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史文龍
摘 要:近年來,各個城市都在建造生態園林,對城市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生態園林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也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有利于大眾的身體健康。基于此,文章針對生態園林的建設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展開分析,對采用園林技術預防病蟲害展開合理分析,為推動生態園林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園林技術;養護管理;預防病蟲害
中圖分類號:TU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2)04--03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2.04.06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規模也在持續擴大,環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發重大。在大中城市中,建立生態園林也是很有必要的,為建設發展現代化城市,就一定要建設園林及綠地。城市園林建設與國家及社會的發展共同進步,但是目前針對生態園林建設及養護等的措施還不完善。文章以此為基礎展開研究,以尋找合理依據促進生態園林發展。
1 生態園林的概念及意義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非常重視生態園林建設,并將其認定為新興學科,其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林學、美學、生態學等。生態園林的主要意義是繼承弘揚傳統園林風格。目前,打造生態園林以生態學為主,仍需要完善其功能、層次,以及增加植物群落。在園林系統中,需要具備一定的穩定性,同時也要為人及植物構建全新的秩序,最終使藝術與文化等統一協調。生態建設對于城市建設意義重大,可以美化城市景觀,改善空氣質量。城市綠化并不是單純增加綠地面積,而是要讓園林具備一定的多樣性,保持生態平衡,進行合理搭配,從而實現合理的景觀效益。
2 生態園林建設方法
生態園林建設要具有合理性及科學性,還要提前規劃、設計。生態園林設計要符合城市發展規劃,作為城市景觀的基礎,生態園林設計及規劃要注重以人為本,注重發展性與多樣性。充分結合生態園林建設創造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可以滿足現代人的思想需求,滿足大眾需求。打造生態園林首先要根據城市整體規劃,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要重視城市本身的地理環境及生態環境,充分保護城市中的原有建筑,為城市增添光彩。
開展城市園林綠化設計要充分考慮環境空氣等條件,選擇適合種植的花卉品種,確保種植效果。正常情況下,會選擇本地花卉作為種植的首選品種。如果引入其他地區的花卉品種,很可能因為氣候影響、土壤影響,導致種植失敗。種植時如果引入其他城市的花卉,由于水土不服等因素,也會導致成活率較低。
設計城市園林綠化時,不同位置種植不同花卉,會形成較強的差異化景觀。相同的區域在種植時,由于地勢及光照的影響,也會出現較大差異。園林綠化設計人員應該合理配置,充分考慮位置因素。如果某一區域采光較好,可以種植耐光的花卉品種。如果某一區域地勢較為潮濕,可以種植耐濕的花卉品種。如果某一區域的光照程度較差,就應選擇耐蔭性的花卉品種。各種因素都會影響種植,要綜合考慮方位差異,符合花卉特點,充分展現完美的設計效果。
花卉品種繁多,體現出不同的色彩特點。種植花卉時要考慮色彩因素,結合花卉的顏色與區域,可以烘托環境及氛圍,體現主題及意境。根據色彩對比設置花卉,目前在園林綠化中使用較為廣泛,可以體現出花卉的獨特效果。園林綠化在選擇花卉時要摒棄傳統設計理念,充分融入新時代元素。園林花卉設計要有全新思路,不斷添加新元素,體現新效果。
3 合理養護,避免病蟲害發生
目前,由于對病蟲害未采取控制措施,蔓延速度極快,防治體系不完善以及投資技術較差等,導致損失嚴重。國家持續關注環境狀態,管理部門應及時響應號召,充分預防病蟲害。由于綠化面積過大,即便加大力度整治,病蟲害依然時有發生。傳統防治工作以大面積噴灑農藥為主,由于資金欠缺,不能滿足防治效果。由于相關工作人員對農藥缺乏認知,導致藥物使用配比不合理、藥效不足,進而導致病蟲害頻發。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較低,不具備專業水準,在管理中經常出現疏漏。目前,一些工作人員大量使用農藥,雖然可以控制病蟲害,但是由于體系不完善,造成生態園林大面積受損。
當前,生態園林監管委員會發現有許多病蟲害,出現了變異情況,并具有極強的破壞能力。根據目前對農藥的研究及分析可知,使用農藥控制病蟲害,要耗費大量投資,需要一定的人力資源及政府的投資扶持。
針對生態園林病蟲害情況,目前沒有較好的對策,且預防及監測手段較為落后,病蟲害變異速度非常快,控制無法達到要求。應設立多個監控點,并大范圍使用農藥,發現病蟲害時,應及時遏制。檢測技術及農藥需要多次使用,以控制病蟲害變異。
生態園林病蟲害控制,要注重發生不平衡的情況,同時要提高防范意識,避免大面積產生病蟲害,促進植物正常生長。化學藥物使用要具備規范性,避免破壞植物生長。同時,要共同開展種植及病蟲害防治,避免生態環境惡化。相關管理部門及工作人員要對病蟲害控制承擔相應的責任,促進生態園林健康穩定發展。
我國各地區的地理環境不同,生態園林種植種類也不相同,面臨的病蟲害問題也各不相同。近年來,我國生態園林的病蟲害問題頻發,有關部門投入了大量資金及人力、物力,卻沒能從根本上解決病蟲害問題。面對這一現狀,加強技術研究、培養專業人才勢在必行。
我國的生態園林病蟲害問題突出,防蟲防病工作嚴峻。為建立健全監測防控體系,要推進病蟲害防治工作,增加人工種植投入,增加生態園林種植面積,綜合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
首先,響應國家號召,根據各地的地理地形特點,選擇適合人工種植的樹木種類,做好樹木生長習性調查和分析,提前做好病蟲害防護準備,有針對性地加大病蟲害防護費用投入,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病蟲害爆發才著手解決。
其次,建立完善的監測網絡,實時監測生長數據、及時上傳,使工作人員及時掌握園林植物的生長動態。工作人員分工協作,履行工作職責,為防治人員更好地制定預防方案提供依據和參考。病蟲害防控工作應多管齊下,多部門共同推進,將病蟲害防控損失控制在最低范圍內。
最后,生態園林管理部門應根據本地區的氣候環境,從實際出發制定科學有效的防病蟲方案。
4 園林植物病蟲害情況
4.1 外來有害生物
美國白蛾危害在市區全部范圍內發生,第一次孵化高峰期為5月中下旬,2021年發生面積為39.32萬公頃。其中,輕度發生33.02萬公頃,占美國白蛾總發生面積的83.98%;中度發生3.80萬公頃;重度發生1.50萬公頃。懸鈴木方翅網蝽發生面積0.24萬公頃,重度發生較少。松材線蟲病、舞毒蛾病零發生。
4.2 常規林木病蟲害
林木病害主要是楊樹潰瘍病,2021年發生面積3.39萬公頃,同比下降10.55%。其中,輕度、中度分別為2.59萬公頃、0.80萬公頃[1],沒有重度情況發生。
楊樹食葉害蟲:2021年楊樹食葉害蟲發生5.13萬公頃。其中,春尺蠖發生3.20萬公頃,主要為輕中度,沒有重度發生;楊扇舟蛾發生1.63萬公頃,楊小舟蛾為2.00萬公頃,輕度發生1.50萬公頃,中度發生0.50萬公頃。
蛀干害蟲:蛀干害蟲主要是光肩星天牛,2021年發生面積為0.3萬公頃,都屬于輕度情況。
經濟林病蟲害:2021年監測的經濟林病蟲害有日本龜蠟蚧、棗葉癭蚊和朱砂葉螨,共發生3.61萬公頃[2]。其中,龜蠟蚧蟲害有所降低,屬于輕度,但棗葉癭蚊和朱砂葉螨都呈現逐漸上升趨勢。
5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特點
近幾年,在生態環境保護壓力日益繁重的情況下,為了保證生態平衡,林木面積大幅增加,且純林較多、混交林較少。產生病蟲害時會導致蟲害迅速蔓延,嚴重威脅林業發展。例如,在濱州的防治工作中,根據不同蟲害的特點和氣候環境等因素對其的影響,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案。處理原有的害蟲主要是通過噴灑農藥的方法。
在大量使用農藥的情況下,害蟲的適應性不斷增強,有的甚至產生變異,導致蟲害防治難度增加。這主要表現在噴灑農藥后,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在使用帶有農藥的物質時,會導致其中毒或死亡。如果農藥的用量和處理方法不當,可能會影響植被的生長,甚至造成環境污染。
6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人工種植時,如果沒有及時檢查農林情況,已經受傷的葉片會受到病菌的入侵。當病蟲害產生后,擴散速度加快,擴散面積也非常廣泛,可能整個果園都會被感染上病蟲害,對于農林種植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另外,樹木本身比較敏感,極易感染病蟲害,要保證葉片沒有傷口,使病蟲無法入侵。此外,要避免嫩芽遭到感染,尤其在雨季及高濕度天氣下,更要密切關注林區。
雨季來臨時,空氣非常潮濕,如果遇到積水,病蟲害會迅速蔓延。最初,只有嫩梢會出現癥狀,整片葉片會漸漸呈現黑褐色。開始時會看到黑色的病斑,隨后慢慢腐爛。這種病害擴展速度很快,導致防治難度不斷加大[3]。
要根據實際經營費用合理安排樹木種植活動。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往往只重視經營規模和擴大種植面積,“重栽輕管”現象嚴重,導致病蟲害防治資金和物資不足,嚴重影響林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在林業面積擴大的背景下,相關樹木的種植數量不斷增多。受到樹木自身、周圍環境以及當地氣候、溫度等的影響,病蟲害逐漸增多。在具體防護和控制過程中,缺乏一套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在管理不到位的前提下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2]。
在面臨較大面積的林業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時,由于缺少完善的監控體系,監控點布設不足,無法及時發現林木問題。在具體監測和管理中,需要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術人員,但基層人員流動較大、人才稀缺,在管理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導致病蟲害越來越嚴重[4]。
7 利用園林技術措施防治植物病蟲害的具體方法
加強組織領導,根據政府部門的相關規定開展防控。同時,要及時做好監測及預報,各崗位人員應明確分工,嚴格進行監督預報,使用科學方法開展防治工作,在防治中如果發現重大問題,應及時制定合理方案加以解決。
完善保障制度,構建長效機制。各部門要強強聯合,同時要實行責任人問責制度。管理區域要劃分明確,明確各崗位責任人,避免責任缺位現象。資金、物品的保管要由專人管理,資金發放要及時到位,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加強人員保障,建立專家咨詢組,對員工進行技術指導。專家咨詢組要積極參與防治工作,根據目前森林病蟲害的實際情況建立防控機構。要加強人員培訓,要實時監測、及時預警,提高防控水平,將災情扼殺在搖籃里。
積極開展宣傳以及組織聯防聯治工作,相關防控機構要定期學習,通過開展知識講座及培訓班等學習方式,不斷提高自身水平。要提高監測防治能力,根據科技下鄉的需要,發放防控宣傳單,及時做好媒體宣傳。附近群眾應積極參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真正做到群防群治,聯合治理病蟲害,逐步完善有害生物控制工作,打好防治攻堅戰。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全員共同努力,要在發現病蟲害時及時控制。病蟲害對林業影響很大,如果林業遭到破壞,人們的生產、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目前,國內的各種林業病蟲害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應對突發事件時,還會有疏漏,人員不及時、設備不及時、用藥不及時等都會對林業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要及時做好防控,并時刻做好準備,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病蟲害防治工作,同時要體現國家、省級測報的優勢,提高防控能力及效果。為了提高監測預報的水平及準確性,應有國家級中心測報點及省級測報點提供相關數據,為監測提供一定的支持,還要不斷優化構建監測預警體系。要真正體現鄉鎮監測的實際作用,保證測報點相關數據的準確性,及時體現蟲情動態。尤其是針對美國白蛾等病蟲害的監測,一定要加大力度。另外,針對松材線蟲病要做到普查監測,真正做到全年防控、實時防控。
8 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根據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和規律,結合當地氣候、溫度等條件的變化,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控和預測,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為保證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建立明確的責任體系,加強對各個組織工作的監督管理,提高防治效益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史永功.園林病蟲害防治的反思與優化策略[J].農村實用技術,2020(11):153-154.
[2] 管瑞峰.園林病蟲害防治優化策略的內容及措施[J].農家參謀,2020(4):149.
[3] 葉華玉,黃小芹.淺談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12):92.
[4] 艾明艷.新時期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