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凌穎

摘? ?要:對2017版通用技術課標、福建省通用技術學考復習綱要、通用技術學考知識點及題型等材料進行研究,在備考實踐中找出學考復習的困境,提出“思維導圖、費曼學法、實物教學、諧音記憶、突破設計題”等復習策略,在順利通過學考的基礎上,讓核心素養在學生身上落地生根,適應以技術發展為主導的未來社會。
關鍵詞:通用技術;學業水平;困境;突破
技術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之一,是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1 ]。具備技術核心素養的學生,才能快速融入以技術革新為導向的未來社會。通用技術學考考查學生的技術能力,并判定學生是否同時具備高中畢業以及高校要求的技術素養。該考試有利于學校準確把握學生技術水平,改進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管理,努力建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技術實踐為核心,滿足學生必修、選修等多樣化學習需求的高中通用技術課程。
1? 福建省通用技術學考考試目標、要求與形式
1.1? 學考目標及要求
通用技術學考,依據課標學業質量水平(二)命題,考查學生技術知識、技術設計和實踐技能等方面的具體能力,關注學生技術意識、技術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情況,對學生在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創新設計、圖樣表達和物化能力五方面的核心素養進行科學的測評[ 2 ]。
1.2? 學考形式
通用技術學考由閉卷筆試和實踐測試兩部分組成。筆試卷面100分,60分為合格,考查技術知識、思想與方法、加工工藝、技術語言表達等內容,考試時長70分鐘;實踐測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考查工具的使用、模型的制作、技術試驗的實施等內容,測試時長20分鐘。
1.3? 試卷結構
考試題型:單選題25題,每題3分,共75分;識圖繪圖題1題10分;技術設計題1題15分。
內容比例:兩個必修模塊內容各占50%左右分值。試卷難度值:0.85左右。試卷難度中等,區分度好,知識點覆蓋全面。
2? 通用技術學考筆試備考復習的困境
2.1? 課程知識容量大,課時緊張
依據新課標,學考涉及通用技術2個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與2,“技術與設計1”作為入門基礎課程,包含“技術及其性質”“技術設計過程”“工藝及方案實現”及“技術交流與評價”四個單元,“技術與設計2”包含結構、流程、系統、控制四個主題單元[ 3 ]。教材內容涉獵面廣,知識容量大,開設一學年,每周2課時,扣除節假日、各類考試等學校事務性安排,留給師生復習的時間極為有限。
2.2? 學生重視程度不足
通用技術加入“學考”前,學生雖有興趣,但對通用技術的學習僅限于課堂,很少利用課外時間進一步學習、探究。納入“學考”后,學生雖然對通用技術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疲于應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考試,加之潛意識覺得通用技術不難,沒有花太多時間精力備考,認為考前做一做背一背,60分沒有問題。
3? 通用技術學考筆試備考復習的突破
制定合理復習計劃,全面夯實基礎,依“(課)標”參“(考)綱”,結合各式學習方法,提高通用技術學考復習效率。
3.1? 巧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
思維導圖基于對人腦形態和腦細胞傳遞信息方式的模擬,人腦對圖像的加工記憶能力約是文字的1000倍,所以思維導圖能大幅提高記憶理解效率。通用技術每個章節既相互獨立又蘊含聯系,利用思維導圖能把知識點以圖的形式連結成網,使知識脈絡更加清晰、系統、有序。如2019年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四章“方案的構思及方法”,涉及“人機關系”“常用構思方案”及“方案構思過程”等眾多知識,知識點多且零散。用思維導圖(圖1)只需要一張圖即可將各級主題層層舒展,不同層級主題用不同圖像、顏色呈現,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每個節點既與上級關鍵詞連結,又開啟下一級的新知識網,將人的記憶有效聯接起來,這種模擬突出了思維內容的重心和層次,易被大腦接受,使學習變得形象可見、輕松有趣,有助于提高復習效率。
3.2? 利用費曼學習法牢記抽象知識點
要是你能把一個概念用最簡潔的語言讓不會的人也聽得明白,那就說明你對這個知識已經完全掌握了,這就是“費曼學習法”。因無經歷經驗,學生在學習工業、生產類型的抽象知識時存在畏難情緒。利用費曼學習法(圖2),通過學習、消化、回顧、簡化、輸出五個步驟,可以更容易鞏固抽象知識,掌握其本質特征。以“控制系統的控制器與執行器”為例,從概念開始“學習”,控制器即對輸入信號進行處理并發出控制命令的裝置或原件。執行器即直接對被控對象進行控制的裝置或原件。概念長且抽象,如果直接記憶存在難度。所以在“消化、回顧、簡化”的過程引入案例,將抽象轉換為形象,借助“投籃”這個控制系統類比,大腦相當于控制器,發出信號,指揮人投籃;手相當于執行器,將球投出。“輸出”的過程將投籃這個類比說與另一個人聽,如果你講得出來,并且對方聽懂了,你就完全掌握了,如果你講不出來,或者講完別人沒聽懂,說明掌握不到位,需要繼續消化、簡化知識,重復“費曼學習法”的步驟,直至你掌握這個知識。
3.3? 實物輔助教學事半功倍
用實物開展通用技術教學,直觀性強,事半功倍。實物作為感官傳遞物既是教具又是學具,學生通過觸摸、觀察、思考、操作、創造來學習、理解、遷移知識,豐富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考綱第二章“設計過程”涉及很多工藝知識,其中某些工具、元件學生未接觸過,如第25頁例12,提及“螺栓”“膨脹螺栓”“自攻螺釘”“緊定螺釘”,字面看起來非常類似,雖有配圖,但圖形小且看不清外形特征,在學生未見過實物的情況下,較難正確答題。教師事先準備“螺栓”“膨脹螺栓”等標準件及它們的配套工具,學生現場匹配操作,比只看文字、圖片效果強得多。通用技術復習課中,合理實物進入課堂能輔助師生達成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消化吸收知識,提高復習效率。8A910C42-DB00-4527-86AD-39EB47F3852F
3.4? 諧音記憶助你一臂之力
諧音記憶,運用豐富的編聯能力,通過相同或相近的讀音,順心、順口,把需要記憶的內容與已有的記憶聯系起來,充分刺激大腦的興趣點和積極性,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便于貯存,易于回憶,達到善記、好記、樂記的效果。如,考綱29頁第8題,螺母加工用的是攻絲還是套絲?攻絲是加工螺母,套絲是加工螺栓,學生容易將攻絲與套絲混淆。引入諧音,母攻絲(公司)作為記憶點,以后一提到母公司,學生就會聯想到螺母用到的加工方法是攻絲。類似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一些點撥和提示,學生用自己熟悉的內容加工、記憶新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3.5? 有的放矢,重點突破設計題
設計題作為通用技術學考的特色題型,綜合考查學生工程思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設計及圖樣表達等能力,是對學生通用技術核心素養水平的落實與檢測。針對題中提出的情景及問題,結合自身認知水平與設計要求綜合解題。以解決問題、滿足功能需求為首要目標,明確功能、尺寸、強度、材料、穩定性等要求,構思階段巧用聯想法、模仿法、奇特構思法等方法,用簡單的草圖勾勒腦海中的方案,邊畫邊修改,逐步滿足題目的設計要求,再規范作圖,表達構思。卷面答題時建議采用三視圖、正等軸側圖表達構思,杜絕徒手畫圖。畫圖前準備好必要的作圖工具,鉛筆、尺子、橡皮不可缺少,規范作圖、正確標注尺寸令答卷干凈整潔,設計方案一目了然。圖形外還可以配以文字,補充說明設計意圖,不易用圖形表達出的細節也可借助文字的幫忙,圖文并茂令設計方案更加完善。科學合理解決問題是設計題的靈魂,也是通用技術核心素養在生活中的應用。
利用“思維導圖、費曼學法、實物教學、諧音記憶、突破設計題”等方式展開復習,突破通用技術學考筆試復習的困境,以期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與技能,順利通過學考,學考外亦能讓通用技術核心素養在學生身上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 北京市第八中學.浚源思流遠 固本求木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5):12-14.
[2]唐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復習策略的探索[J].教育研究與評論(技術教育版),2015(5):79-84.
[3] 潘毅鵬.注重核心素養彰顯技術教育價值——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探索[J].江西教育,2016(35).8A910C42-DB00-4527-86AD-39EB47F385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