和學生進行對話,詳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依據對學生的了解將學生進行分層,再針對每個層次的學生制訂針對性的數學作業方案。一般來說,學生主要按三個層次進行劃分,第一層次的學生為思維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這些學生本身學習基礎比較好,而且自身具有強烈的學習意愿,不需要教師和家長對其嚴加督促,能夠自覺進行學習。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經過一定的思考之后可以解答出問題。第二層次的學生為學習主動性較弱,這些學生有一定的學習意識也想提高自己的整體成績,但是由于本身學習基礎較薄,對知識的思考和學習不夠深刻。第三層次的學生為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日常的學習成績較差,在課上不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相關的任務和作業,接受能力較差,而且整體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在將學生按照這三個層次進行詳細區分后,教師設計的分層作業也就更有效果。
(二)尊重差異學生自主選擇作業
要想初中生積極完成數學作業,初中數學教師要勇于創新,備課的時候制作數學題庫,并且按照題型和難度進行合理劃分,初中生可以根據需求自主選擇,這樣就會消除對作業的畏懼心理,提高作業效率,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鞏固和強化,為以后的數學教學打牢基礎。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題庫上傳到學習平臺上,讓初中生進行下載學習,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發現了數學作業的魅力。數學題庫中可以開辟一個板塊,讓初中生將自己認為重點的題型上傳到數據庫中,數學教師對學生上傳的題型進行篩選,確保數學資源的廣泛性,促進全體初中生保持理性的思維,兼顧課上與課下、課內與的聯系。同時,初中數學教師還要鼓勵初中生參與設計數學作業,師生共同討論和研究,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加強了作業的效果。初中生設計的作業能夠從學生的視角反映問題,便于數學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給數學教學增加新鮮元素,這樣的教學方法尊重了初中生的個性,開發了更多的數學資源,達到提質增效的要求。在全面實施新課改的今天,初中數學作業布置應該向作業設計轉變,實現作業形式的自主化和多樣化,帶給初中生學習的驚喜,培養持續發展的學習動力。
(三)豐富作業分層設計的形式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時,也不必局限于書面形式,可以更加豐富,比如口頭形式,或者也可以加入一些實踐性的內容,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在這其中,口頭形式最為便捷,需要學生進行語言表達,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同時,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需要家長的幫助,當學生完成口頭作業后,家長簽字;書面形式則是初中數學作業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形式,也就是結合教學內容設置習題,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且能夠以書面的方式體現出來;實踐形式則是需要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很好的掌握知識,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四)優化作業分層設計的評價
初中數學的教學分層最終要落實到評價的分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評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程度,才會使得每個學生的進步都得到教師的重視,才能更好地發揮分層教學的激勵作用。分層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而不是對學生進行智力的分級,否則只有起到更多相反的效果。此外,對學生的分層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據評價的結果和學生的成長情況進行不斷的調整。在學生完成某次家庭作業之后,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針對本次家庭作業的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個針對性評價。比如,某位學生的家庭作業中,出現了大量的計算性錯誤,但是這位學生字體端正、書寫也十分認真。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給予該生這樣的評價:通過你的字體,老師能夠看得出來你認真對待了本次作業,學習態度非常端正。但是,老師也在你的作業之中發現了許多計算問題,希望你能夠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改正,細心做題,避免以后再次出現此類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作業分層設計逐漸成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因此,學校與教師應當從自己學生的數學基礎與認知水平出發,為其量身設計數學作業,從而讓他們通過作業練習對老師所講的知識進行二次復習,讓作業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濤.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9).
[2]方碧瓊.淺析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方法[J].學苑教育,2021,(25).
[3]張雪梅.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