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楨媚
摘要: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小學數學原本抽象的問題顯得更加生動和形象,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數學有了更深的認識,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運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課堂教學,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建立學生發展的基礎知識。
關鍵詞:數形結合;小學數學;優化策略
引言
小學教師應該對數形結合這一思想方法的價值和功效進行充分的研究,并能夠巧妙地運用在教學中,更好地助力學生的數學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精神、數學思想,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1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的意義
1.1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形結合是代數與幾何的結合,學生利用圖形能夠直觀地反映數量關系、建立數學模型,使問題條件的顯現更加直觀形象,從而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不能將“數與形”思想剝離開來,也不能僅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中的某一類思維類型去審視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的主要目的是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促使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向抽象過渡,拓展思維能力,掌握將抽象問題與具體形象相結合、相融合的技巧。
1.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提高認知能力。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激發興趣往往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學生一旦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效果自然有保證。傳統理論說教的教學模式常常讓學生叫苦不迭,因為他們的抽象思維還處于形成階段。數形結合則不同,它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符號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問題簡單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有了。他們會覺得數學學習不難,進而樂學、愛學,越學越有意思,學習的自主性也會大大提升。
1.3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解決問題。學生在品嘗成功的喜悅后會產生更加強大的學習動力。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分析、探索問題,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消除對數學學習的恐懼感,從而以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同時,學生在主動探究過程中不斷挖掘學習潛力,其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借助數形結合思想,學生可以進行代數與空間的轉換,從而提高解題能力,這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的運用策略
2.1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以形助數,形成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是數學的基礎和具體內容。數學課程標準應充分理解數學概念,根據數學概念的特點,明確提出“形成”教學目標。建議教師向學生展示真實的事物或基于數學概念的事物。鼓勵學生從中探索相同的特點,掌握規律,創造數學概念,同時鞏固數學教學的基礎,與小學生數學概念的教學相比較,采用圖形輔助數學的方法,正確引導學生形象化自己的感受,發現數學概念。以《100以內數字的認識》為例,在院校課堂教學之前,通過對本課課程內容的分析,明確了使用幾何模型將計數單位可視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課的實施中,老師用小棒和計數器珠子正確引導學生體驗100以內數字的順序,從順序的角度出發,理解100以內的數字。在此基礎上,老師還采用了放置小立方體實體模型的方法,正確引導學生體驗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根據小立方體的實際操作,通過視覺化、立體化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數字從一到一百的變化,通過數學思維掌握“十進制”。運用形法輔助小學生數學概念的教學,不僅可以依靠形象化的“形”來減少數學思維的抽象化,幫助學生增加理解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動手能力,這有利于提高數學水平和學習效率。
2.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以數輔形,展現圖形特點。
圖形雖然形象化,學生可以在主動的作用下產生對圖形特征的認識,但由于圖形的特征缺乏量化,因此,無法準確掌握圖的特征,從而影響有效學習。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準確把握圖形的特點,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用數字補充圖形,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量化。以“正方形和長方形”為例,本課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把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按照教科書解讀了新思路后,立即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目前,1厘米長的小棍子有16根。這根小棍子能圍成多少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總面積較大是多少?乍一看,這道題涉及到“形”,但在解題困難的情況下,學生不能靠單純的“形”來準確識別圖案總面積的差異。這樣,利用排列組合來正確引導學生理解規律,不僅使學生得到實際值的輔助掌握圖形的特點,還可以掌握一種數學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水平。
2.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方法培養學生答題能力
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看圖的同時更好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根據數形結合的方法,學生可以將圖形和問題以合理的方式結合起來,發現兩者的聯系。學生在運用數形結合答題方法的同時,鍛煉了自己的答題能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活躍,而不是以一種方式固定不動。
2.4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對計算中數形結合教學方法的認知能力
在向學生講解運算問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數形結合的概念應用到其中,讓學生有最直觀的體驗,加強學生對數形結合方法的認知和理解,也可以將數形結合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當學生在學習小學乘法時,教師可以將直觀形象引入數學教學課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日常生活中經常乘坐的公交車有多少個車輪?學生回答四個,老師又問,如果是兩輛呢?以此,學生可以培養一定的對乘法的認知,并能直接地將其加入到課堂學習中,該方法相對于知識點的即時教學,具有顯著的優勢,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有比較和想象的對象,可以使學習效率更加顯著。
2.5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以數形結合方式發現數學規律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很多知識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有一定的規律,單純依靠老師講解是難以達到好的學習效果的,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發現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和規律。例如,在學習“垂直與平行”時,學生無法有效理解教師講解的概念和定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將涉及垂直和平行的照片或視頻放出來,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垂直和平行的規律和特點,增加對垂直和平行的掌握和理解。運用數學思維的教學策略有利于培養學生通過自學養成自學的習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對簡單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有所掌握,更是為了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思想來解決各種數學問題的能力。數形結合思想是重要的數學思想之一,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有效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數形結合的實踐應用,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
參考文獻:
[1]黎靜芳.“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成才,2021,(24):43-46.
[2]張烽.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A2):82-84.
[3]陸艷.巧用數形結合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探討[J].讀寫算,2021,(35):197-198.
[4]王榮.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讀寫算,2021,(34):105-106.
[5]董敏.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家長,2021,(3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