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云 叢飛飛 謝連杰





摘 要:為了實現果業的高質量發展,招遠市探索實踐了新型組織模式推動果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各級政府相關政策的引領扶持,將村黨支部領辦果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田園綜合體等組織模式進行提擋升級,提升果品質量,提高果品競爭力。不斷促進農業新型生產服務組織發展壯大,構建更加完善的果業服務體系,爭取早日步入果業5.0時代。
關鍵詞:果業;高質量發展;組織;鄉村振興
目前,我國果樹產業發展面臨標準化程度低,產品質量低,市場競爭力弱,生產效益下降,品種單一,病蟲害加重的情況。存在勞動力資源匱乏且價格逐年升高,推廣體系與傳統生產組織方式不相適應等問題[1-2],制約了果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1世紀初,招遠果園陸續進入老齡化時代,老齡果園占比一度達到70%,品種不新、樹齡老化、市場占有率低等制約了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3-4]。近年來招遠市不斷探索推進蘋果等果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為了實現果業的高質量發展,踐行“一新”驅動、“兩優”先行、“三產”融合、“四品”提升、“五減”支撐、“六化”同步的果業高質量發展路徑[5]。鄉村振興背景下,配套建立果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型組織模式,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中國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有效路徑[6]。
1 新型組織模式協調發展
通過各級政府相關政策的引領扶持,將村黨支部領辦果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田園綜合體等組織模式進行提檔升級,并進行利益關聯,共同推動果業高質量發展。
1.1 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聚資聚力,改老建新
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圖1),按照“把村民組織起來,把土地集中起來,讓黨支部帶著老百姓共同致富”的思路,通過籌集資金、整合土地、老齡果園改造、現代標準化果園建設等措施,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種植模式和管理技術,推進果業高質量發展。所得收益村集體、群眾分別按比例分成,實現了社員、集體雙增收,有效解決果園地老、樹老、人老、效益不高的產業發展問題,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抓手[7]。
1.2 組織支撐
村集體籌集資金入股,群眾以土地、勞動力、資金等多種方式參股入社,政府政策性扶持資金全部作為集體入股資金,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克服了資金籌集、項目選擇等多方面的困難,實現了鄉村有人管事、有錢辦事。將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實行普惠式的政策扶持、抱團式的共建共興、保姆式的管理指導,確保干一個成一個。
2 提升果品質量,提高果品競爭力
2.1 建立高標準示范園,打造果業高質量發展樣板
建設以果樹為核心的田園綜合體,實行合作社組織領導下的農場主負責制,統一組織實施梯改坡、土壤改良治理,統一采購苗木,統一標準建園,統一安裝水肥一體化設施,統一實施病蟲害統防統治,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圖2)。
2.2 老齡果園改造
合作社統一對蘋果等果樹進行老果園的“新舊交替”,通過“隔行去行”、“去大枝”等方式改造郁閉果園,改善通風透光,增加光合累積,提高優質果比例;利用“高接換頭”、“伐老建新”等技術,將經濟效益不佳的老品種改良為優質新品種,實現整體效益提高80%以上。
2.3 建設現代矮砧密植示范園
采用新品種密植模式,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實行數字化、機械化、標準化管理,持續提高果品品質(圖3)。
2.4 優化品種、樹種結構
因村宜地,適量種植設施櫻桃、草莓、藍莓、葡萄等特色水果,引種維納斯黃金、瑞香紅等蘋果新品種,保留少量傳統老品種,突破品種單一局限,實現多種果品并存局面,開展采摘、鄉村旅游等特色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圖4)。
3 建立高標準服務體系
3.1 建立專業化的農業服務企業
拓寬融資渠道,聚攏民間閑散資金形成規模,投入到果業發展中來。建立“企業家+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搭建果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性服務平臺,提供“統一標準、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金牌服務,全力打造果業新名片,推動小農戶融入“大發展”。
3.2 高標準引領
在果樹種植重點村鎮建立蘋果、櫻桃等矮砧栽培高標準示范園,建設30余處老舊果園改造示范園區,示范推廣維納斯黃金、瑞雪優良品種、水肥一體化、立架栽培、去大枝、高接換頭、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高質量標準化生產集成技術,示范帶動果業高質量發展。
3.3 全方位扶持
為公司合作農戶免費提供每畝600元扶持資金,免費贈送微噴設備,免費使用自走式打藥機,提高果園機械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對公司服務站、合作社等相關組織的帶頭人、示范園和農民工骨干,免費開展化肥、農藥習性,微噴設施結構以及機械維護、保養、使用壽命等方面的培訓。
3.4 實施全方位引進
通過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部門的合作,建立科研團隊,不斷提升科技支撐力,提高果品品質。引進推廣國外免袋栽培專用品種、脫毒苗木、配套技術措施、灌溉系統和果園專用機械等裝備,優化配套適宜當地的集成技術模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儲備。
3.5 全過程控制
在生產過程實行“六統一”管理模式,統一供應品種、統一種植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供應肥藥、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指導,實施全過程生產質量控制,為提高果品質量提供技術支撐(圖5)。
3.6 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果業附加值
從產品儲藏、加工等方面入手,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果樹產業的附加值。引進果品自動分揀設備,實現不同糖度梯度檢測、自動無刺傷分撿。產業鏈向深加工延伸。投資建成果酒和功能性飲料生產線,生產果酒、功能性飲料。
4 總 結
綜上所述,新型生產組織模式對進一步優化果業布局,促使果業發展向優生區聚集,形成產業集群,充分發揮產業的規模優勢、競爭力和效益,加快推動果樹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不斷完善和引導農業新型生產服務組織發展壯大,構建更加完善的果業服務體系,不斷推動果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模式變革,顯著提升果業質量和效益,爭取早日步入果業5.0時代[8-9]。
參 考 文 獻
[1]? 束懷瑞,陳修德. 我國果樹產業發展的時代任務[J].中國果樹,2018(2):1-3.
[2]? 鄧秀新. 關于我國水果產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J].果樹學報,2021,38(1):121-127.
[3]? 楊金玲.招遠市蘋果產業的現狀及發展建議[J].落葉果樹,2021,53(06):44-46.
[4]? 李克樂.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狀況研究[J].山西農經,2021(20): 31-33.
[5]? 曹永生. 果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路徑[J].中國果樹,2021(4):1-3.
[6]? 孫申義.招遠市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21):279-280.
[7]? 郭對田.煙臺市蘋果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煙臺果樹,2021(2):1-3.
[8]? 趙美玲,馬明沖.我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現狀與路徑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3(2):111-115.
[9]? 曹永生.推進果業5.0實現果業高質量發展[J].中國果樹,2021(2):1-2.