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全
摘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國家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管理非常重視,技師院校的發展也比較快。但是當前技師學院學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使學生的需要無法得到充分的滿足,從而影響了管理工作的質量,針對這個問題技師學院應根據學生個性特征和成長規律,積極探索和創新學生管理工作,以促進其健康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新時期;技術學校;學生管理
前言:
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解決勞動力供需矛盾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技師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學生的成才與發展。為此,應根據即使院校得的具體發展情況,制定具有特色、科學化的學生管理工作方案,通過不斷提升職業技術學院的管理水平,實現對學生的管理。
一、開展校園人文素質教育
加強學生的內在品質建設,加強對學生的禮儀教育,提升學生的修養素質。禮儀教育,就是要讓學生“懂文明、懂禮儀”,讓學生們知道,禮儀的表現,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系到將來爭取機會、事業成功、人際和諧、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技師學院的生源分布廣泛,其優勢在于與社會聯系緊密,具有較多的實踐和溝通機會,但其劣勢在于個人的差異,使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有些同學在社交活動中,習慣性地把自己當成中心,缺少謙讓和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關懷和體貼,缺少必要的禮儀素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取新生入學教育、班會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課堂教學、社團活動等方式,讓學生掌握校園禮儀、社會禮儀、就業禮儀。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增強大學生的品德素養。通過舉辦以誠實為主題的班會,使同學們了解到,唯有誠實守信,方能融入班級、學校、社會、生活;利用校園廣播、板報、校報等積極的輿論引導,以誠信為本的榜樣激勵學生;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聘請知名企業領導到學校進行誠信教育,并傳授誠信的正面和負面案例。還可以組織同學到誠信企業參觀,使他們認識到誠信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
二、開展課余文體活動和第二課堂
學生的校園生活是促進學生身心發育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一些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的學生,再沒有積極兩好的約束下會沉迷于上網聊天、泡游戲廳等活動,嚴重地影響自身的學業問題,也給學效管力工做的開展造成了許多問題。根據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在周末安排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或者在周末開設第二課堂。例如舉辦文學、書法、音樂、攝影知識講座、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賽事,與專業知識競賽、選派專業學生組建樂隊等,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美育是技師學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培養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幫助學生樹立崇高審美理想,塑造語言美、表情美、儀表美等具有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對技師學院進行藝術教育,就成為了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必然要求,借以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進而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三、開展就業指導教育
在技師學院的日常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與價值觀,在技師學院畢業季中,是否能夠獲得較好的就業機會,已經成為當前技師學院能否持續、穩步發展的關鍵。從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技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往往高于大學本科畢業生,有些院校就業率甚至超過95%,主要原因除了專業設置和課程結構更突出技能教育外,就是在學生日常管理中,大力推廣就業指導教育,培養大學生的擇業觀、價值觀、就業指導、人生規劃,是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保證畢業生就業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應從增強專業知識和增強職業意識兩個層面進行。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的開展,可以通過學校的各種活動來加強學生的職業意識,并通過相關專業的設會實踐活動來進行,以達到加強和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職業意識的目的。根據專業特性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協助學生提升學習專業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專業思維,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幫助學生對妻子單身生涯規劃有清晰認知。開展就業指導教育,針對社會發展需要,介紹就業形勢、人才供求信息、就業法規、就業政策等。開展求職心理咨詢、職業形象設計、能力測試等咨詢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培養學生的“自我推銷”能力、提升學生自身求職成功率。此外,可以邀請優秀畢業生回到學校,向學弟學妹們講述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求職經驗,使其由被動找工作轉變為積極工作,從而擴大就業渠道。
四、構建符合新時期教育發展需要 的學生工作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的學生行為規范,構建符合新時期教育發展的智力、能力、文體等多項相關管理體系,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實行班級目標管理。技師院校的畢業生有四年制的初中生、二年制的高中技工、三年制的技工,學校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的特點,制定了切合實際的班級管理目標和考核細則。技術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比較繁重,內部環境也比較復雜。在實施相應的制度和規范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的不良情緒,呢么針對這點來講,這就需要教師的全面素質。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教師必須在業余時間加強對文化、管理、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并將其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去。其次,要主動改革自己的教學理念,在實踐教學中,要將適應新時代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加以應用。基于每天的經營,加強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以便于在日常規管理過程中達到最好的管理效果。為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提供相應的協助。最后,技師學院要建立健全的師資培養機制,定期培養骨干和班主任,制訂合理的培訓方案,不斷提升學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另外,要建立教師考核和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對學生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使其在管理工作中的認清自身的責任,進而加強班級管理力度。
結語
總之,與其它院校相比,技師學院的學生在思想認識和個性特征上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因此在技師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中,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多管齊下,不斷改善學生管理工作成效。
參考文獻:
[1] 王皎偉,黃金橋. 新時期技師學院學生管理工作路徑探析[J].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1):157-158.
[2] 夏立娟. 新時期技師學院學生管理工作初探[J]. 山東勞動保障,2009, (9):46-47.
[3] 何大鵬. 試析如何做好技師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J]. 教育現代化,2020,7(81):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